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政策出台
2020年7月21日
由上海市、江蘇省及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制訂的《關於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政策》),已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支持政策》賦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更大的改革自主權,並加大財政及金融支持力度,強化用地保障,加快推進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促進資源要素跨區域有序自由流動,及進一步推進管理和服務創新等。《支持政策》共有22條政策措施,主要內容包括:
- 強調十八大以來國家明確的全面深化改革舉措可在地方試點的,在示範區集中落實、率先突破、系統集成。上海市、江蘇省及浙江省(兩省一市)實施的改革創新試點示範成果,均可在示範區推廣分享。
- 明確一體化示範區執行委員會享有省級項目管理權限,統一管理跨區域項目,負責啟動區內跨區域投資項目的審批、核准和備案管理。
- 明確兩省一市共同出資設立示範先行啟動區財政專項資金,3年累計不少於100億元人民幣。積極爭取中央專項轉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債券的財政支持,以及中央財政和兩省一市財政共同出資設立示範區投資基金。
- 支持各類資本在示範區依法設立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以及金融租賃公司、財務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或分支機構。支持在示範區發展綠色信貸,發行綠色債券和綠色資產支持證券,推行綠色保險,開展水權、排污權、用能權、碳排放權、節能環保質押融資等創新業務。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各類綠色發展產業基金。
- 明確示範區建設項目用地指標由兩省一市優先保障,涉及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由省(市)以上統籌安排,並建立建設用地指標周轉機制。對於省際斷頭路等重大、急需的基礎設施、生態治理項目建設佔用耕地、林地的,探索建立承諾補充機制。
- 積極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永久基本農田規劃調整試點,重大建設項目因閒置確實無法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經充分論證可在永久農田儲備區(庫)內實施補劃。鼓勵功能用途互利的用地混合布置,優化調整村莊用地布局,推進農民集中居住,鼓勵農業生產和村莊建設等用地複合利用。
- 加快實施5G、千兆光纖跨區域共建共享,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引導示範區重點行業和重要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和標識解析企業節點。並推進數字製造、量子通訊、智慧交通、未來社區等應用。
- 爭取高水平大學在示範區設立分校區、聯合大學和研究機構,探索跨省職業教育改革試點。支持依託現有資源,建立長三角一體化師資培訓中心。
- 實施繼續教育學時(分)互認、證書互認,突破省級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培訓項目參調對象地域限制,共建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 鼓勵省(市)級三甲醫院在示範區建立分院或者特色專科,全面實現示範區內異地就醫門診、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實施公共應急和傳染病聯防聯控,推廣影像資料、檢驗報告互認。推進醫療資源互補、醫保信息互通、醫保標準互認、業務經辦互認、監管檢查聯合,全面實現異地就醫門診、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 共建江南水鄉古鎮生態文化旅遊圈,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動國家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推進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實現居民服務「一卡通」。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信息共享、資源整合,促進環境權益交易場所互聯互通。
- 加快推進「外國人工作、居留單一窗口」建設,放寬外國高科技人才年齡、學歷和工作經歷的限制,提供穩定的工作許可預期。
- 推進稅收徵管一體化和更高水平的辦稅便利化,優化企業跨省遷移業務辦理機制。
- 優化生物醫藥全球協同研究用對照藥品的進口流程,探索引入市場化保險機制。允許示範區內醫療器械註冊申請人委託長三角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生產產品。
資料來源:上海市政府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