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對企業的意義
2020年12月8日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經過8年談判後,已於2020年11月15日由15個成員國簽訂,包括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和新西蘭。RCEP將於至少6個東盟國家及3個非東盟國家完成批准程序的60天後生效,預計最快為2021年下半年。
RCEP的特點
全球最大規模的自貿協定 – RCEP所覆蓋市場的總人口達22億,佔全球人口近30%;全體成員國的合計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6.2萬億美元,佔全球生產總值約30%;全體成員國也佔全球貿易近28% (按2019年數據)。其規模較《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及歐盟都更為龐大。
匯集不同發展階段的成員國 – RCEP成員國由亞太區的發達、發展中及最不發達經濟體組成,並為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提供特殊及差別待遇,以及為最不發達成員國提供更大彈性。
仍歡迎印度加入 – 印度原先也有參與RCEP談判,不過於去年退出,RCEP成員國部長們已表明非常樂意與其恢復談判。印度未加入RCEP前,也可以憑觀察員身分參加RCEP會議,以及RCEP下的經濟合作活動。
與保護主義對立 – RCEP雖以東盟為中心(由東盟於2012年發起),但各界都普遍視之為中國於區內影響力的延伸。現時,中美關係緊張,加上中國周邊國家多年來的反華情緒再度高漲,簽訂RCEP反映成員國支持建設一個開放包容、建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
超越現有的自由貿易協定 – 雖然大多數成員國之間本身已訂有自貿協定(見下表),但RCEP的條文卻超越了這些原有協定。就此而言,日本是個特別值得注意的成員國。該國與其兩大貿易夥伴中國和韓國原先並無任何自貿協定。根據RCEP,日中之間的免關稅產品比率預計將由現時的8%銳增至約86%,而該國向韓國出口的貨物中,多達92%將可享有免關稅待遇,遠較現時的19%為高。
內容及意義
貨物貿易承諾
RCEP將豁免大多數工業產品的進口關稅,約佔所有產品的92%,將按照成員國各自的關稅承諾表於未來20年逐步落實。部分成員國只訂有一個適用於所有其他成員國的關稅表,而中國、印尼、韓國、菲律賓和越南等國家則為不同成員國訂立獨立關稅表。
RCEP還消除了貨物貿易的非關稅壁壘,全體15個成員國都同意採用單一的原產地規則,把區域價值含量標準訂為40%,與成員國之間的現有協定所訂水平相同或更高。今後企業在多個RCEP成員國進行貿易,只須遵守一套規則和程序。如此一來,他們在滿足原產地證明要求方面將享有更多選擇和彈性,並可減省清關時間和程序。
現有自貿協定的區域價值含量標準
|
東盟 |
中國 |
日本 |
韓國 |
澳洲 |
新西蘭 |
東盟 |
|
|
|
|
|
|
中國 |
40% |
|
|
|
|
|
日本 |
40% |
* |
|
|
|
|
韓國 |
40% |
40% |
* |
|
|
|
澳洲 |
40% |
40-60% |
40% |
30-40% |
|
|
新西蘭 |
40% |
30-50% |
30-60% |
30-40% |
30-45% |
|
註:* 兩地之間現時並無自貿協定
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根據相關自貿協定彙編
一般預料,RCEP提供的上述貨物貿易承諾將可促進區域價值鏈轉型。由於區內供應鏈發展完善,因此RCEP成員國,特別是日本、韓國、中國和東盟國家的產業內貿易量很高,當中以電子行業為主。RCEP的原產地規則反映了現今的生產流程和貿易物流安排,令區內貨物運輸更為容易,促進區域供應鏈由中國延伸至其他國家。電子、服裝、紡織、玩具、機械和塑膠等主要行業的製造商也希望把業務拓展至中國以外的地方。同時,鑒於現時中國從日本入口的汽車零部件佔兩國雙邊貿易的27%,日本對中韓兩國所作的新承諾料可令汽車業受惠。根據RCEP,日本向中國出口的汽車零部件中,90%將可享免關稅待遇。
服務貿易及其他承諾
RCEP還為部分成員國市場的服務出口商和投資者提供超出現有自貿協定的市場准入待遇。例如,新西蘭的服務出口商和投資者將首度受惠於中國以及印尼、菲律賓等未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的東盟國家所提供的市場准入承諾。
服務貿易方面,柬埔寨、中國、老撾、緬甸、新西蘭、菲律賓、泰國和越南都提供正面清單承諾,而其他成員國則提供負面清單承諾,換言之,除清單列明的限制外,這些成員國將向RCEP其他成員國全面開放市場。整體而言,至少65%的服務行業將全面向外國投資者開放,而成員國也承諾提高多個行業的外資持股上限,例如專業服務、電訊、金融服務、電腦服務,以及分銷和物流服務等。不過,以自貿協定下的服務貿易自由化措施而言,政策與現實往往存在極大差距,因此以上承諾的實際影響將取決於措施在業務層面上會如何被採納和落實。
RCEP還包含了知識產權、電子商貿、競爭、中小企業、經濟技術合作及政府採購等方面的章節。
為香港帶來的裨益
香港雖然不是RCEP的一員,但在香港公司開展和管理的大多數商品貿易中,所涉產品都產自RCEP成員國,特別是中國內地,且近來也有越來越多香港製造商把供應鏈從中國內地拓展至東盟國家。香港公司如在區內生產,將可受惠於較低的關稅、更簡便的規則和程序,以及更優厚的市場准入待遇。
RCEP成員國是香港的重要貿易夥伴。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資料,2019年香港與RCEP成員國的商品貿易額高達6萬億港元,佔總額的71.3%,其中中國內地和東盟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離岸貿易活動(並非經香港付運但由香港出口商處理的貿易)方面,中國內地和日本都屬香港公司的五大市場之列,港商每年透過相關商貿服務及商品服務等活動所賺取的收入超過780億港元。
