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hkmb.hktdc.com/tc/NDM0ODc4Mjgz

經貿研究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走出疫境:整頓經濟
重新啟航

2020年5月18日



中美貿易戰持續、英國脫歐陷入僵局、海灣地區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形成了一場猛烈吹襲全球經濟的完美風暴。這次疫情無分國界,毫不留情,對人類造成重大打擊,影響民眾的生活和生計。疫情發展不斷變化,截至2020年5月中旬,至少188個經濟體已確認超過470萬宗感染病例,其中美國、俄羅斯、英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最為嚴重。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系統科學與工程中心的新冠肺炎疫情實時圖。資料來源: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資料來源: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除導致超過310,000人死亡外,新冠肺炎疫情正在造成前所未有的經濟破壞,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成員經濟體中,預料九成會出現經濟收縮[1],2020年將有170多個經濟體出現人均收入下跌,令產出損失達9萬億美元,幾乎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

在這場嚴峻的全球衛生和經濟危機下,發達、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均將陷入衰退,這是自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首見。即使一些經濟體在今年全球衰退中可能維持經濟運轉並有所增長,但其增長率料將十分低微,要待明年全球經濟如期盼般持續反彈,情況才會改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的增長預測。

資料來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世界各地到處封城,預料也會對依賴旅遊、酒店、娛樂和商品的經濟體帶來深遠的打擊。2020年3月,全球航班數目跌至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在這背景下,世界旅遊組織(UNWTO)估計,今年國際遊客人數將下跌多達30%,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則預測,旅客(國際和國內)收入將損失3,140億美元。同樣嚴峻的是,2020年5月,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結算價首次跌至負值。

許多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要面對衛生系統較薄弱、全球經濟活動急跌導致商品價格低迷及失業率上升等挑戰,而資本外逃和貨幣壓力更日益令人擔憂。這些國家的財政空間有限,難以增加債務以提供緊急救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的增長預測。

資料來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隨著各國政府著手策劃或實施救助紓困計劃,以保護經濟和私營部門業者,預料全球債務在未來幾個月將攀升至歷史新高。一個早期跡象是,2020年3月,政府總發債量飆升至超過2.1萬億美元的月度新高,是2017至2019年平均不到1萬億美元的兩倍多。鑒於2020年全球衰退料將達到3%,全球債務比2008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高40%,加上在年底有約20萬億美元債務到期,況且各國政府仍在加緊應對疫情,各國合計債務總額可能會激增至全球GDP的340%以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自2020年初以來,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迅速惡化。根據衡量貨物貿易趨勢的世界貿易組織貨物貿易晴雨表,2020年2月的最新指數為95.5,低於去年11月的96.6;而2020年3月發布的服務貿易晴雨表則為96.8,低於上次在去年9月錄得的98.4。由於這兩個景氣指數的基準值為100,因此上述指數表明,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的表現均低於趨勢水平。更有甚者,這些指標尚未全面反映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在未來數月可能進一步下降。

全球供應鏈受壓

雖然全球供應鏈所須承受的經濟和金融後果仍存變數,不過毫無疑問,由於疫情暴露了過去幾十年全球化埋下的脆弱性,全球供應鏈勢將進行大規模重組。疫情將成為黑天鵝事件,迫使持份者把全球供應鏈轉向數碼智能模式。

今年1月下旬,中國因全球第一波疫情實施封城和隔離,導致全球供應鏈中的工廠和生產商關閉,之後世界各地大量製造商在進料、半製成品和製成品供應方面均遇到問題。儘管許多企業採用「中國+1、2甚至3」的供應鏈策略,但供應鏈系統雖然效率高卻缺乏彈性,他們不得不向上游或下游同業聲稱因不可抗力因素,交貨時間極難確定,無法履行其合同義務。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

資料來源: OECD TiVA, Bloomberg Economics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是全球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供應鏈管理業組織,於4月份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表示,在亞洲、歐洲和本土採購的物料,平均交貨時間至少是之前「正常」交貨時間的兩倍。這種情況使美國本土製造業的正常產能降至79%,而中國和歐洲則降至約50%。現時即使部分中國製造商已能全面復工,可是隨著全球疫情擴大,這種情況仍然遠未恢復正常。

