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粵港澳大灣區:基建發展吸引名牌落戶
2020年6月17日
很多名貴產品公司都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甚感興趣。他們相信,廣州、深圳及珠海等方興未艾的市場與香港及澳門融合起來,可以為旗下產品帶來大量新顧客。
霍迪信(Christian Foddis)也持有上述看法。他是意大利名貴產品零售商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的亞洲首席執行官,也是香港及澳門意大利商會(Italian Chamber of Commerce for Hong Kong and Macao)的執行委員會成員。他指出,香港及澳門是發展成熟的名貴產品市場,傳統上一直是名貴品牌的展示平台,至今依然是亞洲首屈一指的時裝及產品開發中心。他認為,港澳兩地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加強聯繫,對他們這類公司大有好處:「隨著消費者的期望越來越高,發展中城市之間互相加深融合,尤其是城際及市內鐵路、航空運輸及通訊聯繫有所改善,以及基礎設施趨於完備,可為名貴產品零售商帶來莫大機遇。
「深圳的經濟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意味當地市場在零售產品方面會追求更多選擇。廣州本身已是個消費者流量頗佳的市場,今後的重要性將更上一層樓。珠海方面,隨著港珠澳大橋通車,以及其他城際運輸設施帶動下,該市與港澳兩地之間的交通往來將日益緊密,加上當地已成為很多富裕退休人士屬意的安居地,因此對名貴產品業來說也是個潛力甚豐的市場。」
大地產商進軍大灣區
霍迪信以香港太古地產(Swire Properties)位於廣州的發展項目太古匯為例,說明這類龐大項目如何促進名貴產品市場發展。太古匯的設施包括高級酒店、辦公樓、商場、服務式住宅及文化中心。其中,文華東方酒店現時已經開業,而餐飲店舖和娛樂設施可吸引本地居民和旅客,因此也十分重要。另外,廣州也舉辦眾多大型商貿展覽活動,包括廣交會。
霍迪信分析太古匯創造的優勢:「太古匯是一個範例,展示發展商應如何在內地營運商場。在內地,規模十分重要。大型商場可發展成社區樞紐,也能吸引不同領域的品牌進駐,帶動人流。」
要招攬西方高檔品牌落戶,從而吸引大灣區城市的居民或旅客前來,優質的綜合型項目是最能滿足相關要求的發展模式,而香港的太古地產及內地的華潤集團(China Resources Group)等巨擘都是這方面的領頭羊。廣州是「一帶一路」樞紐城市以及全球資源的分配中心,發揮整合及引導廣東省省內資源流向的作用,該市吸引的國際投資及貿易也因此越來越多。華潤集團是能源、綠色創新、醫療保健及基建發展等領域的龍頭,多年來已為廣州營造有利環境,令該市成為優質品牌的理想落腳點,並具備吸引大量國際業者所需的銷售潛力。在深圳,類似的模式也支持著優質建築管理及服務業者的發展。
發展模範
霍迪信指出,隨著消費者的期望演變,廣州和深圳等城市正逐漸成為全球各地的發展模範,包括吸引國際品牌,以及運用數據庫來打造更優質的建築環境等。他說:「我們20多年來一直跟不同公司合作。當發展項目落成並開放給公眾使用後,我們會跟業主進行具建設性的對話,提出如何可在軟件和硬件方面雙管齊下,一方面改善設施,一方面檢討提供的零售產品組合。」
「綜合城市」這個發展概念,現時已證明是個十分成功的國際模式。霍迪信指出,這個概念與持續改善服務的宗旨相符:「例如,公共洗手間乾淨整潔,管理得宜,可反映出管理團隊的質素。同樣,有效管理停車場也能體現商場的發展水平。」
同時,這種發展模式對名貴產品業的發展也很重要。霍迪信說:「在商場和購物中心的整體零售比例中,名貴品牌零售商僅佔不足2%。不過,業界十分重視『集群』概念,以確保商店周邊品牌有助吸引人流。因此,我們經常都和競爭對手溝通,討論各城市不同地點的整體商機。我們會從人口結構方面研究,找出前景最佳的地點,而太古地產和華潤集團等巨擘的項目最能滿足我們的要求。」
