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外高橋專業平台締造內銷契機
2020年6月15日
自上海市在2018年舉辦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以來,已建立49個線下「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務平台,助力全球的商品、服務和技術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而設立於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的交易服務平台同時受惠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貿區)的開放政策,可為有意拓展內銷機會的香港企業提供合適的切入點。外高橋保稅區其實已擁有30年的創新發展經驗,是於1990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第一個保稅區,目前已成為內地經濟規模最大、業務功能最豐富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也是全國第一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商投資熱點。
2019年,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的FDI雜誌對全球1,200多個自由貿易園區2018年度指標進行評估,外高橋保稅區榮獲亞太區最受大客戶歡迎獎、貿易便利化獎、企業增資擴容獎、透明度提升力度獎等4項殊榮。儘管近期受到外部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外高橋保稅區於2019年的經營總收入繼續增長4.5%至2萬億元人民幣 [1],進出口總額也增加2.7%至1,279億美元,其中進口達969億美元(同比增長4%)[2]。主要進口商品包括醫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及汽車,均屬於超過百億元人民幣貿易種類,2018年分別佔有關商品內地進口總額的29%、25%、18%和7% [3],顯示外高橋保稅區是不少進口產品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重要通道。
不斷深化專業貿易服務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外高橋保稅區同時擁有保稅展示、保稅倉儲及物流等功能,並且依託上海自貿區制度創新的先行先試優勢,經過多年的培育和探索,已打造不少以貿易專業服務平台為核心的平台經濟服務體系,有不斷優化服務功能和運營模式,除協助電子商務企業拓展跨境電商平台,近年又發展稱為D.I.G. (‘direct imported goods’)的進口商品直銷中心,不斷豐富各類型專業貿易服務平台內容,達到互相聯繫滲透、共同融合發展效應。
外高橋保稅區是拓展內銷市場的切入點。(相片由上海外高橋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提供)
另一方面,為加快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外高橋保稅區先後在區內引入了海關事務服務中心、紅酒檢測中心、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海關歸類分中心、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外高橋保稅區分中心等多個管理機構,提高了保稅區的國際貿易專業化程度,使入駐區內各貿易平台的企業能更有效、更便捷地辦理通關商貿事務,幫助企業提升效益、提升競爭力。
- 酒類平台
早於2008年打造成立的國際酒類展示交易中心,為眾多海外及區內的酒商搭建了一個專業、便捷、高效的公共貿易服務平台。該中心專注於為進口酒類產品提供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綠色通道,借助舉辦「上海國際葡萄酒品評賽」等活動提升行業影響力和品牌傳播力,為酒類商品提供專業的保稅展示、產品推廣、專業培訓、產品發布、貿易洽談、進口代理、物流配送、商務諮詢等各項專業服務,為眾多海外及區內的酒商搭建了一個更專業、更便捷、更高效的公共貿易服務平台及良好的酒文化交流平台。
駐區的海關等部門賦予了一定的貿易便利化綠色通道,例如「價格備核,快速通關」預約檢驗,和快速出證、報關等服務。酒類檢測中心也於2012年入駐外高橋,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務,包括幫助客戶的產品到達上海港口以後,完成清關、報檢、保稅倉儲、保稅庫內貼標及物流配送等運作。該中心還引進了進口酒類防偽追溯系統,做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截至2019年底,整個平台會員數達220家,區內企業於該年度實現酒類進口額125億元人民幣。
- 化妝品平台
外高橋的化妝品平台建立於2010年12月,為進口化妝品企業提供政策諮詢、專業證書備案及許可證申領、進口代理以及全程物流等全面服務。2017年7月在化妝品平台上的上海外高橋國際化妝品展示交易中心體驗館正式開館,依託上海自貿區實施非特殊化妝品備案便利新措施、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研究會進出口化妝品專業委員會在外高橋保稅區正式成立,充分利用區域貿易便利化政策和安全高效通關監管等,中心已成為一個以進口化妝品業務為核心,融貿易、展示、物流等多功能為一體,是輻射上海、長三角乃至整個內地化妝品市場的重要平台。
2019年1-11月,外高橋保稅區域的化妝品進口額為15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9%,佔內地同類產品進口總額18.7%,以香奈兒、路威酩軒、伊麗莎白雅頓、無添加貿易、樂金生活健康等知名產品為代表的區內企業貿易量激增。並帶動了歐萊雅、雅詩蘭黛、資生堂、愛茉莉太平洋等區外運營企業的發展。
- 平行進口汽車平台
