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去年生效,成員國逐步降低關稅稅率,有助促進區內貿易。港商可善用RCEP的原產地規則重新佈局供應鏈,有助降低稅率,迎接商機。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早前與建銀國際合作,發表《香港作為東盟企業的理想上市地點》研究報告,探討香港如何協助東盟企業邁向國際市場。
「解決爭議.共創雙贏—香港法律服務 共享發展機遇」是面向東盟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全新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推廣活動,吸引逾200名來自金融、法律、專業服務界代表參加。
中國內地積極推動多邊發展,從「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除了促進自身經濟轉型外,也為亞太區經濟發展帶來動力。
香港貿發局助理總裁梁國浩及立法會議員(工程界別)盧偉國於2月27日至3月2日率領17人代表團訪問雅加達,並舉辦「城市建設.香港論壇」及商貿配對活動,為印尼及香港企業提供全方位平台共拓商機。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表示:「我們留意到香港在醫療健康產業方面,不論是產業鏈上游的科研技術、初創項目、投資研發,或是下游的醫療儀器、產品製造及服務,以至整個產業的生態系統,都具備顯著的優勢,有助香港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醫療健康及生命科學樞紐。」
大會亦安排與會者亦到訪西九文化區、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科技園,了解香港在文化藝術、基建及創新科技等領域上的最新發展。
方舜文在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恒傳感言》訪談節目中表示,放寬入境檢疫有利復常和加強本港競爭力,貿發局將邀請更多外商來港參與論壇和展覽。
超過70位行業領袖及知名講者於會上分享獨到見解,剖析如何創建可持續發展的知識產權生態系統、知識產權如何促進業務,以及探索粵港澳大灣區的潛在商機。
儘管疫情持續,泰國商界對香港商貿平台深感興趣,藉以拓展國際業務、籌集資金和建立投資夥伴關係,進一步引證泰國商界對香港充滿信心,有助區內企業發展,以及把握香港和中國內地商機。
大會亦設立了展覽專區,包括「香港專區」、「全球投資機遇專區」及「灣區科技專區」,讓來自香港、大灣區及世界各國的服務供應商、投資促進機構等,展示不同投資項目,促進聯繫和交流。
是次合作主要實現三大目標:一、配合走出去引進來策略,為本地以至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引入外資,撮合項目擁有方、投資方及香港的專業服務團隊,促成投資項目(deal-making),達致三贏;二、加強和宣傳香港作為內地資金投資海外的有效平台;三、雙方通過商貿平台及投資者資源網絡結合,發揮「強強聯手」效應。
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機遇龐大,一直吸引環球企業關注,香港的角色在當中舉足輕重。滙豐中國副行長兼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指出,香港的國際城市優勢將在國家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擔當橋樑角色,能藉着大灣區促進與東盟間的商貿往來,而滙豐亦致力推動東盟市場的發展,助企業連繫當中機遇。(滙豐-商滙大灣區系列)
報告認為,香港應加強在東盟國家的推廣工作,讓東盟企業加深了解香港上市機制和相關政策的最新發展。同時,香港亦可透過加強與東盟國家的交易所合作,推廣企業來港作雙重或第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