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帶路北望:黑龍江助力中俄合作貿易發展
2020年4月15日
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北,也是最東的省份,不但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擔當重要角色,也是加強對俄經貿合作關係的中流砥柱。
黑龍江省位處中國東北邊境,是中國最北,以及最東的省份,與俄羅斯隔江相望。中俄邊界線長4,300多公里,當中超過三分之二與黑龍江省邊界線重疊。憑藉毗鄰俄羅斯的地緣優勢,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在全國佔據領先地位,為中俄經貿合作的平台。黑龍江省為配合「一帶一路」倡議和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提出「一窗四區」的戰略:打造中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建設黑龍江(中俄)自由貿易區、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示範區、面向歐亞物流樞紐區。其中,黑龍江省會哈爾濱獲定位為「對俄合作中心城市」。
哈爾濱:重點鐵路樞紐節點
2011年,首列中國—歐洲國際貨運列車(「中歐班列」)由重慶出發到德國杜伊斯堡。自此,中歐班列陸續於中國內地多個城市開行,經東、中、西3條通道前往歐洲。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布《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 – 2020年)》,在全國規劃17個主要鐵路樞紐節點,其中兩個位於東北地區,哈爾濱為其中之一。
哈爾濱營運中歐班列至今有接近5年經驗。2015年6月,當地開出第一班列車到德國漢堡,開通東北地區首條跨境裝箱中歐班列運輸路線。負責營運中歐班列的哈歐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歐物流」)以德國和俄羅斯為中心,提供覆蓋歐洲和俄羅斯全境的集裝箱班列運輸、關務、貨物倉儲、中轉集散和操作服務。現時,該公司在境外(包括漢堡、莫斯科和海參崴)設有分支機構和子公司,另外針對區域網絡的特點,在滿洲里(內蒙古)和綏芬河(黑龍江)邊境口岸派駐工作人員,提供對接的操作服務。
哈歐物流提供兩個系列的班列服務,分別是往來哈爾濱和歐洲的「哈歐班列」,以及以俄羅斯為終點的「哈俄班列」,由哈爾濱出發到達歐洲需時15-18天。兩個系列共有4條鐵路運輸路線:哈爾濱—漢堡、哈爾濱—俄羅斯、哈爾濱—明斯克和大慶—澤布魯日。其中,大慶—澤布魯日路線於2017年6月開通,讓中國首次通過鐵路運輸,把國產汽車批量出口到西歐。
位於黑龍江綏芬河市的357號中俄邊境碑。
目前,班列的貨源分布方面,黑龍江本地貨源佔20%,30-40%來自東北,其餘30-40%來自全國其他省份。哈歐物流表示,現時貨源以外地為主,但未來將聚焦開拓本地貨源,對接本地企業。運輸貨物種類則視乎路線,對歐以出口機電產品為主,包括汽車整車和設備、零部件;對俄則以進口資源性產品為主,包括木材、礦產品。為提高班列的競爭力,哈歐物流將擴大運輸貨物的種類,如加入肉類等糧食產品。
現時,哈歐班列的對歐列車主要經內蒙古滿洲里口岸進出。然而,在聖誕節等繁忙時間,歐洲對中國產品需求大增,班列在滿洲里口岸可能要花一個星期輪候出境。不過,綏芬河口岸可望舒緩滿洲里口岸的物流負擔。2019年9月,哈俄班列首度經該口岸入境,成為全國第一班從黑龍江省口岸入境的中歐班列。下一步,哈俄班列可經綏芬河口岸對接俄羅斯的「濱海一號」貨運走廊,打通哈爾濱到海參崴的鐵路,連接日韓和其他亞太國家,將有利哈爾濱以至黑龍江及東北地區企業走向國際市場。
中俄經貿合作平台
黑龍江鄰近俄羅斯,中俄兩國人員在當地交往頻繁。2018年該省接待的入境旅客中,絕大部分為俄羅斯旅客(佔82%),突顯其作為對俄經貿平台的功能和角色。30多年來,哈爾濱舉辦「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作為開拓俄羅斯市場的窗口和橋樑。另外,中俄每年都會合辦「中國—俄羅斯博覽會」,在兩國輪流舉行,哈爾濱市為該博覽會在中國的永久舉辦地。
人民幣兌換盧布試驗 中俄邊境城市綏芬河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自2013年起為國家人民幣兌換盧布試驗中心,是中國境內首個外幣試點城市。俄羅斯旅客可以在綏芬河使用盧布現鈔消費和交易。另外,消費者也可以在特定地點兌換盧布或人民幣,按自己需要選擇使用的貨幣。所以,在綏芬河,商家會以盧布標示商品的價格。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任務之一,是進一步完善盧布現鈔跨境調運體系。根據《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黑龍江自貿區將允許銀行業金融機構與俄羅斯商業銀行開展盧布現鈔跨境調運業務資金頭寸清算。 |
俄羅斯旅客在綏芬河市商場內的盧布交易中心,將盧布兌換成人民幣現鈔。
