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本港出口表現未來仍面對挑戰,但近期本地疫情回穩,有助逐步紓緩跨境運輸不暢的情況,從而為出口提供一些支持。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外部需求持續恢復應可支持未來的香港出口表現,但疫情反覆及其對全球供應鏈及運輸等對本港出口帶來隱憂。
據香港特區政府最新的年度統計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內地的駐港公司數目達9,049家,當中以內地居榜首,其後是日本;香港的初創企業數目則增加至3,755家,遍佈各行各業,例如金融科技、電子商貿等。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訪港旅客驟減,旅遊業難以迅速反彈,特區政府早前與新加坡商議建立「航空旅遊氣泡」,當局希望本月中公佈售票細節,月底成行,為業界提供出路。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早前公佈,香港整體進出口貨值全面回升,8月出口按年下跌2.3%,9月錄得3,793億港元,按年上升9.1%;進口貨值則由8月按年下跌5.7%,於9月錄得3,920億港元,回拾升勢按年上升3.4%,並錄得有形貿易逆差127億港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3.2%。
統計處指出,9月基本通脹率升幅較高,主要是外出用膳費用上升和公營房屋租金上調所致。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基本通脹率為0.5%,高於8月的0.1%升幅。
為支援各行各業渡過「疫」境,港府已推出第二期保就業計劃,為承諾不裁員的合資格僱主,提供每名僱員9,000港元的工資補貼,並為未領取過補貼的合資格自僱人士發放7,000港元補貼。截至9月1日晚上,已收到近83,000名僱主和超過6,000名自僱人士的申請,該計劃將於9月13日截止申請。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7月商品出口仍然疲弱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外部需求疲軟,輸往美國、歐盟和許多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按年進一步下跌,惟隨着當地經濟穩健復蘇,輸往內地的出口續見溫和增長。展望未來,香港商品出口的短期前景將繼續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環球經濟疲弱以及中美關係緊張因素困擾。
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的出口表現短期內將繼續受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世界各地持續蔓延仍然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威脅。面對疫情的影響及網上採購需求增加,香港貿易發展局訂於6月29日至7月24日舉行「貿發網採購」夏季網上採購展,協助港商在「疫」境中尋找商機。
統計處指,5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升幅放緩主要是豬肉、新鮮蔬菜價格和私人房屋租金升幅收窄所致。另外,香港飲食業界亦宣佈於7至8月推出晚市餐飲優惠,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隨着現金發放計劃已接受登記,合資格申請的市民預計於7月陸續收到政府派發的一萬港元,鼓勵市民在港消費,刺激經濟。
政府發言人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受控前,環球經濟將會繼續疲弱,預料香港的商品出口表現短期內料會持續受壓。香港貿易發展局決定今年每季舉行網上採購展,包括6月舉辦「夏季網上採購展」,透過電子平台並配合7月舉辦的實體展覽,協助港商在疫情下爭取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