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的法律專業服務中心
2020年8月11日
香港是一個發展成熟的法律專業服務樞紐,在國際上有著良好聲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亦明確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翰宇國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曉峰表示香港專業律師及法律人才非常多元化,擁有跨地域經驗、精通多個語言、熟悉中西文化,能夠為「一帶一路」客戶提供多樣性及各項跨境服務。
國際性律師事務所
翰宇國際律師事務所(簡稱「翰宇」)是一家總部設立於美國的國際性律師事務所。業務覆蓋範圍廣泛,在全球20個國家擁有45間分所,遍布亞洲、美洲、歐洲、中東地區。翰宇國際律師事務所在香港成立也有22年,亦是在内地最具歷史的國際律師事務所之一,在中國設有上海分部及北京分部。目前香港分支的業務集中在跨國合併與收購、科技、創新、創投、稅務、信託等方面,客戶涵蓋個人、公司及政府業務。同時在科技和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翰宇也積極發展了法律科技和針對創新及高科技行業的法律專業服務,吸引了大量高新科技行業的客戶。除了國際客戶,翰宇也在不同方面幫助不少國內企業到國外拓展業務。
香港有望成為「一帶一路」法律專業服務的樞紐
陳律師表示香港是一個發展成熟的法律專業服務樞紐。目前公司主要的國際爭端業務集中在「一帶一路」區域,而香港作為一個英美體系(普通法)的樞紐,擁有區別於使用大陸法的內地城市的不可取代的優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提及香港在「一帶一路」的角色主要為解決法律糾紛。於2019年2 月18 日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亦明確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將能為大灣區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服務。
翰宇國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曉峰。
在仲裁方面,香港與新加坡處在競爭階段,各有所長。但在2019年10月1日生效的《關於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就仲裁程序相互協助保全的安排》中釐清,中國內地仲裁機構管理的仲裁程序的當事人,在仲裁裁決作出前,可以依據現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例,向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申請臨時措施)。故此,對於內地公司來說,香港的仲裁服務可能比新加坡的更為有吸引力。
香港與倫敦及新加坡等法律樞紐齊名,在國際上有著良好聲譽。如果香港能抓住這些優勢,包括中國内地對香港的支持,可以在「一帶一路」區域,特別是擁有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粵港澳大灣區吸引更多客戶,進一步增加市場佔有率。「一帶一路」講求雙贏,在中美糾紛影響下,不同國家及企業如東南亞地區更應發揮協同效應,把握機遇及資金流以達至互惠互利。翰宇認為香港專業律師及法律人才非常多元化,擁有跨地域經驗、精通多個語言、熟悉中西文化,有些曾在政府部門工作,有些前身為工程師,有些具備科技相關學歷,能夠應付「一帶一路」客戶的多樣性及各項跨境服務。
對於如何在專業服務方面開發客戶,陳律師認為國際市場是最為重要的。法律服務優勢包括一國兩制完善的法律制度、穩健的法治基礎、熟悉國際慣例,具備與外商洽談國際商貿合同及處理國際糾紛的豐富經驗。香港的法律及爭議解決專業備受推崇,在眾多專門法律領域,例如融資、國際商貿及投資、基礎建設、海事和知識產權等經驗豐富,加上超過1,500多名來自30多個不同司法管轄區的註冊外地律師,令香港整個法律市場能利用法律優勢為投資者提供所需的服務。
法律專業服務在創新及高科技行業的發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陳律師表示目前翰宇在香港進行了多項關於創新及高科技行業的服務,其中項目包括金融科技、虛擬銀行、區塊鏈、人工智能、智能合約等。鑒於電子貨幣運用十分廣泛,陳律師認為加密貨幣可以提升電子交易的透明度及可信度。因此他希望這一項技術可以和電子錢包相結合,先從較小的金額,逐步推廣到大額資本。在這一方面,香港可以做為一個領先的法律法規「沙盒」,對高新科技的法律及人民幣國際化相關的法律進行試點。同時他也表示希望香港政府加大對金融科技的投資力度,目前很多人力資金都流向了新加坡,香港需要加快行動,緊跟科技發展的潮流。由於香港高新科技發展迅速,而立法程序需時,立法未必能及時配合科技發展的步伐。就此,翰宇在香港亦有參與協助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香港也可以大力發展創新及高科技行業的法律專業服務,中國內地城市有大量的高新科技公司,香港通過與這些公司合作,發揮自己的法律專業服務優勢,構建一個專門針對高新科技的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紛爭仲裁平台。陳律師提及了自身參與的一邦國際網上仲調中心有限公司(eBRAM International 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Centre Limited),這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線上爭端解決平台,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的環境來進行談判及合同調解等。陳律師希望能看到更多類似的平台,打破地域的限制,最大化地發揮香港的法律專業服務優勢。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仲裁中心及電子「一帶一路」仲裁與調解平台將可以提供國際的爭議解決服務。香港和東南亞地區有大量的中小型公司,可以作為香港法律服務的潛在客戶。目前由於語言障礙,他們無法使用香港的爭端解決服務,但是隨著法律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人工智能的介入幫助了不同語言間的轉化,減少因為語言不同帶來的不便,可以為香港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客戶。除了人工智能之外,陳律師也希望看到雲服務、區塊鏈等高新科技在法律專業服務方面的應用。
政府需研究跨境執業及加大行業發展的投入
目前由於內地法律考試的改革,現時的內地法官一定是法律本科畢業,且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想要在內地取得律師資格越來越困難,像以前由行外人出任法官的情況已越發少見。同時擁有中國律師執照的港澳律師也有部分限制,例如不能出庭等。陳律師建議放寬取得内地執業資格要求,允許不少於15年執業經驗及具備中國委託公證人(香港) 資格的香港律師,通過特設的考核取得內地執業律師資格;這將有助兩地律師交流及鼓勵更多律師到内地發展。
目前香港律師事務所能夠跨境在大灣區執業數量不多,例如現時在廣東有25所,但隨著大灣區的發展,兩地法律專業人員的合作將越來越多,通過各種便利措施,可以進一步促進兩地律師業的業務合作。
創新及高科技行業的法律專業服務 - 互聯網法院。
陳律師希望看到更多律師事務所開發於訴訟以外有效的解決爭議方法:如調解及仲裁服務,為客戶提供法律服務。同時網絡法庭也是一個重要發展,目前在北京的互聯網法院可以進行11種不同的網絡爭端解決服務,在開庭之前給予一定的法律意見,這種反饋性質的調解服務是有很大需求的。最後陳律師希望香港政府能夠加大對法律專業服務的投入,鞏固增強香港的國際法律專業服務樞紐的地位。
公司專訪由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進行
備註:受訪者所發表之言論只為其個人意見,並不代表香港貿易發展局或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之立場。香港貿易發展局或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對受訪者言論內容之準確性、完整性及適時性概不負責,若因上述內容產生或引致任何損失,香港貿易發展局或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亦毋須負上責任。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法律服務
- 中國內地
- 香港
- 香港
- 澳門
- 中國內地
- 香港
- 香港
- 澳門
- 中國內地
- 香港
- 香港
- 澳門
- 中國內地
- 香港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