黑龍江對俄經貿在全國佔據領先地位,貿易總額中有七成為對俄貿易,全省對俄的貿易佔全國對俄貿易額17%。鑒於俄羅斯資源豐富,黑龍江省對俄合作主要為農業,其次是林業和礦產。因此,黑龍江的貿易結構比較簡單,進口貨物以資源類為主,包括能源、原材料、原油、煤炭、木材、糧食等;出口貨物則主要是輕工產品、蔬菜等。以金額計算,進口對出口比例達15:1。
除了基本的貨物貿易,黑龍江省還積極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建立境外產業園,發展對俄加工貿易。根據黑龍江商務廳的統計,該省現時在俄遠東地區設有16個民營的境外產業園,為有興趣向俄「走出去」的企業提供平台。中俄在法律、語言、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內地企業擴展到俄羅斯市場不時遇到困難。園區集中行業相關企業,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協助企業在當地發展。另外,企業也可通過境外產業園,利用俄羅斯當地原材料加工,大幅減低生產成本。以農副產品加工園區為例,園區內的農業企業使用較便宜的俄羅斯飼料飼養禽畜,再按市場需求將產品出口到外地或運回國內銷售。
哈爾濱綜合保稅區。
綜保區、自貿區:加強黑龍江對外功能
隨著綜合保稅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等貿易政策近年相繼出台,哈爾濱以至黑龍江省對俄經貿的角色和功能更見突出。
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綜保區」)於2017年6月正式營運,實行「境內關外」的運作模式,具備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和口岸通關4個主要功能。綜保區一期由5個功能區組成,包括綜合服務區、口岸作業區、保稅加工區、保稅物流區和商務配套區,另外距離哈爾濱國際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只有700米。園區為企業提供標準廠房、恆溫倉庫和冷鏈倉庫等配套設施。企業入駐園區即可以享受保稅區的基本優惠政策,如進口保稅、出口退稅、區內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等。哈爾濱綜保區覆蓋國際貿易、保稅物流、加工貿易和新型服務等產業。目前,綜保區有160多間企業入駐,當中大部分為貿易企業。
隨著首批跨境電子商務貨物於2018年8月以保稅備貨模式入區,哈爾濱綜保區的跨境電商業務正式開始運作。哈爾濱綜保區是省內第一個可實行「保稅備貨」模式的綜保區,即入區貨物可按照個人物品類別監管,毋須提交報關單。綜保區內的跨境電商體驗中心以企業對消費者(B2C)形式出售俄羅斯的產品,包括啤酒、紅酒、糧油等,也有售賣日韓產品。消費者可在跨境電商平台下訂單,到綜保區自提貨物。對消費者來說,這種跨境電商購物形式不但可以省卻運費,也省卻進口關稅,因為目前跨境電商綜合稅的關稅稅率暫設為0%,而進口環節的增值稅、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對於麵粉等有進口配額且關稅高昂的產品來說,消費者以跨境電商的途徑購買,便可規避配額和關稅限制。
哈爾濱綜保區的跨境電商體驗中心。
綜保區跨境電商體驗中心出售的俄羅斯麵粉。
哈爾濱綜保區是繼2010年設立的綏芬河綜保區後,黑龍江省內第二個綜合保稅區。兩個綜保區的定位略有不同:綏芬河綜保區位處中俄邊境,享有口岸優勢,對能源類、原材料如木材等需求較高;哈爾濱綜保區則主打俄羅斯食品、糧油等消費品。不過,由於黑龍江的貿易主要面對俄羅斯,即使從俄羅斯進口資源加工,產品也是以內銷為主,產品離開保稅區入關時仍然要繳付關稅,以致綜保區保稅加工的功能不明顯。目前全省的貿易仍以一般貿易為主,2018年一般貿易佔進出口總額80%,邊境小額貿易佔大約一成,由保稅監管場所進出境貨物只佔不足3%。但是,黑龍江省綜保區在加工方面也有某些優勢。對於一些行業,在綜保區內加工改造,正正可以讓企業避開國家進口配額限制進入內地市場,詳情請見文章帶路北望:中俄邊境城市黑河的發展。
除了綜保區外,黑龍江於2019年設立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以打造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為目標。黑龍江自貿區涵蓋哈爾濱片區、黑河片區和綏芬河片區,3個片區有不同功能:哈爾濱片區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黑河片區重點發展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利用;綏芬河片區則重點發展進口資源加工。雖然黑龍江自貿區設立不足一年,目前尚處發展初期,但截至2020年初,3個片區已經簽約35個項目,計劃總投資達684.1億元人民幣。設立自貿區和綜保區可以提升黑龍江省整體對俄經貿的功能,兩者互相補足,為東北的對俄企業帶來新機遇。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