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公布氫能產業發展規劃
2022年4月14日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商務諮詢團隊
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表示目標到2025年,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和製造工藝,初步建立較為完整的供應鏈和產業體系;氫能示範應用取得明顯成效,清潔能源製氫及氫能儲運技術取得較大進展,初步建立以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製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製氫量達到10至20萬噸/年,成為新增氫能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至200萬噸/年;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製氫及供應體系,產業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製氫廣泛應用,有力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規劃》有關內容包括:
- 持續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水平
加快推進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創新,開發關鍵材料,提高主要性能指標和批量化生產能力,持續提升燃料電池可靠性、穩定性、耐久性。支持新型燃料電池等技術發展。著力推進核心零部件以及關鍵裝備研發製造。持續開展光解水製氫、氫脆失效、低溫吸附、洩漏/擴散/燃爆等氫能科學機理,以及氫能安全基礎規律研究。
- 著力打造產業創新支撐平台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加快建設重點實驗室、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開展氫能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鼓勵行業優勢企業、服務機構,牽頭搭建氫能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氫能產品檢驗檢測及認證綜合服務、廢棄氫能產品回收處理、氫能安全戰略聯盟等支撐平台,結合專利導航等工作服務行業創新發展。
- 積極開展氫能技術創新國際合作
探索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氫能貿易、基礎設施建設、產品開發等合作。加強與氫能技術領先的國家和地區開展項目合作,共同開拓第三方國際市場。
- 合理布局製氫設施
結合資源稟賦特點和產業布局,因地制宜選擇製氫技術路線,逐步推動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製氫體系。在焦化、氯堿、丙烷脫氫等行業集聚地區,優先利用工業副產氫,鼓勵就近消納,降低工業副產氫供給成本。在風光水電資源豐富地區,開展可再生能源製氫示範,逐步擴大示範規模,探索季節性儲能和電網調峰。推進固體氧化物電解池製氫、光解水製氫、海水製氫、核能高溫製氫等技術研發。探索在氫能應用規模較大的地區設立製氫基地。
- 統籌規劃加氫網絡
統籌布局建設加氫站,有序推進加氫網絡體系建設。支持依法依規利用現有加油加氣站的場地設施改擴建加氫站。探索站內製氫、儲氫和加氫一體化的加氫站等新模式。
- 有序推進交通領域示範應用
重點推進氫燃料電池中重型車輛應用,有序拓展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客、貨汽車市場應用空間,逐步建立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與鋰電池純電動汽車的互補發展模式。積極探索燃料電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領域的應用,推動大型氫能航空器研發,不斷提升交通領域氫能應用市場規模。
- 逐步探索工業領域替代應用
探索氫能在工業生產中作為高品質熱源的應用。擴大工業領域氫能替代化石能源應用規模,積極引導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煤製油氣等行業由高碳工藝向低碳工藝轉變,促進高耗能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