航空業陷入困境,令情況進一步惡化。疫情爆發使這個運送人員和貨物的行業遭受沉重的打擊,甚於其他行業。客機艙位佔世界空運量的50%左右,削減航班對全球航空運輸造成巨大壓力。更有甚者,由於封城和交通管制帶來不明朗因素,即使自行營運貨機的主要空運集運商,要爭取泊位及時間也十分困難。

在全球經濟和工業活動停滯之際,由於航運公司頻頻繞過特定航線的某些掛靠港口及暫停某些航線,傳統貨櫃運輸也出現劇變,全球航運業前景未明。

疫情影響全球空運能力。

資料來源: Agility

疫情影響全球海運能力。

資料來源: Agility

在這種情況下,儘管各國為應對疫情而實施社交距離、封城和其他防控措施,導致消費者增加網上購物,令電子商貿出貨量激增,尤其是個人防護設備(例如口罩、手部消毒液和呼吸機),可是許多供應商仍然面臨兩難局面,不知道應否拒接訂單,或者承擔因交貨延遲、臨時進出口限制和不可預測的運輸成本所帶來的風險。

需求疲弱

隨著防疫控疫初見成效,中國加快復工復產,可是出現的另一問題,卻是與需求疲弱有關的拖延付款和取消訂單等現象。這是由於美國和西歐等地試圖遏制新冠肺炎傳播,而來自這些發達經濟體的買家也紛紛削減開支。

麥肯錫(McKinsey)最近一份報告顯示,世界各地消費者普遍預期疫情會在至少2到4個月內影響其日常活動和財務狀況。他們作出購物決定時,傾向節儉及審慎。基本上,許多人只會購買食品飲料、雜貨、個人衛生和護理用品、家庭用品和家居娛樂等絕對必需品,不過某些消費者也會恐慌性購物並囤積物資。

消費者預期疫情對個人造成持久的影響。

資料來源: McKinsey and Company

總體而言,今年4月美國有超過2,000萬人失業,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失業率從3月的4.4%躍升至4月的14.7%,屬戰後最高水平,也是自大蕭條時代以來最嚴重的情況。預料隨之而來的全球經濟下滑將導致更多職位遭到削減,在截至2020年6月的3個月內,將減少近2億名全職員工。由於全部或部分封城措施,導致大量工廠、商店、辦公室、學校和企業長期關閉,全球八成勞動力 (總計約有27億人)受到影響。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繼續迫使各國和各行各業進行危機管理,大部分經濟體仍在奮力抗疫,公司也致力執行應急計劃以確保業務持續運作,他們會繼續限制非必要開支,奢侈品和非必需品的銷路尤其受壓。

前景預測

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不應試圖預測病毒會在何時消失,即使有疫苗,控制疫情也要花「很大氣力」,全球經濟可能要在疫病的陰霾下運行相當長的一段日子。

事實上,當前的主要問題是:為減少未來的風險和不明朗因素,全球供應鏈能以多快速度進行調整?

當然,一些企業可能會在這種「新常態」下茁壯成長,其中包括電子商貿平台、製藥和醫療保健公司、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視頻會議解決方案供應商,以及娛樂串流媒體/網上遊戲平台。可是,未來業務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勇於變革和積極進取的心態,以及能否善用創新科技。

一個重要的趨勢是,無論疫情是否持續,隨著全球經濟和工業重啟,以及數碼化和自動化蔚然成風,人工智能科技將日漸成為主流。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先前估計,全球工廠使用的工業機械人數量,於2014年為150萬台,到2020年底將達到300萬台以上,增加1倍,而且全球疫情肯定會加快整個自動化過程。

許多傳統商業營運,例如餐館、最後一哩送貨服務、公共交通公司,以至保險、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娛樂供應商和跨境物流公司等,為了在疫情中存活下來,已為業務數碼化轉型做好準備。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非接觸式解決方案和新的數碼渠道等創新的商業模式,被視為這些類型企業的王牌。

