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粵港澳大灣區:瞄準業務發展的關鍵點
2020年12月9日
自中國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以來,香港經常都被商界形容為通往內地的門戶。毋庸置疑,過去30年來香港一直擔當這個角色,不過情況正逐漸改變。2019年2月,中央政府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區內發展布局帶來深遠影響。
大灣區發展規劃旨在於華南地區建設一個實力強勁的經濟體系。粵港澳地區是全球人口最多、數碼發展最成熟的地區之一,在規劃訂立的宏圖下,區內的經濟、科技及物流融合將達到前所未見的水平,全面實現互聯互通。
大灣區的前門
在上述背景下,巴西商人Abel Pereira認為,現在或許是時候改變香港是通往內地門戶的說法,應該把香港改稱為通往大灣區的前門。Pereira是全球食品及食糖生產及分銷商Red Wings & Ba Hong Lung Group (Red Wings)的行政總裁。該公司是美國Roper Foods的附屬公司,產品除了銷往中國各地外,也供應到亞太區不同地方,在區內擁有豐富多元的經營經驗。
Pereira表示,香港是個發展極為完善的物流樞紐。他說:「香港是本公司發展業務的理想樞紐,對我一家來說也是個很好的生活地點。我十分喜歡香港,因為它不但是金融中心,而且也是本公司及客戶的分銷中心,有助我們向中國內地以至馬來西亞、印尼及亞太區各地供貨。
「事實上,我把香港視為進入大灣區的前門。香港在金融、物流及地理方面都具備獨特優勢,配得起這個稱號。」
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稅制簡單且稅率低,食品及酒精含量低於30%的飲料均毋須繳付進口關稅。同時,本港具備一流的物流和交通基建,可為國際食品供應商帶來高效率、低成本的送貨優勢,對他們而言有著無比吸引力。
例如,現時中國內地及東盟國家消費者對新鮮及冷藏食品的需求持續上升,促使廣東省的營運商與港澳物流公司合作,藉著改善冷鏈物流服務來提升冰鮮及冷藏產品方面的進口能力。這些商家很多都借助香港合作夥伴的管理經驗,尤其是在品質管理及以無線射頻識別(RFID)/QR為基礎的追蹤方案等領域,以加強冷鏈運輸的監察及檢查,從而改善貨物儲存、轉運及最後一哩送貨安排。
最佳品質
Red Wings現時在香港聘用超過40名員工,從位於葵涌的大型倉儲設施向香港、大中華區以至亞洲各地的客戶運送產品。
Red Wings的客戶包括酒吧、餐廳、酒店及超市等,其供應的產品種類繁多,除了產自Pereira家鄉巴西及由泰國、新西蘭及澳洲的生產設施製作的食糖外,還包括由其家族的巴西工場出產的雞、牛肉、豬肉和麵包等,所有產品都品質上乘。
Pereira:「香港是巴西優質產品進入大灣區的前門。」(1)
Pereira:「香港是巴西優質產品進入大灣區的前門。」(2)
Pereira自1993年起擔任Red Wings的行政總裁,他說:「我們採用純天然材料,並嚴格遵守各項程序,確保食品優質和安全。香港是亞洲美食之都及食品貿易樞紐,但本地的農業用地少於5%,約95%的食品都依賴外地進口。香港不但是國際大都會,也是個熱門的旅遊勝地 [1],以匯聚各式中西餐廳和美食聞名,因此時刻都需要優質的食品及飲料供應。另外,香港也是一個理想的展示平台,有助業界向熱愛美食及優質服務文化的高收入本地居民及國際遊客推介令人食指大動的嶄新食品及飲料概念。」
聚焦大灣區
大灣區覆蓋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及珠江三角洲9個城市,是個擁有7,000萬潛在客戶的市場,區內生產總值(GDP)合計達1.6萬億美元,很多商人都已留意了這個市場一段頗長時間。
Red Wings的香港生產及分銷業務由4個部門組成。Pereira指出,早於1年前中央政府公布大灣區發展規劃前,該公司的發展策略便已把粵港澳地區視為目標市場,銳意在區內紮根。他說:「粵港澳市場是我們的焦點所在。在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名稱還未出現前,Red Wings早已在區內發掘商機,其中我們的香港業務已發展了10多年。
「發展大灣區市場有眾多好處。中國人口眾多,真正是一個龐大市場,我認為這樣的市場有兩種開拓方式。我們可以選擇大規模生產,盡可能覆蓋市場內更多買家,也可以採取較具針對性的發展方式。
「Red Wings和我都選擇了後者,因為我們跟大部分經營內地業務的巴西公司一樣,欠缺大規模發展內地市場所需的生產和分銷能力,也沒有這個意向。
「中國的食品市場需求甚殷,較我們的供應能力超出數千倍。如果Red Wings不主攻某一市場範圍,即大灣區市場,便很難會有甚麼佳績。這個基本上就是我的大灣區分銷策略。」
現時,Red Wings的食糖銷售額中已有70%是來自大灣區。Pereira預計未來數年區內市場將大幅擴張,並強調Red Wings已做好準備,可按照客戶需要供應訂製產品,並提供適中定價,為客戶創造價值。
瞬息萬變
Pereira認為,香港公司若希望把握大灣區建設所帶來的機遇,便應做好各種準備,緊貼珠三角地區的轉變和發展步伐。他說:「我在美國發展多年,又在中國經營近25年,累積了不少主要客戶。在中國,我們首先在上海市開展業務。
「我們的中國客戶當中,雖然有一些位於華北,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大灣區。我認為,以華南地區而言,我們的產品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整個消費群也有極大的增長空間。
「我在香港發展的這些年來,很多東西都經歷了重大變化。舉例說,現在的深圳跟我初來香港時相比便完全不同,而我也敢保證,5年後的深圳和現在的比較,又會是另一番景象。」
[1] 根據預測,訪港國際及內地旅客人數到2023年將達1億。
- 食品及飲料
- 食品及飲料
- 食品及飲料
- 食品及飲料
- 食品及飲料
- 食品及飲料
- 中南美洲
- 中國內地
- 香港
- 巴西
- 香港
- 中南美洲
- 中國內地
- 香港
- 巴西
- 香港
- 香港
- 中國內地
- 中南美洲
- 巴西
- 香港
- 中國內地
- 中南美洲
- 巴西
- 香港
- 中國內地
- 中南美洲
- 巴西
- 香港
- 中國內地
- 中南美洲
- 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