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香港貿發局早前再度安排參與「T-box升級轉型計劃」的七家本地企業與泰王國駐香港總領事及代表會面,了解泰國東部經濟走廊(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 EEC)的投資機遇,並探討如何充份發揮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橋樑角色。
隨着「十四五」規劃出台,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爲國家「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提供新動力。GoGBA一站式平台通過三大服務範疇包括(1)資訊、(2)培訓、諮詢、(3)活動及支援平台,致力為企業提供最新的大灣區市場及營商資訊,緊貼市場脈搏。
另外,香港貿發局舉辦的一系列包括金融、創意產業、市場營銷等行業的國際活動,將移師網上舉行,跨越地域限制,協助中小企在「疫」境下突圍,開拓商機。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香港作為環球眼鏡業界主要生產及出口地,今年首9個月出口總值超過153億港元,表現與去年同期相若。香港眼鏡公司注重設計、技術及品質管理,為他們在競爭愈趨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優勢,而香港國際眼鏡展亦致力為業界提供一站式推廣及採購平台。」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香港作為全球主要眼鏡岀口地,眼鏡相關產品的岀口市場表現穩定,今屆眼鏡展吸引810家來自18個國家及地區的企業參展,助企業接通環球商機。香港以外的參展商更佔超過600家,可見香港這個商貿平台仍然吸引。香港貿發局今年亦更積極組織買家團,以及加強商貿配對服務,為展商創造更多商機。」
據大會調查顯示,業界普遍對電子業前景持觀望態度,主要看好韓國(62%)及台灣(55%)傳統市場,以及中東(80%)及東盟國家(69%)新興市場。他們亦看好擴增實境(AR)和虛擬實境(VR)裝置於未來兩年的發展。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面對環球經濟種種挑戰,全球企業更積極地推廣和採購具競爭力的創新產品,今屆秋電展和國際電子組件及生產技術展吸引約4,300家來自24個國家及地區的企業參展,組成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商貿平台,助企業接通環球商機。香港貿發局今年亦更積極組織買家團,以及加強商貿配對服務,為展商創造更多機遇。」
「公司得以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生存,靠的就是我們對LCD的專注。」興華液晶董事總經理黃華達說。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該公司便開始研發生產LCD顯示屏,主要應用於工業控屏、汽車及高端家電,時至今日LCD顯示屏仍然是公司的主打產品。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周啟良表示:「為協助業界把握更多商機,貿發局正積極組織約260個買家團、超過13,000家公司的代表來港參觀這三項展覽,採購最新產品及技術方案。」
IFF-Magic早前於日本東京舉行,據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特約記者Marius Gombrich於日本東京報道,不少參展商展出針對中老年消費者的服裝,該類服裝手工精細,走高檔路線,以鮮艷色彩及寬鬆剪裁為主,方便穿着、易於打理,最重要是舒適。
香港貿發局主席羅康瑞說:「今年營商挑戰不斷,中美貿易長遠前景仍未見明朗。而生產力及需求下降、保護主義抬頭等亦窒礙經濟發展。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正好帶來新機遇,有助企業開拓新市場及建立其他生產基地。」
為落實「走出去」計劃,彩迅集團於2016年首次參加由香港貿易發展局組織的哥倫比亞商務考察團,與當地最大零售集團桑科薩集團(Cencosud)接觸,去年1月在當地成功建廠生產。集團未來將繼續參與該局組織的海外考察團,以拓展各地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