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當中,粵港澳大灣區肩負着「領航」的重任,推動區內經濟融合,從而帶動經濟增長。同時,兩地企業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和的興趣會隨之回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更見突出。
訪問團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成員包括逾30位來自金融、物流、科技、專業服務等商界翹楚,到訪利雅得、阿布扎比及迪拜,推廣香港優勢及促進兩地交流。
預算案以「穩中躍進、共拓繁榮新願景」為主題提出多項措施,包括積極向外推廣香港、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以及推出新入境計劃吸引外資等,協助香港在經濟恢復之際加固復蘇動力,支持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由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貿發局主辦的「亞洲金融論壇」早前圓滿舉行,大會邀請了業內翹楚出席研討會,探討可持續發展的議題。
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轉眼間,京港洽談會已踏入第25年,見證了京港兩地經貿關係愈來愈緊密;這25年也標誌着承先啟後,開創新格局的歷史進程。」
第17屆國際環保博覽由香港貿發局及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主辦,網羅各類環保產品及服務,促進各行業的交流及合作,攜手邁向碳中和。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早前舉行「零碳之路:測量碳足跡」網上研討會,邀得業界專家與中小企業分享如何按溫室氣體排放的三大範圍量度及減少碳足跡,並以可量化的指標實踐減碳生產。
香港貿發局早前舉行「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小企ESG融資解決方案」網上研討會,由該局經濟師及滙豐銀行代表剖析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企業管治(ESG)的融資解決方案,如何協助中小企提升疫後營商競爭力。
南沙早前舉辦了一場簡介會,邀得穗港澳三地官員及企業代表出席,旨在提升企業對南沙投資環境有更全面的了解。簡介會主會場設於南沙,由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吳炳祥主持,香港貿發局則舉辦了香港分會場, 約70家香港公司參與。
由信報及新城財經台合辦的「香港經濟峰會2022」於12月6日舉行,邀請一眾政商領袖擔任演講嘉賓,為香港未來發展把脈。除宏觀經濟外,提升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競爭力及發展綠色金融亦成會上焦點。
為配合香港特區政府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及推動香港成為可持續綠色城市,香港建造業議會推出「可持續金融認證計劃」,為建造業界提供一個通用框架和簡單易明的評估系統,便利業界包括發展商、承建商、分判商、供應商等,把工程項目和建築物料進行綠色可持續性評估認證,加快取得有關綠色融資支持,助業界開展更多綠色可持續項目。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在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2021年會致辭時指,特區政府在今年2月已發行了第二批共25億美元的政府綠色債券,未來五年計劃再發行多種幣值、合共相當於1,700多億港元的綠色債券。
林鄭月娥說:「8.9%季度下跌比97年回歸後的亞洲金融風暴、沙士期間,以及2008/09年金融海嘯都要差,但在政府立場都要多做逆周期工作,包括加大投資。面對嚴峻經濟局面,我認為應該繼續在政府投資和開支,力保香港經濟,基建亦不會停下來。」
現身論壇的專家全方位剖析最新環球經濟局勢,讓業界在新一年及早作出部署,迎接挑戰,搶佔先機。論壇同時探討多元化的議題,包括環球新經濟、金融科技、可持續和共容發展及綠色金融等,助與會者把握新經濟浪潮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