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慧城市科技應用:
為普羅大眾提供輕鬆出行方案
2020年8月10日
香港的公共運輸系統以成熟高效見稱,市內擁有四通八達的地鐵網絡及雙層巴士服務,計程車也隨處可見。俗稱小巴的公共小型巴士雖然較少人提及,但每日載客量也達170萬人次,佔去年整體公共運輸量14%。[1]
綠色及紅色小巴的服務範圍多是一些沒有甚麼巴士線前往,或是距離港鐵站較遠的地方,為市民大眾提供較方便省時的出行選擇。然而,由於小巴的到站和車程所需時間均難以預測,市民很多時候都要花大量時間候車,行程甚至會出現延誤。袁洛桁和他的團隊成員都是香港科技大學的畢業生,為解決以上問題,攜手成立SOCIF,致力提供實時小巴資訊,改善市民的乘車體驗。
靈感源於個人經歷
袁洛桁(左)與 SOCIF另外兩位創辦人。
SOCIF成立至今1年半左右,目標是把科技應用於城市運輸範疇,為本港居民帶來智慧出行體驗。該公司成立初期獲香港科技大學資助,為約45輛服務該校的綠色小巴裝設定位系統,再透過流動應用程式提供實時到站資訊,很快便憑此建立名氣。
SOCIF把該流動應用程式命名為USTransit,提供實時小巴到站預報、車輛位置及路面交通狀況等資訊,讓乘客可更妥善地計劃及安排行程。另外,該應用程式還可在即將到達目的地時發出提示,方便一些不常乘搭該路線的市民。
USTransit的開發與幾位創辦人的親身經歷及科大師生的意見息息相關。由於該校位處偏僻,師生們都十分倚賴綠色小巴進出,可是很多人都曾面對行程受阻的問題,有些更因此未能準時出席校內考試。
SOCIF行政總裁袁洛桁說:「有時,排隊等小巴是一件很令人煩躁無奈的事。我們很難估計何時有車到站及計劃行程,有時你可能要等半個小時,但有時又會有兩輛小巴同時到站。」隨著九巴(KMB)等公共巴士營運商開始在流動應用程式加入實時車務資訊,袁洛桁決心為小巴提供類似服務。
目前,USTransit為7條行經科大的小巴線提供實時到站時間表。展望未來,SOCIF計劃把服務延伸至更多路線和地區。袁洛桁談到香港推動智慧出行方面的路線圖:「運輸署正為全港約3,300輛綠色小巴安裝全球定位裝置,大約兩年內便會完成。我們相信這將有助市民出行和計劃行程。」
另一方面,SOCIF正研究進一步改良USTransit,為該流動應用程式加入測試版的剩餘座位偵測功能。小巴和巴士不同,每輛只有19個座位,而且也不設企位。袁洛桁談到該功能的好處:「掌握下一班小巴的座位情況有助乘客更妥善計劃行程。如果他們很趕時間,又知道自己無法乘搭下一班車,便可改搭其他交通工具。」
USTransit的介面。
USTransit可顯示小巴的當前位置。
拓展客源與訂製方案
現時,SOCIF的客戶也延伸至地產商,為來往屋苑和商場的穿梭巴士服務提供實時到站預報。袁洛桁談到這個決定背後的理念:「我們希望在USTransit的佳績上再接再厲,把智慧出行體驗帶到私人業界。」
除了實時到站預報和位置資訊外,SOCIF還開創先河,提供車輛綠色出行方案,以促進可持續物流。今時今日,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企業的環保表現,這股綠色消費主義浪潮促使企業實施可持續的營商政策,例如低碳供應鏈。正因如此,一家全球時裝連鎖店已就供應鏈管理與SOCIF接洽,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減低對氣候的影響。
SOCIF的車輛綠色出行方案監測多個可持續發展績效指標,包括物流車輛的耗油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等。袁洛桁闡述SOCIF如何協助客戶提升價值:「我們的客戶沒有自設運輸車隊,須倚靠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服務。他們的配送夥伴公司只會按季度匯報數據,令客戶難以準確監測碳足跡,並據之管理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們與別不同之處,就是可以每月甚至每天提供數據。」
袁洛桁又指出,司機的駕駛行為對耗油量及碳排放量也有影響:「減少引擎空轉及急剎車等駕駛行為可改善車隊的燃料效益。我們幫助客戶監測司機如何駕駛車輛,引領他們改善駕駛效益。」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多月,袁洛桁坦言公司的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但他對前景仍保持樂觀:「雖然整體上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少了,且客戶的營業額也有減少,連帶令我們服務的需求下跌,但這些影響將是相對短期的。」
「以我們的穿梭巴士實時到站預報為例,在疫情肆虐下,乘客數量大幅減少,如果我們的客戶是穿梭巴士營運商,那麼對方很有可能會覺得沒需要續用我們的服務。不過,我們的客戶是地產商,在這段艱難時期,他們仍會致力維持或改善服務質素。」袁洛桁相信,對SOCIF而言,以服務供應商為主要客戶群將是建立可持續業務模式的關鍵。
拓展網絡和版圖
SOCIF參加2019年香港貿發局國際資訊科技博覽。
為建立品牌知名度及拓展商脈,SOCIF一直踴躍參加各種會議和展覽。袁洛桁談到參加這些活動的裨益:「我們參加了多個由香港貿發局舉辦的活動,包括國際資訊科技博覽(ICT Expo)、創智營商博覽(SmartBiz Expo)及創業日(Entrepreneur Day)。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很幸運能跟一些現有客戶見面,同時結識一些有興趣合作的本地和國際公司。」
袁洛桁指出,雖然SOCIF仍以香港為目標市場,但他也留意到東盟各國的交通流量極高,可為他們的業務提供龐大的發展空間。他說:「在馬來西亞、泰國及印尼等東南亞國家,交通擠塞十分普遍,因此當地對智慧出行方案有很大需求。事實上,我們在國際資訊科技博覽結識了一位馬來西亞代理商,可以幫助我們與當地的車隊管理公司接洽,探討合作空間。」
香港的智慧城市願景
袁洛桁認為,要配合科技變化及推動香港的智慧城市發展,政府必須聚焦未來:「我們開始見到政府在改善交通運輸方面提供更多支援,例如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為智慧交通基金預留10億港元,資助與車輛有關的創新科技研究和應用。」
SOCIF於2019年12月成為香港科學園的培育公司,獲得從融資至交流機遇等的全方位支援,以促進業務發展。袁洛桁認為,香港科學園為孕育創新構思提供優越環境:「我們很感激香港科學園在公司發展歷程中扮演的角色。網動科技創業培育計劃(Incu-App)在集資、研發及營銷方面為我們提供莫大幫助。同時,我們也得以以實惠價錢享用工作空間。」
不過,袁洛桁指出,現時香港的智慧城市發展存在一大障礙,就是缺乏智慧城市技術應用的測試場。他說:「香港沒有任何一個地區或範圍可供我們預先測試方案,然後才推出市場。於是,我們要直接以測試版本跟潛在客戶合作,很多時他們都對此十分猶豫。若香港能設立一個試行區,便可為科技初創企業提供一個零風險的探索機會,為智慧城市創新作出貢獻。」
[1] 運輸署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