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制定10項措施支援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2022年5月16日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商務諮詢團隊
5月9日,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地發出《關於印發加力幫扶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若干措施的通知》(工信部企業函 [2022] 103號),表示近期受外部環境複雜性不確定性加劇、國內疫情多發等影響,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明顯增加,生產經營形勢不容樂觀,迫切需要進一步採取有力措施幫扶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實現平穩健康發展。為此,制定10項措施支援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包括:
- 各地要積極安排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專項資金,優化支出結構,加大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支持,結合本地實際向困難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房屋租金、水電費、擔保費、防疫支出等補助並給予貸款貼息、社保補貼等。
- 2022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力爭新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16,000億元人民幣。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生產經營困難但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銀行根據自身風險管理能力和借款人實際情況,合理採用續貸、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避免出現抽貸、斷貸。
- 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擴大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服務覆蓋面,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加大服務力度。進一步落實銀擔分險機制,擴大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省級融資再擔保機構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再擔保業務覆蓋面;對於確無還款能力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依法依約及時履行代償義務。
- 支持銀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匯率避險服務,支持期貨公司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風險管理服務。進一步擴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針對性降低短期險費率,優化理賠條件,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保險機構針對中小微企業的風險特徵和保險需求,豐富保險產品供給。
- 開展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集中化解存量拖欠,實現無分歧欠款應清盡清,確有支付困難的應明確還款計劃,對於有分歧欠款要加快協商解決或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加大對惡意拖欠中小微企業賬款、在合同中設置明顯不合理付款條件和付款期限等行為的整治力度。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協同治理和聯合懲戒機制,規範收費主體收費行為,加強社會和輿論監督,堅決查處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
- 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穩價,運用儲備等多種手段,加強供需調節,促進價格平穩運行。加強大宗商品現貨和期貨市場監管,嚴厲打擊串通漲價、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市場價格秩序。
- 加強生產要素保障,將處於產業鏈關鍵節點的中小微企業納入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重點加強對企業人員到廠難、物料運輸難等阻礙復工達產突出問題的協調解決力度。深入實施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攜手行動」,推動大中小企業加強創新合作,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和中小微企業配套能力,助力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協同復工達產。
- 2022年中小微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加強製造業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訓,開展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把脈問診」。鼓勵大企業建雲建平台,中小微企業用雲用平台,雲上獲取資源和應用服務。鼓勵數字化服務商為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減免用雲用平台的費用。通過培育具有較強服務能力的數字化服務平台,加大幫扶力度。
- 鼓勵開展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和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大力支持開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城市試點示範,努力擴大市場需求。
- 深入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和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組織和匯聚各類優質服務資源進企業、進園區、進集群,加強政策服務,瞭解中小微企業困難和訴求,幫助中小微企業降本增效。
資料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