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當中,粵港澳大灣區肩負着「領航」的重任,推動區內經濟融合,從而帶動經濟增長。同時,兩地企業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和的興趣會隨之回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更見突出。
香港貿發局與滙豐早前舉辦「大灣區研討會 – 落戶及營商實操要訣」,邀得專家及企業代表剖析港企到大灣區營商的注意事項,包括應對財務、稅務、法律、人才管理及業務營運等方面的策劃和安排,助港商掌握進駐大灣區的實用資訊,開拓商機。(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業界紛紛推出各式ESG相關的項目,包括債券、基金和貸款等,既為投資者找到投資新亮點,亦為大灣區企業實踐ESG提供多元化的綠色融資選擇。(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香港貿發局早前舉行「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小企ESG融資解決方案」網上研討會,由該局經濟師及滙豐銀行代表剖析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企業管治(ESG)的融資解決方案,如何協助中小企提升疫後營商競爭力。
利奧紙品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下稱「利奧」)以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企業管治)為核心,提倡綠色和諧®,致力成為「零廢料工廠」,實現碳中和。利奧將善用綠色貸款,透過節能減碳、廢氣防治、廢物防治、廢水防治、綠色建築、資源利用、自然資源再造等工程,將生產基地打造成綠色廠房,並進一步採購符合FSC環保標準的原材料,以減少碳排放。(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香港貿發局與中山市政府早前合辦「GoGBA大灣區政府資助計劃介紹 – 中山篇」研討會,邀得貿發局、中山市有關部門及初創企業代表,分享港企港人在中山享受的稅務優惠及補貼政策,以及香港企業成功落戶中山的經驗,助業界掌握最新資訊。(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現時,大灣區符合條件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5%,覆蓋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文化創意產業、商務服務業5大類共30個行業。符合認定標準的小微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為2.5%至5%,認定標準包括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人民幣等。(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為協助港商了解大灣區的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情況,香港貿發局與滙豐早前以「大灣區研討會 – ESG的發展機遇與挑戰」為題,舉行第二場「HSBC x HKTDC 解構大灣區系列」研討會,邀得多位業界精英分享ESG趨勢和經驗,助中小企認識及掌握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從而升級轉型,把握大灣區綠色機遇。(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機遇龐大,一直吸引環球企業關注,香港的角色在當中舉足輕重。滙豐中國副行長兼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指出,香港的國際城市優勢將在國家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擔當橋樑角色,能藉着大灣區促進與東盟間的商貿往來,而滙豐亦致力推動東盟市場的發展,助企業連繫當中機遇。(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近年,愈來愈多國際銀行開始推出跨境金融服務,讓到大灣區發展的港商透過公司銀行賬戶靈活調配資金,以配合業務發展。有專家建議,港商最好在營運地點附近的銀行開戶,以享政策優惠及方便處理業務。(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近年,內地陸續推出包括稅務優惠等的大灣區政策措施,鼓勵港人到大灣區創業、營商及就業,以推進大灣區發展。有業內人士亦指,港商可憑個人身份與數名股東成立有限合夥公司,以享創業政策優惠。(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成立逾20年的基因港(香港)生物科技(GeneHarbor(HK)Biotechnologies),透過建立生物科技製造平台,以較低成本生產一系列由酶產生、具備抗衰老功效的「艾沐茵NMN」保健產品,廣受市場歡迎,並成為全球市佔率最高的同類產品。創辦人擬把握香港特區政府推動再工業化和興建先進製造業中心的契機,回港設高端生產線。(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粵港澳大灣區匯集了區內各城市的優勢,正發展成全球科創中心。滙豐香港工商金融主管方嘯認為,當廣東省的生產優勢與香港科研實力相結合,既讓兩地互補雙贏,內地企業也可以藉香港的聯繫內地及世界雙向貿易及投資平台的角色,聯通全球,而滙豐在過程中則扮演帶路人,協助企業放眼大灣區、「一帶一路」和國際市場。「香港作為雙向投資的角色獨特,近年經香港進出內地市場的資金愈來愈多,大部分的外國直接投資(FDI)以及對外直接投資(ODI)都是經香港進行。」(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為協助香港中小企及科創企業掌握大灣區各種嶄新的市場趨勢和實戰知識,香港貿發局與滙豐早前以「大灣區初創生態與策略」為題,舉行首場「HSBC x HKTDC解構大灣區系列」研討會,邀得多位業界精英,分享如何把握大灣區新機遇,並講解各項營商要訣和技巧,吸引約300人線上線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