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信部公布2022
年工業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工作
2022年5月17日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商務諮詢團隊
為推動行業質量技術創新和管理進步,促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關於做好2022 年工業質量提升和品牌建設工作的通知》(工信廳科函 [2022] 88號),要求各地相關部門加強工業品牌培育、創建與提升,推動「中國製造」向品質卓越和品牌卓著邁進,為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實施製造強國、質量強國戰略奠定堅實基礎。《通知》提出的重點任務包括:
- 推動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升級
- 推動食品、醫藥等行業建立完善企業全過程質量信息反饋和質量追溯機制。
- 持續推進質量專業人員能力評價及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和成熟度評價,推動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改進與升級。
- 面向中小企業普及先進質量知識及方法,助力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 實施製造業質量管理數字化行動
- 貫徹落實《製造業質量管理數字化實施指南(試行)》(工信廳科 [2021] 59 號),在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製造、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行業,引導企業在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趨勢下,推動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質量管理融合。
- 推進數字化質量管理所需的測量基礎、軟件平台、數據標準、輔助決策工具研究與應用,強化質量管理數字化關鍵業務場景創新。
- 深化企業先進質量管理工具與方法運用
- 支持專業機構開展質量工程技術創新,開發推廣全生命周期業務連續性管理、供應鏈管理、追溯管理等質量管理工具,鼓勵企業運用先進適用的質量管理工具和質量工程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水平。
- 支持開展全國質量標杆遴選活動,鼓勵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加強對製造業企業培育和創建全國質量標杆的指導,深化運用「六西格瑪管理」(Six Sigma)、「精益管理」、「卓越績效模式」等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加快培育和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
- 提高製造業產品可靠性水平
- 聚焦機械、電子、汽車等重點行業,推動實施可靠性「築基工程」和「倍增計劃」,加強關鍵基礎材料、基礎工藝攻關,提高核心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元器件可靠性水平,促進整機裝備可靠性關鍵指標。
- 發揮標準對可靠性要求的約束和引領作用,組織編製製造業可靠性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加強可靠性設計、測試驗證等基礎標準研製和產業鏈上下游標準銜接。
- 支持專業機構開展可靠性技術研究和聯合攻關,開發試驗工具,強化可靠性指標檢測評價,提高可靠性綜合服務能力。
- 提升製造業關鍵過程質量控制能力
- 支持專業機構在機械、電子、汽車等重點行業,深入分析對產品質量起決定性影響的製造過程,推動數據驅動的實時在線製造過程能力測量分析與控制,不斷提高製造過程質量控制能力,提升產品製造的一致性、穩定性。
- 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基於關鍵質量特性根因分析、質量診斷並實施改進,解決一批關鍵過程質量管控技術問題,助力打通重點產品質量提升的堵點卡點。
- 提高質量公共服務效能
- 充分發揮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作用,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提供問題診斷、分析試驗、改進驗證等技術支撐。
- 鼓勵檢測認證機構參與產業鏈供應鏈全過程質量技術攻關,針對新產業、新業態需求開發新型認證業務,開展高於行業通行標準的高端品質認證。
- 推動重點行業質量提升
- 原材料行業:加快水泥等強制性標準制修訂,推動行業智能化和綠色化改造
- 裝備行業:圍繞機械、航空和汽車等領域,支持儀器儀錶及傳感器性能評價公共服務平台、航空基礎產品質量可靠性檢測服務平台、工業機器人核心關鍵技術驗證與支撐保障服務平台等建設,推動提升裝備製造業質量和安全水平。
- 消費品行業:加快數字化賦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引導企業開發更多適應市場發展、滿足消費升級需要的產品。
- 電子信息行業:積極開展健康管理與生活輔助標準體系研究,豐富適老化智能終端產品以及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供給,提升用戶體驗。
- 加快推進工業品牌培育
- 引導裝備製造業培育系統集成方案領軍品牌和智能製造、服務型製造標杆品牌,推動全球化布局和國際化運營;鼓勵消費品行業開展個性定制、規模定制、中高端定制,優化用戶體驗,加強在化妝品、紡織服裝、家用電器、食品等領域的品牌培育。
資料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