香港的「無縫優勢」
香港、澳門和內地各市屬於不同的司法管轄區,要在海關規例、人員流動和邊境管制方面做到完全融合,預料將是大灣區發展時要面對的一大挑戰。儘管如此,霍迪信相信三地可找出解決方案,消除這些障礙。例如,人臉識別技術可以令專業人員及消費者更暢通無阻地輕鬆過境。這些解決方案將可進一步促進大灣區的創新技術發展,擴大零售服務的規模。
霍迪信認為香港具備有利條件,十分適合帶動大灣區的融合工作。他指出,香港的地理位置優越,與亞洲各地往來方便,更是區內的重要樞紐,加上不對貨物徵收增值稅以及產品監管規例簡單直接,種種因素都為名貴品牌零售商帶來重要優勢。他說:「我在香港已經16年了,香港是區內重要樞紐,邊境管制暢順方便。我預期香港當局會推出進一步措施,與大灣區各地實現無縫連接,讓所有人受惠。」
霍迪信認為香港具備有利條件帶動大灣區的融合工作。
霍迪信又表示,品牌產品若可在大灣區各零售樞紐之間自由流通,將有助建立更廣泛的消費群。他說:「我們預計,隨著我們供應的產品種類越來越多,年長顧客與逐漸冒起的千禧世代顧客將形成一個多元市場。我們不認為有任何一類產品的銷情會特別強勁,不論是手袋、手錶還是時尚服飾都是這樣,但消費者整體趨勢將朝輕鬆隨意的方向發展,並崇尚一些科技相關產品,例如可放置手機及充電線的錢包。」
網上購物近年大受歡迎,尤其是在內地,使用手機購物蔚然成風,預計將促使名貴品牌零售商深入研究宏觀及微觀經濟模型,以評估在大灣區的線上及線下銷售策略。霍迪信認為,雖然網上銷售效率高,且更為方便,又可與線下銷售渠道結合,但傳統的實體店對發展大灣區市場來說卻特別重要,因為售賣名貴產品時,為顧客提供店內體驗及親自接觸商品的機會非要重要。
新航空 設施帶動業務起飛
在大灣區,商場發展項目增加並非帶動名貴產品零售業壯大的唯一動力,區內新機場設施也同樣重要。預計到2025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新客運大樓將可接待1億名旅客,當中很多將是遊客。霍迪信很欣賞這個項目,他說:「廣州的新客運大樓十分出色,而深圳機場的建築設計也非常優越。」他認為,這些機場可改善大灣區的國際運輸服務,對增加區內新名牌店數量相當重要。他又相信,香港和內地之間的高速鐵路發展將可發揮正面效應,吸引高檔產品零售商到香港及大灣區各市開設新店。
- 建築及規劃
- 房地產服務
- 建築及規劃
- 房地產服務
- 建築及規劃
- 房地產服務
- 建築及規劃
- 房地產服務
- 建築及規劃
- 房地產服務
- 建築及規劃
- 房地產服務
- 建築及規劃
- 房地產服務
- 建築及規劃
- 房地產服務
- 建築及規劃
- 房地產服務
- 建築及規劃
- 房地產服務
- 建築及規劃
- 房地產服務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西歐
- 香港
- 澳門
- 意大利
- 香港
- 中國內地
- 西歐
- 香港
- 澳門
- 意大利
- 香港
- 中國內地
- 西歐
- 香港
- 澳門
- 意大利
- 香港
- 中國內地
- 西歐
- 香港
- 澳門
- 意大利
- 香港
- 中國內地
- 西歐
- 香港
- 澳門
- 意大利
- 香港
- 中國內地
- 西歐
- 香港
- 澳門
- 意大利
- 香港
- 中國內地
- 西歐
- 香港
- 澳門
- 意大利
- 香港
- 中國內地
- 西歐
- 香港
- 澳門
- 意大利
- 香港
- 中國內地
- 西歐
- 香港
- 澳門
- 意大利
- 香港
- 中國內地
- 西歐
- 香港
- 澳門
- 意大利
- 香港
- 中國內地
- 西歐
- 香港
- 澳門
- 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