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hkmb.hktdc.com/tc/NjUzNDI5MjE3

經貿研究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促進生產要素流通
加強大灣區協同發展

2021年2月3日



袁民忠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主任(特別職務)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成員。袁民忠於1985年加入政府,先後任職於多個決策局及部門,現時負責統籌特區政府落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整體政策及策略,統籌計劃及措施,制定大灣區建設的整體宣傳推廣策略和工作,並策劃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

「一國兩制」是香港的獨特優勢

袁民忠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享有獨特的雙重優勢,香港既是國家的一部分,亦同時擁有與內地不同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制度。因此香港參與大灣區發展必須要尊重「一國兩制」的原則。袁民忠認為大灣區的發展不僅有助香港提升自身競爭力,亦可吸引海外公司及人才到大灣區發展。香港對海外公司及人才最大的吸引力在於「一國兩制」,主要包括:在社會制度、價值觀、以「基本法」及普通法為基礎的法律體系、獨立的司法體系等方面,這亦正正是香港與國際(商業)社會接軌的重要因素。

香港的國際化主要體現於政府的廉潔程度、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社會政策的透明度、經濟體系的自由度、信息及人員的自由流動、對新興事物的包容度、以及營商環境及效率這幾個方面。香港能夠吸引國際公司來香港營商,主要是因為香港是國內外很重要的溝通橋樑,對海外投資者來說,香港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鄰近龐大的中國內地市場,是進入內地市場的「南大門」,能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便捷的商業機會。由此,香港匯集了大量投資者和貿易商,形成了群聚效應(“critical mass”),提升了市場的參與度。舉例來說,香港是全球資金最大的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也因此吸引了很多提供相關專業服務及貿易服務的公司來香港設立公司。這些優勢為香港創造了一個良性有益的商業生態系統,豐富市場及產品的廣度及深度。

袁民忠表示希望可以通過大灣區的發展,讓相關的內地城市在個別範疇的政策及規定與國際市場更加接軌,而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商業樞紐可以與其他的大灣區城市分享經驗,從而加強與國際市場的聯繫。

相片: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主任(特別職務)向記者簡介大灣區發展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主任(特別職務)向記者簡介大灣區發展。

加強生產要素及創科發展

談到香港未來在大灣區的發展,袁民忠認為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協同發展尤其重要。在未來5年內,特區政府會爭取在以下幾方面有新的突破。第一,加強生產要素,如人才、資金、貨物等,的自由流動及互聯互通。第二,加快創新及科技發展,希望有更多的研究項目落地。第三,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即推進不僅追求經濟發展、亦同時關注生態及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生產模式等,建設宜居、宜業及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相片: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論壇(香港,2019年10月)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論壇(香港,2019年10月)。

香港特區政府也明確指出,在未來5年內將會繼續大量投資創新及科技產業的發展。現時香港政府已經加快推進幾個重點發展的項目。第一,發展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項目,為此政府已預留200億港元,以全力發展及推進相關的工程項目,並希望能夠在2021年或以前開始第一批地的招標。第二,政府已撥出超過100億港元在科學園發展兩個創新平台,建立以生物醫療、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等科學研發為主的聚集環境,希望能夠吸引世界領先的科研企業以及其相關的整個生產鏈(例如中上下游的企業)進駐。第三,袁民忠指出廣東省省級的研究資金是非常充裕,特區政府也有與其他大灣區城市政府研究「資金過河」的措施,即如何能夠調動內地的科研基金到香港,以更好地善用兩地的創科資源。首批科研資金已在2019年8月跨境撥付到香港。

談及香港需要在哪幾個範疇更加努力以鞏固在大灣區的地位,袁民忠表示,首要是在生產要素的流通,如人流及物流。除了在2018年已經開通的港珠澳大橋及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接下來也有新的跨境基建陸續投入服務,例如蓮塘/香園圍口岸的貨檢設施已於2020年8月啓用。粵港澳三地也成功落實有助提高通關和貨物流通的便利措施,例如「跨境一鎖」計劃,以及其他創新通關的模式,使國內外的人流及物流在大灣區的流動更為高效。

相片: 學生參與大灣區創業講座

學生參與大灣區創業講座。

香港在促進資金和人才在大灣區的流動方面擔當一定角色。由於內地實行外匯管制,三地政府在推出能夠促進大灣區內資金流動的政策時會較為審慎。開展「跨境理財通」是粵港澳三地政府最近共同推出的政策突破,有助加強大灣區內金融創新開放及合作。香港政府也很努力地向其他國家學習引入人才的政策,並鞏固及提升香港在各方面的優勢,以吸引更多優秀外來人才來港發展。

另外,袁民忠表示自由的信息流通是香港的優勢之一,提高資訊的自由流通也是香港參與大灣區發展中的另一個重要方向。袁民忠希望隨著大灣區的發展,香港能夠更好地發揮這個優勢,例如內地可與香港分享有關零售、醫療及科技等範疇的數據,以香港作為一個基地與國際聯繫起來,發揮香港的橋樑作用。

特區政府從6大範疇推動大灣區發展

袁民忠介紹了香港特區政府在推動大灣區發展的6個重點範疇,包括:創新及科技、金融服務、青年發展(例如提供就業、實習、創業機會等)、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人才的吸引以及促進大灣區要素便捷流通。由於大灣區發展涉及的範疇廣泛,特區政府的各個部門都有在其政策範疇制定香港參與大灣區發展的相關政策及策略。

在大灣區的發展過程中,各個城市都會有自己的政策傾向。不同城市之間可以協同發展,優勢互補,但前提是協同不等於「等同」。特區政府會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制定相關政策,為香港各界爭取更多機會。政府希望能夠透過市場准入政策、專業資格互認等,促使其他的大灣區城市能夠提供更多機會給香港專業人士、投資者及公司,從而吸納資金、人才。

在促進人流物流跨境流通方面,特區政府爭取為海外旅客在大灣區內通行提供更多便利,以及研究進一步放寬港珠澳大橋通行政策。特區政府亦會與深圳市政府就港深跨境口岸發展保持緊密聯繫,以滿足日後跨境運輸的需求。總括來說,特區政府會透過積極參與大灣區的建設,為香港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和增添新的發展動力。

公司專訪由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進行


備註:受訪者所發表之言論只為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貿易發展局或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之立場。香港貿易發展局或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對受訪者言論內容之準確性、完整性及適時性概不負責,若因上述內容產生或引致任何損失,香港貿易發展局或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亦毋須負上責任。

返回頁首 ^
    主題:
  • 中國內地,
  • 香港,
  • 一國兩制,
  • 創新,
  • 科技,
  • 資金流
  • 中國內地
  • 香港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中國內地36293
香港37021
一國兩制95287
創新74578
科技74571

文章主題

中國內地36293
香港37021
一國兩制95287
創新74578
科技74571
資金流93536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0年11月19日

香港未來發展方向:商業總部

2020年10月8日

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的強弱危機分析:未來挑戰

2020年10月5日

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的強弱危機分析:當前優勢

2020年9月21日

粵港澳大灣區的最新發展及香港的角色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5月26至28日

港 • 潮流︱深圳

2023年6月28至30日

第22屆 CBME 中國孕嬰童展 、童裝展

2023年10月26至29日

香港國際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2023 (實體展)

2023年10月26日至11月6日

香港國際戶外及科技照明博覽2023 (商對易)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