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口岸進一步優化通關模式
2022年3月30日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商務諮詢團隊
為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的部署,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早前發布關於《2022年進一步優化深圳口岸營商環境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府辦函 [2022] 17號),制定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措施,包括:
創新監管方式,提升口岸通關時效
- 優化進出口貨物通關模式:進一步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通關模式。完善通關配套系統,指導企業靈活疊加運用「兩段准入」、「匯總徵稅」等便利化通關模式。
- 擴大「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業務試點範圍:在「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服務平台上線直裝直提模塊,實現「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業務在線辦理。結合海運通關、物流模式改革,進一步提高「船邊直提」、「抵港直裝」業務量。
- 推進涉檢業務「主動披露」制度和容錯機制實施:對進出口食品、化妝品等商品試行涉檢業務「主動披露」制度和容錯機制,並逐步擴大適用範圍。
- 推動出口退稅備案單證數字化,強化數據信息共享,加快出口退稅流程:依託深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搭建出口退稅備案單證電子化系統,實現企業備案單證的共享協同。加快出口退稅流程,2022年底前稅務部門辦理正常出口退稅的平均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
- 推進第三方商品檢驗結果採信:加強深港技術交流和實驗室認可協作,推動內地檢測機構成為香港機電工程署認可核證團體。對從香港進口的部分法檢商品,試行採信香港地區符合條件的檢驗鑒定機構的檢驗結果。
- 開設CCC免辦證書便捷通道:制定企業准入標準,為符合條件的企業開設CCC免辦證書便捷通道。制定並執行CCC免辦產品管理要求,及時追溯CCC免辦產品流向。建立閉環監管機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 開展深港無縫清關服務:依託深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對接市場化第三方平台,推動深港無縫清關,向進出口企業提供報關單、公路艙單、進出口捆綁、進出口清關等單證「一次錄入、兩地申報」服務。
強化科技賦能,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
- 完善深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聯通銀行、支付部門數據,實現金融結算業務線上操作和企業貿易背景真實性驗證。推出智能報關、智慧稅則服務系統,輔助企業智慧化制單。上線海運口岸業務委託服務功能,為企業提供「線上 + 線下」全流程服務。
- 推進口岸信息化平台建設:借助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前海試點建設深圳跨境貿易大數據平台。
- 加快「智慧港口」建設:加快鹽田港區東作業區全自動化碼頭建設,帶動深圳港自動化改造工作。將海關智慧監管嵌入智慧港口建設,推動監管設施信息化、海運港口智能化。
- 加強鐵路信息系統與海關信息系統的數據交換共享:以中歐班列為試點,建立鐵路部門與海關的橫向聯繫機制。
- 推進寄遞渠道監管智能化:探索運用5G智能單兵等技術設備,實現寄遞渠道智能化監管,提升對快郵件、跨境電商商品的快速驗放能力,提高通關效率。
聚焦市場主體關切,高效利企便民
- 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企業諮詢服務:發揮無人機、醫療器械、移動通信等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作用,通過開展通報評議、研提特別貿易關注議題等方式助力企業參與國外技術規則制定與修訂,降低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不利影響。開展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培訓及海關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宣貫,為廣大中小型企業提供技術信息供給,不斷擴大諮詢服務覆蓋面。
- 拓寬企業意見反饋渠道:在深圳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中小企業服務專區等專題專欄服務,公布相關便利化資訊、公告通知等信息;增設RCEP信息服務專欄;優化公眾號推送、在線培訓、需求收集、政策資訊推送以及公共數據服務;實現用戶諮詢問題線上受理和自動應答。
- 實施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信用保險統保:發揮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保障和促進作用,對出口額800萬美元(含)以下中小微外貿企業實施出口信用保險統保支持。
- 建立口岸營商環境「問題清零」機制:推動成立口岸協會,完善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特邀顧問工作機制和AEO企業服務機制,清單式推進解決企業反饋問題,實現「問題清零」。
資料來源: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