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出疫境: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者
2020年7月20日
新冠肺炎肆虐,世界各地為遏止病毒傳播而封關停產,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從下圖顯示的全球工業生產數據可見一斑。這場疫情為國際價值鏈帶來一連串的挑戰。各國封城和關閉工廠,打亂了全球製造業複雜的生態系統和布局;大部分航班停飛導致空運成本飇升,國際航空旅遊也戛然停頓。
如今,全球製造商必須應對急劇而廣泛的變化和轉型,在這樣的氛圍下,業者實在難以預測未來數天、數周甚至數個月可能發生甚麼事情。疫情對經濟帶來巨大衝擊,許多行業都要掙扎求存,尤其是經營設計服裝和鞋類等非必需消費品的業者。製造商除了採取遷廠、休假、減薪以至裁員等措施外,還在尋找其他解決方案以求存活。他們希望與品牌和零售夥伴保持迅速而積極的協作關係,以便在當前危機過後能盡快重啟業務。
在前景如此不明朗的世界中,數位化日益成為求生的必要條件。以自動化、積層製造(即3D打印)及人工智能等互聯智能解決方案為特點的科技浪潮正席捲企業界,重新界定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本質。這將涵蓋產品的方方面面,從構思、設計、開發到生產,以及這個過程涉及的所有人員、流程和工具。
目前,可以協助製造商和品牌管理數位化轉型的指引不多,最佳實踐的範例也很少。有見及此,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專訪全球領先的PLM解決方案供應商Centric Software的亞太地區銷售總監韋益敦,以深入瞭解製造商、品牌和零售商應如何合作以最佳方式重啟業務,並開始為疫情後的市場復甦和業務發展做好準備。
行業重組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製造業,留下的傷疤恐怕要若干年後才能消除。企業無論大小,大多被迫推遲或放棄履行合同,而在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商貿展覽也已取消或推遲,打亂了業者在全球採購、開發產品、營銷、創建品牌和建立聯繫的計劃。
一些行業如時裝業須依賴長而複雜的供應鏈,正面臨供需皆受廣泛衝擊所帶來的嚴重問題。各國封城和關閉工廠,基本上已使所有非戰略性生產停頓,嚴峻的經濟現實迫使消費者緊縮開支,而品牌也要削減產品開發支出。
當然,供應鏈因疫情而中斷,目前要完全量化箇中影響,為時尚早。然而,企業若要避免陷入長期經濟困局,便須全面審視在國際生產外判方面的方針,以免將來再度出現瓶頸及崩壞,同時盡快採納數碼解決方案來提高供應鏈的抗逆力。
不過,韋承認,這些工作知易行難。他說:「時裝業在我們的香港客戶中所佔比例最大,前期工作隨時佔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管理過程的一半,最多可達6個月。至於更複雜的設計,前期工作可能佔用多達80%的時間。這樣,要在疫情過後迅速解決問題就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非業界現在就採取行動,充分發揮科技的效用。」
在過去40年的全球化過程中,世界各地的製造業生產活動大多以盡量擴大利潤和削減成本的方式來組織。在疫情爆發後,供應鏈數位化轉型所帶來的靈活性和抗逆力勢將日趨重要,對致力為疫情後市道復甦及其後日子做好準備的企業而言,尤其如此。
韋解釋其公司如何能幫助企業做到這點:「業界要在疫情後重啟供應鏈,使之重拾活力。我們的PLM解決方案讓產品開發階段的所有持份者都能實時查閱最新的技術包[1],簡化設計師、工程師、工廠管工和銷售人員之間的溝通和協作方式,以便他們在掌握充分資訊的情況下作出適當的決定,降低成本超支及追不上進度的風險。」
疫情在國際蔓延的速度極快,業者即使試圖轉移生產基地或分散供應鏈,但都無濟於事。品牌和製造商別無選擇,只能進行數位化轉型。不過,韋表示仍然有許多挑戰要去一一克服:「其他生產基地也許缺乏足夠的供應鏈支持,而合同對緊急情況的範圍有清晰界定,使供應鏈內不同業者都沒有甚麼迴旋餘地。例如,原產國改變後,運輸成本和進口稅將會增加,供應鏈內不同業者便須承擔額外成本。」
現在人們已逐漸摸清狀況,知道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不會消失。品牌和製造商也更願意執行數位化計劃,推動供應鏈轉型,以加強自身能力及作好準備,應對這場危機的後遺症。