這些新商業模式的先行者包括:利用地理空間數據驅動的線上到線下渠道把網上超市和速遞服務連接起來的無廚師餐廳;日以繼夜地運作,並與大學合作,研發對新冠病毒進行快速、可靠且易用的基因檢測的數碼醫療公司;在醫院、公共交通車廂和車站進行深度清潔和消毒的非接觸式自動消毒機械人;迅速重塑營銷和品牌推廣業態的網紅經濟和串流直播工具;垂直整合到全方位藝人管理服務或系統的音樂和電影製作等傳統娛樂公司;為寵物提供與新冠肺炎有關的醫療費用保障,改變保險體驗的虛擬保險公司等。

當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其積極方面可能就是向企業敲響警鐘,提醒人們應該開始以更具全球可持續性的方式來開展業務。全球經濟大範圍地關閉,讓大家瞥見綠色新現實的面貌,以及無碳的未來,促使政府和企業反思,在疫情過後應採取不同的行動方式。現在氣候專家預料,今年全球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使用量將一反原來預期的上升趨勢,並會下降6%,相當於減去印度的全部能源需求。此外,化石燃料和水泥生產導致的碳排放將減少約5%,即25億公噸二氧化碳,降至10年來的最低水平。

從1900年至今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資料來源: Global Carbon Project, CDIAC and IEA

另一方面,農業、糧食生產和配送受到擾亂,暴露了世界食品供應鏈的潛在弱點。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於2020年4月估計,2020年至少有2.65億人存在挨餓的風險,幾乎是2019年的兩倍。因此,再生農業和植物製食品等可持續替代品,可能為創新型企業家提供一個成功機會。

為回應如此強烈的警示,世界各地的政府、銀行和製造商,包括許多實體零售和高科技行業的巨頭,都積極要求在疫情過後進行綠色重啟。總體而言,這一綠色藍圖將可能帶來系統性經濟變革,涉及再生能源、新材料、循環再造、重用、再製造和廢物回收等技術與服務,不但可推動製造工序和產品設計作出根本轉變,並可穩定全球經濟和工業體系,為未來世界提供保護,免受氣候變化和疫情的威脅。

毫無疑問,我們正處於人類歷史上最具顛覆性的時刻之一,只有轉型才能保證取得積極的業務成果。「新世界」可能越來越具有顛覆創新的特徵,通過重新界定生活和商業各個方面的贏家和輸家,不斷創造新市場。

「黑死病」約在500年前爆發,在全球造成2億人死亡,是有史以來最致命的疫情。如果我們可以將文藝復興歸因於黑死病,那麼另一個新時代可能正在展開,不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的新時代。

在這次疫情之前,人們對走出固有思維模式的渴望已經很強烈。不過,正如提出凱恩斯主義,試圖應對1930年代大蕭條的著名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所言:「困難不在於新思維,而是擺脫舊思維。」

新冠肺炎疫情屬前所未有,橫掃一切,不過也許正好帶來轉機,促使人們坐言起行,及時打破常規,挑戰現狀,開創一個更具創造力和可持續的新時代,並且做好準備工作,讓全球經濟在疫情過後廣泛復甦,以更具抗逆力及更穩健的姿態走向未來。


[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現有189名成員。

返回頁首 ^
    主題:
  • 新冠肺炎,
  • Covid-19,
  • 冠狀病毒,
  • 2019冠狀病毒,
  • 全球經濟,
  • 衰退,
  • 供應鏈,
  • 綠色製造,
  • 可持續復甦,
  • 顛覆性技術,
  • 創新,
  • 電子商貿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新冠肺炎141086
COVID-19142762
冠狀病毒142559
2019冠狀病毒142763
全球經濟87229

文章主題

新冠肺炎141086
COVID-19142762
冠狀病毒142559
2019冠狀病毒142763
全球經濟87229
衰退82555
供應鏈82483
綠色製造72938
可持續復甦142764
顛覆性技術142765
創新74578
電子商貿79432
網上交易市集142766
物流99273
旅遊業83424
貿易趨勢及商機76969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1年2月5日

俄國網上零售生意大增 成香港出口商首選市場

2021年4月21日

香港物流業:冷供應鏈

2021年3月17日

疫市商機:英國電商

2021年3月16日

泰國消費者喜好:家庭娛樂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4月19至21日

亞洲授權業會議2023

2023年4月19至21日

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授權展2023

2023年8月17至21日

香港貿發局家電 . 家品 . 博覽 2023

2023年11月21至22日

亞洲物流航運及空運會議 2023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