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香港貿發局最新的出口調查顯示,接近所有受訪者(98%)指自1月初逐步恢復免檢疫通關令業務發展受惠,特別是可以更具彈性、更頻密地出差,以及帶動了跨境商業往來。
「解決爭議.共創雙贏—香港法律服務 共享發展機遇」是面向東盟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全新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推廣活動,吸引逾200名來自金融、法律、專業服務界代表參加。
香港貿發局在其創業路上提供不同支援,協助她掌握社交媒體營銷訣竅,並就產品包裝設計、銷售策略、擴展零售網絡等提供專業意見,以加快業務發展步伐。
在研發團隊努力下,Palico剛推出兩款設計時尚、簡單易用、功能齊備的產品Grindtech及CoffeeologyPress,並於多個網購平台包括亞馬遜等發售,反應不俗。品牌又計劃今年在「香港.設計廊」與京東商城合作的跨境電商平台上架,以及藉網購平台開拓日本和韓國市場。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早前舉辦「零碳之路:規劃綠色物流路線」網上研討會,邀得專家探討企業如何透過承擔環境責任的方式作出評估,並選擇合適貿易路線和模式,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香港貿發局於進博會上設立了「香港產品展區」以及「香港服務業展區」,展示近50家港商帶來的優質食品及服務,發揮香港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通道的作用。
該批貨櫃在智利瓦爾帕萊索裝上貨櫃船,於23天後抵達香港,並透過由香港海港聯盟提供的特快優先安排,隨即接駁貨櫃車及躉船,運送到華南地區的水果市場。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說:「隨着疫情緩和及相關防控措施鬆綁、跨境貨運走向復常,2023年香港出口將逐步重拾增長動力。」
不足一年,Nail n Things已建立實體及網上銷售網絡,產品廣受歡迎,業務達到收支平衡。品牌藉貿發局「T-box升級轉型計劃」成功進駐「香港•設計廊」,進一步提升知名度,未來計劃擴展業務,逐步開拓台灣及大灣區等市場。
RCEP通過關稅減免或降低准入門檻,促進簽署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例如,中國從日本進口的食物關稅便會逐年遞減至零。
日本農林水產省數據指出,內地首度成為日本食品最大進口國,去年進口的日本食品總額高達149.5億港元,按年增長23%。為協助業界了解箇中商機,香港貿發局「T-box升級轉型計劃」(T-box)早前舉辦網上研討會,邀請香港及日本業界代表分享兩地企業如何透過合作,以大灣區為切入點,全面開拓內銷市場。
「寶寶百味」創辦人陳國賓期望,可逐步擴大市場網絡,目標是銷售額在三年內翻倍,讓他們具條件研發更多方便及營養可口的食物和飲品,藉以豐富產品線,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早前在記者會表示:「這是一年內首次上揚,反映在疫情影響漸減退而供應鏈和物流瓶頸有所改善下,香港出口商信心回升。」
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機遇龐大,一直吸引環球企業關注,香港的角色在當中舉足輕重。滙豐中國副行長兼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指出,香港的國際城市優勢將在國家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擔當橋樑角色,能藉着大灣區促進與東盟間的商貿往來,而滙豐亦致力推動東盟市場的發展,助企業連繫當中機遇。(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