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綠色金融發展與香港的角色
2020年6月2日
袁淑妍
今時今日,人們日益關注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全球投資者也因此越來越留意一些可帶來環保效益的投資。雖然新冠肺炎大流行暫時打亂了環保政策的進展,但綠色投資正逐漸興起,這類投資既可作為疫後的復甦策略,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
在疫情過後的經濟復甦期,綠色金融在建設可持續經濟方面可以發揮關鍵作用,引導資金流向電動運輸、再生能源、綠色建築和基礎設施等環保項目。例如,根據國際再生能源機構[1]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的預測,加快再生能源投資將有助促進全球經濟在疫後的復甦步伐,到2050年會為全球經濟帶來98萬億美元,並為能源產業創造4,200萬個就業機會。
雖然綠色金融目前僅佔全球資本市場一小部分,但全球投資者已開始增加對低碳經濟的投資。2019年,綠色債券和綠色貸款的發行量激增逾50%,達到2,580億美元,而可持續發展基金的新存款更增近4倍,達到200億美元。
有見綠色投資的需求日益增加,倫敦和巴黎等多個金融中心都希望在綠色領域建立穩固地位。香港擁有極具競爭力的金融體系[2],大有條件發展成亞洲的綠色金融中心,滿足相關投資需求。
開發亞洲的綠色金融潛力
在氣候變化威脅的推動下,亞洲的政策制訂者採取了大膽的舉措,以建設一個以環保標準、能源效益和適當管理自然資源為優先考量的可持續經濟體。這需要大量投資來提升公共設施和基建。根據聯合國推算,在2030年之前,亞洲每年要投入約2.5萬億美元推動可持續發展。香港擁有穩健的制度環境,在亞洲佔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具備優勢抓住區內的綠色金融商機。
在亞洲,中國內地一直處於綠色金融發展的前沿。內地於2012年頒布《綠色信貸指引》,並在2016年發布《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從而制訂支持綠色貸款的全面政策框架。與此同時,中國於2017年提出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待這個市場全面營運後,規模將為全球最大。事實上,目前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的綠色債券市場。2019年,中國的綠色債券發行額達300億美元。
香港與內地的資本市場聯繫緊密,為香港帶來優勢,可在內地的綠色金融市場中發揮更大作用。例如,根據「債券通計劃」,外國投資者可以通過香港參與中國的境內債券市場,從而將全球資本帶入內地的綠色債券市場。
香港的綠色金融生態系統
受政府支持及私營界別興趣日增等因素推動,香港正在建立一個綠色金融生態系統,參與者包括:
主要持份者 |
角色 |
投資者 |
為綠色項目提供資本及尋求財務回報的個人、企業和機構投資者。 |
綠色金融資產管理者 |
代表投資者進行投資的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創業資本和私募股權公司。 |
金融機構 |
提供投資和金融服務的私人及投資銀行。 |
借款人 |
發行綠色債券或其他綠色金融工具的銀行、公司或政府。 |
政府/金融監管機構/ |
包括政府機構、法定機構和證券交易所,負責制訂綠色項目和綠色金融產品的法規和標準。 |
專業服務提供者 |
包括顧問公司和律師事務所,提供與綠色投資相關的研究和諮詢服務。 |
資料來源:RS Group研究報告Mapping Sustainable Finance in Hong Kong,香港貿發局整編
致力發展綠色金融
鑒於綠色金融的增長潛力強勁,香港政府因此積極為綠色金融的發展建立基礎。綠色債券是重點發展領域之一,為綠色金融的最主要形式,是專為綠色項目融資的債務工具。2019年5月,香港政府簽署《綠色債券宣言》,成為亞洲第一個簽署的經濟體。根據《綠色債券宣言》,政府將致力支持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並在適用時為基礎設施發行綠色債券。
近年來,環境、社會與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因素在投資決策、合規和披露規定中日益重要。根據聯合國可持續證券交易所倡議(UN Sustainable Stock Exchanges Initiative)發表的一份報告,在全球35個證券交易所中,香港交易所(HKEX)在加強披露方面表現最佳。為進一步鞏固環境、社會與管治匯報框架,香港交易所於2019年12月宣布強化環境、社會與管治規則,要求披露對發行人產生影響的重大氣候相關事宜,以及相關環境目標。新規則將於2020年7月1日起生效,預計將促使企業採取更長遠的環境、社會與管治策略,吸引世界各地更多對這方面意識較強的投資者。
為推廣綠色及可持續銀行業發展,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為銀行制訂綠色評估框架,以及諮詢業界意見。金管局還在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下成立綠色金融中心,為香港金融業提供一個在綠色金融方面提升能力和分享經驗的平台。
綠色金融認證計劃 香港品質保證局於2016年開展綠色金融認證計劃,為綠色金融發行者提供第三方認證服務。此認證計劃旨在推廣綠色金融的理念、推動環境友善投資,以及促進綠色金融及產業的發展。計劃涵蓋綠色債券、綠色貸款和綠色基金,透過獨立評定,協助提升綠色金融工具的公信力和持分者信心,同時透過綠色金融證書及認證標誌,協助綠色債券發行者吸引更多潛在投資者。 詳情請瀏覽香港品質保證局—綠色金融認證計劃。 |
香港在更宏觀發展策略中扮演的角色
香港是資本進出中國內地的渠道。對於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或進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者和企業來說,香港是一個理想的綠色金融樞紐。為了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綠色投資,多個中外組織共同制訂《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把低碳和可持續發展實踐納入「一帶一路」投資項目。 截至2019年4月,已有27家金融機構簽署了《綠色投資原則》,其中包括香港交易及結算所。《綠色投資原則》的原則之一是善用綠色金融工具,例如綠色債券、綠色保險和綠色資產支持證券。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香港是大灣區指定的綠色金融中心。為了促進對大灣區的綠色投資,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與廣州、深圳和澳門成立了「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成員包括廣深澳3個城市的政府官員和監管機構,目的是在大灣區提供政策諮詢及促進綠色投資項目。
[1]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2020). Global Renewables Outlook: Energy Transformation 2050
[2] 根據《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在金融體系深度和穩定性方面排行第一。
- 金融及投資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