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綠色建築發展與機遇:新加坡
2020年5月26日
在東盟各國之中,新加坡處於綠色建築發展的前沿。該國的「綠色建築標誌計劃」(Green Mark Scheme)是第一個專門為熱帶氣候而設的綠色建築評級系統,其他東盟國家也廣泛採用。新加坡是自然資源有限的石油淨進口國,因此一直積極提高建築物的能源效益。建築物佔該國總用電量近40%,佔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20%。
新加坡同時也是制訂強制性建築環境標準的先驅。截至2019年底,新加坡超過40%的建築物已獲得綠色建築標誌認證。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把這一比例提高到80%,意味著該國對綠色建築解決方案的需求可能會大大增加,為這個領域的香港公司提供絕佳商機。此外,新加坡在東盟綠色建築發展中發揮領導作用,有意進入東盟市場的香港中小企業,可考慮以新加坡為踏腳石。
通過綠色標籤和認證獲得區域認可
東南亞氣候炎熱,人們對有助提高能源效益的產品,例如隔熱玻璃和空調過濾器等一直大有需求。同時,區內環保意識日高,推動消費者和商界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以致越來越多公司作出諸如「可持續」或「綠色」等環保聲稱。香港供應商若獲得新加坡綠色標籤或認證計劃的認證,應有助突顯他們與其他公司的分別,並可吸引具有環保意識的買家垂青。
2008年4月,新加坡強制規定所有新建築物和進行重大翻新的現有建築物,都必須達到國家綠色建築評級系統,即綠色建築標誌計劃的最基本分數。從那時起,綠色建築產品和材料的供應大為增加。為維持行業標準,新加坡綠色建築委員會(Singapore Green Building Council,簡稱SGBC)啟動了綠色建築產品和服務(Green Building Product and Services)認證計劃,並獲得綠色建築標誌計劃的認可,為建築用品和服務的環境績效設定基準。香港的綠色建築公司可以使用這些認證計劃在新加坡和東盟市場推廣其產品和服務。根據綠色建築標誌計劃,使用獲認證產品可額外得分。
新加坡綠色建築產品認證計劃評估產品的環保績效,以1個剔(良好)到4個剔(領先)來評級。
新加坡綠色標籤。
香港的綠色家居用品和辦公設備供應商可以考慮參加新加坡綠色標籤計劃(Singapore Green Labelling Scheme,簡稱SGLS)。SGLS於1992年推出,為10類環保型工業製品和消費品提供認證,包括辦公用品和設備、照明產品及家用電器。產品必須達到特定產品類別的要求才獲得認證。SGLS已為來自28個國家超過3,000種產品提供認證,並獲得區內綠色業者的廣泛認可。一半以上的申請者是亞洲的公司,約三分之一則來自歐洲。
熱帶氣候的綠色建築基準
綠色建築標誌是新加坡建設局推出的綠色建築評級系統。
有意進入東盟市場的香港公司應花些時間瞭解最適合當地熱帶氣候的建築特色。新加坡的綠色建築標誌計劃專門為熱帶氣候而設,已成為東南亞其他綠色建築評級系統的參考標準。與英國及美國制訂的評級系統相比,新加坡更加強調能源效益、室內製冷和通風績效。新加坡有超過2,000座建築物獲得綠色建築標誌認證,而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越南、泰國和中國等10多個國家也有建築物獲得綠色建築標誌認證。
政府推動綠色建築
新加坡是關於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簽署國,承諾到2030年將其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從2005年的水平降低36%[1]。為履行這一承諾,新加坡政府採取大膽舉措,鼓勵建築物業主和發展商採用綠色建築作業方式。自2013年起,所有建築物業主必須每年向建設局(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Authority)提交其能源績效數據。收集到的數據用於編製一年一度的《建築物能源基準報告》(Building Energy Benchmarking Report),分析建築物的能源績效,並為業主評估其建築物的能源績效提供基準。此外,建設局會在自願的基礎上,在其網站列出建築物的名稱及其能源績效數據[2]。據當地業內專家稱,這種高度透明的做法有效地提高各設施管理人員和租戶的環境意識,推動他們開始採用更環保的做法。
順應綠色建築發展新潮流
新加坡大力推廣新技術的開發和採用,使現有建築物朝綠色化方向邁進。舉措之一是超低能耗(Super Low Energy)計劃,目的是推動使用先進的節能建築解決方案,例如使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和先進傳感器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在該計劃下,政府鼓勵把來自海外公司的新技術商業化,在當地建築物中使用。新加坡為產品和設計的商業原型提供資金支持。香港專門從事綠色建築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和研發機構,可以利用這些機會與新加坡的建築物業主和發展商合作。
香港供應商若沒有在該地區開展業務的經驗,卻有意探索新加坡和東盟其他地區的綠色建築市場,第一步應是以訪客或參展商身份參加商貿展覽。例如,新加坡的國際建築環境周(Built Environment Week)和馬來西亞的國際綠色科技及環保產品展暨研討會(International Greentech & Eco Products Exhibition & Conference Malaysia)就是東盟建築和建造業的重要活動,是在該地區建立業務網絡的理想平台。
業界聯絡資料
新加坡綠色建築委員會 | |
新加坡環境委員會 | |
新加坡建築學會 | |
新加坡綠色標籤計劃 | |
新加坡建設局 |
網站及聯絡資料: 綠色建築標誌計劃(Green Mark Scheme) |
超低能耗建築智能中心 |
- 科技
- 房地產服務
- 建造服務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照明產品
- 科技
- 房地產服務
- 建造服務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照明產品
- 科技
- 房地產服務
- 建造服務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照明產品
- 科技
- 房地產服務
- 建造服務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照明產品
- 科技
- 房地產服務
- 建造服務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照明產品
- 科技
- 房地產服務
- 建造服務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照明產品
- 科技
- 房地產服務
- 建造服務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照明產品
- 科技
- 房地產服務
- 建造服務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照明產品
- 科技
- 房地產服務
- 建造服務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照明產品
- 東盟
- 東南亞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