韋預測,這種趨勢將對經濟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他說:「儘管世界各國政府推出一系列救助措施,為現金緊絀的企業紓困,可是許多中小企業卻因主要客戶擱置擴展計劃及關閉工廠而破產。這將引致行業重新布局,並在未來幾年重塑全球製造業和生產活動的生態系統。」
適者生存
能生存下來的業者,包括品牌和製造商都在加緊準備,應對急劇轉變帶來的衝擊。
產品開發是轉型過程中常見的難題。將設計變為實際產品的傳統過程相當繁複,設計師、品牌持有人、產品工程師、工廠乃至銷售人員均須反覆討論產品構思,並對有關構思提出意見。在最終投產之前,還要製作多個原型。
這個過程可能非常複雜。品牌會在每季發布多個系列,涉及不同的材料、等級、接縫、配色、尺寸、飾邊和標籤等細節。韋指出,製造商還可能要同時與多個客戶合作。
他認為,由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經濟困局,正推動企業加快採用新科技。他說:「無論市場環境如何,企業能靈活應變都是致勝的要素,在疫情爆發導致商業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這一點尤為重要。品牌、零售商和製造商可以利用PLM等先進數位轉型技術,以及3D、人工智能、流動應用程式等嶄新技術,貼近消費群眾,推動創新,最終縮短產品上市的時間。」
韋解釋:「我們的協作型PLM解決方案能協助在疫情期間無法親自前往海外與客戶見面的製造商,通過我們的網上平台及工作系統,保持暢順的互動溝通。這樣,他們就可以確保圈內各方都隨時同步。此外,數碼模擬(DMU)技術有助加快整個過程,大大減少對紙質圖紙和實體原型的需求。由於各地封城,這些圖紙和實體原型無法像以前那樣快速和低成本地來回傳送。」
科技有助企業把握疫情過後市場復甦的商機。資料來源:Centric Software
製造商以及供應鏈內其他業者正爭相尋找一些能夠協助他們熬過當前風暴的數位化解決方案。公司在開始實施PLM計劃時通常會寄予厚望,可是很少人瞭解如何將這套計劃嵌入現有配置中以取得最佳效果。韋談到他們團隊曾經舉辦多次網上研討會,向已簽約或是有潛力的客戶講述PLM解決方案。他說:「對許多亞洲製造商來說,PLM仍然是新鮮事物,可是由於這場疫情,我們在今年3月至6月舉辦的10多次網上研討會大受歡迎,有助我們把這些絕佳的方案推介給亞洲各行各業的大小業者。例如,最近針對印度製造商的一次活動,就有超過1,000人參與。」
科技讓品牌與製造商可以共同創造產品。資料來源:Centric Software
除知識共享及宣傳推介外,該公司還推出快速入門協作方案,旨在便利業界對疫情的挑戰作出快速回應,並幫助現金短缺的製造商採用數碼策略,作為應對當前困難的手段。
韋指出這些做法已證明對公司非常有用。他說:「儘管時裝品牌及其製造商備受疫情打擊,但我們仍能與新客戶簽約,他們渴望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並期待在疫情過後市場反彈時獲益。不出所料,自疫情受控後迅速復甦的中國內地市場,客戶增長尤其迅速。」
疫情刺激起品牌和製造商對智能供應鏈解決方案的需求,加上亞洲依然是世界製造業非常重要的基地,韋對區內採用並實施PLM感到樂觀。他認為,時裝業至少有兩個基本的供應鏈趨勢,即共同創造和可持續性,將繼續推動業者對產品開發過程數位化的需求。他說:「隨著製造商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的角色日益吃重,品牌必須建立一個通用的實時平台,與製造商以及設計師和產品工程師等其他業者互動溝通。這些共同創造的過程可能會取代傳統OEM(原件製造)業者與供應商之間常見的單向溝通模式。」
若說企業可以從當前全球經濟動盪中汲取一些積極的教訓,那就是他們開始醒覺應以更有利全球持續發展的方式來營運業務。全球經濟活動大範圍地驟然停頓,讓人們瞥見了未來新綠色現實和無碳生活的面貌,也驅使企業反思在疫情之後是否可以採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處理業務。
科技是建立可持續供應鏈的便捷工具。資料來源:Centric Software
韋認為,這股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風氣,將促使時裝品牌加緊建立綠色供應鏈。舉例來說,PLM解決方案能讓設計師、品牌和製造商進行虛擬原型製作和無紙化繪圖,這些工具有助公司提高準確性、縮短交貨時間和減少浪費。可以預見,在不久將來,將有更多品牌把PLM解決方案納入他們的數碼供應鏈策略中。
[1] 技術包(tech pack)是由設計師製作的藍圖,詳細說明製造商將設計轉變為最終產品所需的所有組件和指示。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