平行進口汽車平台是集合了汽車進口服務,進口汽車批發、零售,二手車等服務為一體的專業性公共貿易平台,集聚倉儲、展示、金融監管、進出口代理、清關、查驗、車輛駁運、代辦上牌、二手車等一系列功能,涉及從國際貿易到國內交易環節中的各個環節。過去兩年,在該平台的平行進口汽車試點企業在全國進境車輛已累計突破10,000輛。 - 醫療器械平台
始建於2009年底,外高橋的醫療器械平台是面向醫療器械企業搭建的公共服務平台,提供企業設立、產品註冊備案、全程進出口通關、GSP第三方醫療器械儲運、保稅展示、政策法規諮詢、合規管理、供應鏈金融、交易撮合等全方位專業服務。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平台先後引進上海市醫療器械檢測所、上海市食品藥品檢測所、第三方認證註冊機構入駐,提升保稅區域醫療器械行業貿易便利化程度,為有關行業營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截至2019年底,醫療器械平台擁有GSP第三方醫療器械專業倉庫近20,000平方米,吸引超過50家知名醫療器械企業進駐。
- 醫藥平台
醫藥平台成立於2001年8月,擁有海關藥品、食品、醫療器械類查驗倉庫,同時引入第三方服務機構 -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外高橋保稅區實驗室,協助藥物檢驗周期從45天縮短到30天,大大提高了藥檢效率、降低了藥檢消耗藥品的成本,並且擁有可從事進口藥品電子監管碼賦碼操作的藥品經營企業。截至2018年底,平台會員數達到265家,區內企業實現醫藥品進口額568億元人民幣,約佔內地醫藥進口總額29%。 - 鐘錶珠寶平台
外高橋國際鐘錶珠寶展示交易平台,是為針對鐘錶、鐘錶機芯及配件、珠寶、飾品、眼鏡以及照相器材等消費品貿易設立的專業公共服務平台,主要為有關企業提供商務諮詢、展覽展示、市場交易、國際貿易、進出口代理、品牌代理、倉儲、分撥、維修、商業性簡單加工等多功能服務。
貿易服務平台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相片由上海外高橋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提供)
- 文化貿易平台
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上海)是中國第一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充分利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優惠政策,逐步搭建起集物流倉儲、展覽展示、交易洽購、金融保險、評估鑒定、版權運營管理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產業服務平台。目前入駐該平台的企業約達1,000家,並且集聚了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畫院等國家級文化品牌資源,以及上海自貿區版權服務中心,上海自貿區藝術品評估鑒定中心等專業機構,進一步促進保稅區內有關企業營商發展。 - 智能設備平台
外高橋保稅區於2009年建設針對高端智能製造行業的國際貿易專業服務平台,經過十多年發展,正全力打造上海外高橋國際智能製造服務產業園。產業園區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集聚了上海瑞士中心、美國機床協會、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國家機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機械工業機床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上海浦東智能製造協會等行業協會和服務機構,擁有來自德國、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澳洲等地140多家會員企業,其中包括全球機床排名前100名企業中的41家,包括喬治.費歇爾、威力銘-馬科黛爾、通快、因代克斯等。2019年前三季度,外高橋保稅區的機床、機械人、刀具等涉及智能製造相關產品進口額約為465億元人民幣。
- 上海外高橋D.I.G.進口商品直銷中心
D.I.G.進口商品直銷中心通過海外直接採購模式,打破原有的層層進口貿易束縛,降低進口商品價格,通過「全球購」模式直接向消費者銷售海外優質產品。設於外高橋的森蘭路D.I.G.PLUS(森蘭店)[4] 面積約400平方米,展示超過2,000種全球各地琳琅滿目商品,為消費者提供線下體驗及零售服務。而保稅區內各大專業貿易平台,例如國際酒類展示貿易中心、化妝品展示交易平台、平行進口汽車展示平台、國際鐘錶珠寶專業服務平台,以及保稅區內的國別(地區)商品中心平台都擇其優質商品在D.I.G.PLUS(森蘭店)進行零售。例如作為2018年首次以平行進口「身份」抵達上海的海外大品牌雷諾達斯特冒險家功能車,選擇通過D.I.G.PLUS(森蘭店)向消費者首次直接展示,並為市民提供試乘試駕的預約服務。
D.I.G.PLUS(森蘭店)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品進入上海市場的展示銷售渠道。例如在外高橋國際酒類展示貿易中心落戶的阿塞拜疆葡萄酒中心,通過D.I.G.PLUS(森蘭店)平台向上海消費者展示阿塞拜疆最富盛名的數款伏特加酒。消費者也可同時在哪裡找到格魯吉亞優勢出口產品之一的葡萄酒,包括深受葡萄酒愛好者青睞、造型獨特的格魯吉亞卡赫季地區紅葡萄酒。通過這一直銷渠道,境外的中小企業、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可利用這扇窗口推售更多優質進口產品,直接拓展內地龐大的消費市場。
更多詳情,請參閱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文章:
[1] 資料來源: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高橋保稅區管理委員會
[2]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3] 資料來源: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
[4] D.I.G.PLUS(森蘭店)位於外高橋的非保稅區範圍,但仍擁有保稅直銷功能。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