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美國總統快將新舊交替,新一屆政府若改變外交政策目標,可能會重塑美國在經濟制裁和出口管制法規方面的運用和執行,其影響將一直延續到2025年。美國世強律師事務所(Steptoe & Johnson LLP)的Ali Burney最近接受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專訪,分享他對相關前景的看法,並向香港公司提出一些建議。 閱讀文章
2020年11月3日的美國大選預計將產生由拜登領導的新政府。不過,新一屆政府要到2021年1月20日才就職,因此現屆政府即使快將卸任,仍有足夠時間採取其他可能影響香港及中國內地的貿易相關行動。另外,由拜登與賀錦麗攜手領導的政府在頭兩年內可能會將重點放在新冠肺炎疫情、就業和經濟等國內問題上,而貿易則退居次要地位。 閱讀文章
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簽署行政命令,暫停美國多項法規給予香港的特殊待遇,有鑒於此,香港公司應留意這種新形態,避免發生違法行為,並瞭解法例細節,以判斷其貿易和投資交易是否受這些經修訂的美國法規所規管。 閱讀文章
最近,美國商務部宣布暫停給予香港有別於中國內地的特殊待遇。此舉將影響在《出口管理條例》下獲得產品出口許可豁免等事項。為避免涉及違規行為,香港公司應密切留意這種新形態以及法例細節,以確定其交易夥伴,以及商品、軟件和技術等交易項目是否屬於這些已改變的美國法規監管範圍。 閱讀文章
美國對中國電訊巨頭華為的政策,引起各方深切關注。這些關注不僅針對中美技術貿易與合作,也和美國出口管制的範圍有關。香港公司應留意相關法例,以保障他們與美國同業的貿易往來。 閱讀文章
中美貿易摩擦近期不斷升溫,關係日益緊張。雖然特朗普動作不斷,但是中國也可透過不同方式反擊美國的貿易補救措施,包括針對牛肉、民航機、農產品、半導體及旅遊業等採取報復行動,從而打擊美國各類產品及服務的對華出口。此外,中國也可減持美國國庫債券,作為還擊手段。 閱讀文章
在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前,特朗普政府應會繼續把焦點放在「公平」貿易之上。未來幾個月,美國料將根據201條款和232條款等調查結果,實施常規的貿易補救措施。除此之外,其他重大的懸念主要涉及301條款調查、正在進行的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改革,以及美國進一步加強貿易執法力度。 閱讀文章
美國總統特朗普領導的政府上台後,頻頻採用挑釁性策略,言辭咄咄逼人,不但就進口洗衣機和太陽能設備開徵懲罰性關稅,更對外國製造的鋼鐵和鋁製品採取類似措施,如此種種富有保護主義色彩的行動已引起國際關注。 閱讀文章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