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特約記者Anna Huddleston於美國拉斯維加斯報道,主辦機構消費科技協會(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表示,現時的疫情令業界難以舉行實體展,而要為這個全球最大型的電子消費品展覽會舉辦網上展確實是一大挑戰,但卻帶來意想不到的進展。 閱讀文章
近年來,貿易中斷、自然災害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導致必需品短缺,令美國大受影響,而外國競爭對手可能作出的行動也會產生類似問題。有鑒於此,美國將進行審核,以確定主要領域的供應鏈漏洞,最終或會改變產品的採購來源。 閱讀文章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於2月26日發出公告(稅委會公告 [2021] 2號),表示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第二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單的公告》(稅委會公告 [2020] 3號),第二批對美國加徵關稅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單於2021年2月27日到期。 閱讀文章
最近,美國國會議員提出多項針對中國的法案,當中兩項將限制資金流進中國內地或從中國內地流入,另一項則訂立若干軟件下載限制。 閱讀文章
世貿爭端解決機構於2月22日的會議上,同意應香港的第二次請求成立專家小組,審核美國對所有原產香港的商品都須標明「中國」為原產國的規定。個案至少要6個月時間進行裁決,隨後可向上訴機構提出上訴。目前,該機構由於法定人數不足,以致無法審理案件。 閱讀文章
拜登政府在頭兩年內應會把重點放在國內問題上,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就業和經濟。新政府還須處理特朗普在總統任內尚未解決的各種貿易問題,包括對來自中國廣泛的產品徵收301條款關稅,以及對大部分外國供應商的鋼鐵和鋁材徵收232條款關稅。 閱讀文章
據香港貿易發展局特約記者Anna Huddleston於拉斯維加斯報道,Expo! Expo! 國際展覽活動協會年度會議及展覽會向來選擇在各地首屈一指的場館舉行,去年首度移師網上,在一個以人工智能驅動的精密平台進行,流暢地結合即場和預先錄製的內容,並邀得世界各地的業者主持不同環節,同時為疫後新常態擬訂發展策略。 閱讀文章
美國商會近日發表報告,詳細分析美國一旦經濟上與中國內地脫鈎,所觸發的經濟影響程度和範圍,希望可令政策制訂者更瞭解眼前選擇,為中美經貿關係找出最合適的策略。 閱讀文章
美國民主黨馬薩諸塞州眾議員麥戈文(McGovern)於2月18日再次提出一項由兩黨草擬的法案,禁止進口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強迫勞工製成的商品。麥戈文的法案在多項重要問題上都有別於共和黨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魯比奧(Rubio)與俄勒岡州參議員默克利(Merkley)於1月27日重新提出的立法建議。參議院的法案版本較眾議院版本更能夠消除美國進口商的憂慮。 閱讀文章
在美國白宮管理與預算局現正審核的一系列規例中,向低價進口貨加徵301條款關稅及其他關稅的建議已被剔除。原因似乎是拜登政府決定凍結所有待定的規例,以便新的政府機構負責人作進一步審核和批准。 閱讀文章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