在RCEP下,區內的貨物流動將更為容易,而區域供應鏈也會更快地從中國擴展至其他國家,這股持續的趨勢將推動產業內和區內貿易發展,尤以電子產品領域為然。從過去10年可見,隨著東盟發展成製造業樞紐,香港與中國內地和東盟之間的貿易都錄得強勁增長,兩地在香港貿易總額中的佔比分別由2017年的50.2%和11.4%微升至2020年首10個月的51.5%及12.8%。2017至2019年期間,香港與東盟的貿易大增8.2%,遠比本港的國際貿易增長步伐(3%)為快。香港與東盟之間的貿易迅速增長,主要由於半導體業務暢旺,其於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由2017年的43.4%上升至2020年首10個月的51%。
香港與RCEP成員國的貿易總額
|
2017年 |
2019年 |
2020年1至10月 | |||
金額 |
比重(%) |
金額 |
比重(%) |
金額 |
比重(%) | |
中國內地 |
41,360 |
50.2 |
42,690 |
50.8 |
33,890 |
51.5 |
東盟 |
9,370 |
11.4 |
10,180 |
12.1 |
8,430 |
12.8 |
日本 |
3,820 |
4.6 |
3,740 |
4.4 |
2,830 |
4.3 |
韓國 |
3,090 |
3.7 |
2,770 |
3.3 |
2,370 |
3.6 |
澳洲 |
540 |
0.7 |
500 |
0.6 |
390 |
0.6 |
新西蘭 |
90 |
0.1 |
110 |
0.1 |
80 |
0.1 |
總額 |
58,270 |
70.7 |
59,990 |
71.3 |
47,990 |
72.9 |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
2018年香港公司從離岸貨品貿易所賺取的毛利/佣金(按主要市場劃分)
|
金額(億港元) |
比重(%) |
按年變動(%) |
美國 |
1,088 |
35.0 |
+6.8 |
中國內地 |
647 |
21.0 |
+7.5 |
德國 |
189 |
6.1 |
+1.5 |
英國 |
186 |
6.0 |
+3.2 |
日本 |
136 |
4.4 |
+2.1 |
其他 |
849 |
27.4 |
+4.0 |
所有目的地 |
3,097 |
100.0 |
+5.4 |
註:收入包括從轉手商貿活動所賺取的毛利及從與離岸交易有關的商品服務所賺取的佣金。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
香港與東盟貿易的主要商品
|
2017年 |
2019年 |
2020年1至10月 | |||
金額 |
比重(%) |
金額 |
比重(%) |
金額 |
比重(%) | |
半導體及電子管 |
4,070 |
43.4 |
4,680 |
46.0 |
4,300 |
51.0 |
電訊設備及零件 |
1,090 |
11.7 |
1,170 |
11.4 |
830 |
9.9 |
辦公室機器/電腦零部件及配件 |
340 |
3.6 |
380 |
3.7 |
350 |
4.2 |
電腦 |
380 |
4.1 |
380 |
3.7 |
250 |
3.0 |
供電路用的電力器具 |
270 |
2.8 |
260 |
2.5 |
230 |
2.7 |
其他 |
3,220 |
34.3 |
3,320 |
32.6 |
2,460 |
29.2 |
總額 |
9,370 |
100.0 |
10,180 |
100.0 |
8,430 |
100.0 |
資料來源:香港政府統計處
雖然以香港為總部的公司無法直接受惠於RCEP的服務自由化措施,但香港除了與中國內地訂有《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外,本身也已和東盟、澳洲及新西蘭訂有高規格的自貿協定。不過,香港也很有興趣加入RCEP。香港政府表示,一待RCEP預備接納新夥伴,便會與成員經濟體就加入事宜展開談判。
- 東盟
- 東南亞
- 中國內地
- 日本
- 韓國
- 大洋洲
- 文萊達魯薩蘭國
- 日本
- 南韓
- 澳洲
- 柬埔寨
- 寮國
- 緬甸
- 越南
- 印尼
- 馬來西亞
- 新西蘭
- 泰國
- 菲律賓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中國內地
- 日本
- 韓國
- 大洋洲
- 文萊達魯薩蘭國
- 日本
- 南韓
- 澳洲
- 柬埔寨
- 寮國
- 緬甸
- 越南
- 印尼
- 馬來西亞
- 新西蘭
- 泰國
- 菲律賓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中國內地
- 日本
- 韓國
- 大洋洲
- 文萊達魯薩蘭國
- 日本
- 南韓
- 澳洲
- 柬埔寨
- 寮國
- 緬甸
- 越南
- 印尼
- 馬來西亞
- 新西蘭
- 泰國
- 菲律賓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中國內地
- 日本
- 韓國
- 大洋洲
- 文萊達魯薩蘭國
- 日本
- 南韓
- 澳洲
- 柬埔寨
- 寮國
- 緬甸
- 越南
- 印尼
- 馬來西亞
- 新西蘭
- 泰國
- 菲律賓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中國內地
- 日本
- 韓國
- 大洋洲
- 文萊達魯薩蘭國
- 日本
- 南韓
- 澳洲
- 柬埔寨
- 寮國
- 緬甸
- 越南
- 印尼
- 馬來西亞
- 新西蘭
- 泰國
- 菲律賓
- 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