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香港貿發局「香港.設計廊」早前夥拍Meta(Facebook)舉辧「電子商務培育及加速計劃」,透過一系列網上課程,包括培訓研討會及諮詢環節,加強中小企在處理Meta廣告帳戶上的知識及營銷技巧。
不足一年,Nail n Things已建立實體及網上銷售網絡,產品廣受歡迎,業務達到收支平衡。品牌藉貿發局「T-box升級轉型計劃」成功進駐「香港•設計廊」,進一步提升知名度,未來計劃擴展業務,逐步開拓台灣及大灣區等市場。
athenaeum(m.) 的設計走浪漫文藝風格,以高級布料輔以細膩精緻的立體剪裁,目標顧客群是20至35歲的年輕女士。
行政長官早前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加強香港發展動能的措施。是次活動由香港英商會前任主席白彼得(Peter Burnett)擔任嘉賓主持,旨在協助英國及國際商界加深了解相關政策,冀能攜手捕捉新機遇。
在香港貿發局「T-box升級轉型計劃」協助下,該品牌早前參與CENTRESTAGE(香港國際時尚匯展),透過展覽網上商貿配對服務,與來自泰國、意大利及中國內地的買家會晤,並與總部設於日本的纖維供應商香港新道集團展開對話商談合作,計劃新一季推出可持續發展時尚生活配飾。
RCEP通過關稅減免或降低准入門檻,促進簽署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例如,中國從日本進口的食物關稅便會逐年遞減至零。
譚樂怡(Lorraine)及簡煒彬(Eugene)在貿發局協助下,獲安排參與網上商貿配對會議與日本買家商談合作,最終與關東地區的群馬縣男士服飾店DELIGHT達成協議,6月起銷售品牌的一系列產品。展望未來,品牌計劃於三年內在港設立生產線,兼營批發業務,並開拓歐美及東南亞市場。
該公司早前藉着參與香港貿發局的「T-box升級轉型計劃」,以及T-box與Grow with Google合辦的「Google出口營商計劃」,學習網上營銷技巧,亦成功進駐貿發局的「香港 ‧ 設計廊」(Design Gallery),增加銷售渠道,提升品牌曝光率。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設計師鄧穎恩(Winnie)14歲便與好友陳少欣(Kitty)首次創業,從韓國選購時尚精品再在香港網上平台出售,之後再帶到澳洲市場。在創業過程中萌生了創立自己品牌的想法,鄧穎恩從澳洲返港後修讀了時裝飾品設計課程,包括手袋和鞋履,畢業後便與陳少欣和Tim Cencik 一起創立品牌Ora Era。
另外,本港3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7%,較2月的1.6%升幅為高;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同為1.7%,高於1及2月的1.5%合計平均升幅。
區靖與卓宇恒於2013年創辦Oh Deer Images,提供創意製作服務,如拍攝高質公司宣傳片、廣告片、網上短片等,憑細心服務及高效率,迅速贏得客戶支持,並在口碑互傳下,機會一個接一個,服務對象包括國際品牌、政府部門、社企、中小企等。
調查又指,超過八成半買家曾參加網上展會,以應對採購需求。大多數受訪買家表示,待國際差旅限制解除後,他們較屬意通過實體展會(63%)或混合展會(59%)進行採購。
明茶房創辧人麥蕙蘭不諱言,一場疫情幾乎令她被逼放棄經營廿載的生意,「遊客及商務旅客近乎零、酒店及澳門賭場客驟減,令茶禮品銷路急跌,品茶活動亦要取消或暫停。看着營銷收入由高峰期下跌20%-30%到跌50%,真的好傷,像看不到前路,更一度自我懷疑品牌價值。」因此,該公司藉貿發局「香港.設計廊」與京東商城合作提供的新服務進軍內地市場,以及加強與酒店及餐飲業界合作。
另外,本港2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6%,較1月的1.2%升幅為高;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也是1.26%,高於1月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