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疫後新時代:善用數碼科技與開拓新市場
2020年9月22日
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世界各國政府為遏止疫情擴散,紛紛實施關閉邊境及限制社交距離和人員流動等措施,展覽及商務會議等實體活動都因而取消,環球貿易活動大幅減少,令香港企業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
香港公司的疫後策略
香港貿發局於2020年6月1日至7月8日訪問了100家香港公司,概括來自三大領域,分別為消費品(如時裝、電子產品、禮品)、消費服務(如旅遊、個人理財、餐飲)及商業服務(如金融服務、創意產業、資訊科技)。是次調查旨在瞭解香港公司在現時疫情持續下所面對的挑戰,以及他們的未來展望。
大多數受訪者認為,他們必須調整業務策略來適應當前的「新常態」。38%的受訪公司表示正縮減業務規模。其他按當前情況提出的應對措施包括:1)加強數碼領域發展(69%的受訪者選擇「發展更多網上分銷渠道」,56%選擇「更廣泛進行網上營銷」);2)開拓新市場(57%);及3)更積極採用科技(47%)。
加強數碼領域發展
要加強品牌在數碼領域的發展,方法有兩種,一是發展更多網上銷售及分銷渠道,另一種是有策略地進行網上營銷。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種種限制令實體零售業務舉步維艱。正因如此,在2020年首兩季,網上購物成了主要的商貿途徑。香港的整體數碼消費持續增長,2020年3月的瀏覽量增加了8%,上網時間按分鐘計算則上升10%[1]。2020年上半年,全球網上購物市場同樣錄得顯著增長。很多傳統企業都急忙發展新的數碼渠道來接觸顧客,不再單單倚賴批發及零售等傳統銷售及分銷渠道。
企業若對網上分銷感興趣,可循不同的途徑入手。例如,亞馬遜(Amazon)、網飛(Netflix)等企業僅經營網上業務,但沃爾瑪(Walmart)、宜家(Ikea)等其他公司則喜歡線上線下一併發展,為品牌打造跨平台的體驗。除了傳統零售外,網上銷售還可包括企業對企業(B2B)及企業對消費者(B2C)交易,例如網上市集eBay。
使用互聯網作為主要的銷售和分銷渠道可帶來多種優勢。建立網站比開設實體店便宜,而網上商店擁有人也可借助互聯網接觸世界各地的顧客。對買家而言,網上購物簡單舒服;對企業而言,最大賣點相信是可收集顧客在瀏覽及購物行為方面的數據。透過數據分析,企業可根據顧客的品味及喜好制訂策略,為他們提供度身訂造的體驗,藉此提高轉換率,鼓勵他們再次光顧,並逐漸成為忠誠顧客。
香港一些企業把網上零售視為實體店以外的額外銷售渠道。疫情期間,實體店被迫停業,網上渠道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多數受訪者表示,經歷過疫情對業務構成的毀滅性威脅後,他們計劃認真考慮發展新的數碼渠道。
同時,考慮到疫情過後消費者的網上生活模式,營銷業者也預期企業將轉而把營銷預算用在數碼展示廣告、社交媒體及網上視頻等瀏覽人數持續上升的地方。越來越多企業傾向以數碼營銷作為吸引目標顧客群的主要工具,再以線下營銷作為後續宣傳活動。是次調查的受訪者表示,就年輕一代而言,似乎沒有甚麼比網上視頻及社交應用程式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和熱忱。
今時今日,網上市場競爭激烈,單靠一個網站並不足以帶動網上業務的銷情。企業需要制訂營銷策略來吸引目標消費者到訪網站,並把這些訪客轉化為買家。一些企業即使沒有網上銷售業務,也認為建立有效的數碼營銷策略對生存至關重要。
僅10年之前,企業還在以昂貴的大規模單向廣告形式進行營銷。這種營銷模式效率低且成本不菲,還導致供求錯配,廣告預算未能用得其所,也令商機白白流失。互聯網為品牌提供一種與消費者直接溝通的方法,瞭解他們的需要,並將顧客的反饋納入新產品開發中。品牌也可把握這個絕佳機會,積極與顧客聯繫交流,以建立他們對品牌的忠誠度,帶動網上風潮。
數碼營銷是一個總稱,泛指使用數碼技術來宣傳產品或服務。這種營銷主要於互聯網上進行,但也包括手機、展示廣告及其他數碼媒體。
一位受訪者說:「當我們的展示廣告在谷歌(Google)或Instagram、臉書(Facebook)、微信(WeChat)等社交媒體出現時,一些有意購物的消費者便會看到我們的品牌,然後只需點擊幾下就可完成交易,這是傳統廣告做不到的。」
另一位受訪者說:「今時今日,大家對付費廣告的戒心越來越高。消費者作出購買決定前,都會自行搜集資料,查閱產品評論,並到網上社群徵求建議。」
開拓新市場
除了發展更多網上分銷渠道及更廣泛進行網上營銷外,57%的受訪者選擇「開拓新市場」為應對疫情衝擊的策略。無可否認,多元發展可帶來很多優勢,最關鍵的包括擴大顧客基礎、形成規模經濟及建立多個收入來源等。
香港很多小型企業的大部分收入都是倚靠一兩個主要市場,要是其中一個市場的經濟嚴重放緩,其業務便很有機會遭受重創。一位受訪者說:「開拓新市場即使無法大幅增加利潤,也可在艱難時期提供替代收入來源及現金流。只顧發展一個市場,可能會對業務造成傷害。」
另一位受訪者說:「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我們收到很多歐洲客戶通知要取消訂單,後來美國客戶的情況也一樣。其後,全球所有經濟體都一個個地受疫情波及。幸好,各個地區實施封鎖措施的時間不一,所以我們也不至於要完全停工。」
[1] 資料來源: ComScore MMX Multi-platform,2020年2至3月,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