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袁民忠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主任(特別職務)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成員。袁民忠於1985年加入政府,先後任職於多個決策局及部門,現時負責統籌特區政府落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整體政策及策略,統籌計劃及措施,制定大灣區建設的整體宣傳推廣策略和工作,並策劃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 閱讀文章
香港貿易發展局特約記者Catherine Jones於英國曼徹斯特訪問了四家營銷傳訊公司的高層人員,這些公司可說是反映英國整體經濟狀況的領頭羊,當中大多數都迅速應對逆境,業績表現理想,亦對前景充滿信心。 閱讀文章
泰國位於東盟的心臟地帶,人口達6,900萬。除地理位置優越外,該國的政策有利營商,科技不斷進步,基礎設施發達,文化豐富多元,因此許多企業把該國視為東盟市場的切入點。 閱讀文章
國務院辦公廳於11月2日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國辦發 [2020] 39號),以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規劃》提出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閱讀文章
陳茂波強調,在「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這兩項重要國家發展戰略中,香港仍繼續發揮重要的功能及平台角色,大灣區更會是香港參與內地內循環的重要切入點。他認為,香港必須抓緊這個重大機遇,在協助內地建設的同時,也為香港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閱讀文章
為了瞭解香港現時正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以及大灣區企業如何利用香港的功能及優勢發展,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通過深度訪談、調查問卷以及案頭研究的方法,對香港現時的發展狀況在整體層面以及6個關鍵功能領域上進行了強弱機危分析。在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商業環境及人才儲備4個方面,了解現時香港作為大灣區國際商業樞紐的優勢及劣勢。 閱讀文章
作為大灣區內極具競爭力的國際化城市,香港一直致力於發展及推廣其在國際金融、運輸、貿易、航空及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功能優勢。基於自身在「一國兩制」方面的優勢,依託自由開放經濟體系,香港在大灣區建設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 閱讀文章
為了瞭解大灣區企業正如何利用香港的優勢,及瞭解如何能夠鞏固香港作為大灣區國際商業樞紐地位,香港貿易發展局委託羅兵咸永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開展了此項關於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樞紐地位的調研,以收集大灣區商界高管對此的意見及看法。此項調研旨在評估香港現時作為大灣區國際商業樞紐地位的優勢,其正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從而提出能夠加強香港在大灣區作為國際商業樞紐的發展方向。 閱讀文章
匈牙利的圖軟(Graphisoft)是建築信息模擬(BIM)軟件技術開發的領導者,把握中國大興土木的機遇,致力協助及促進當地業者由傳統的態度和做法轉型過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該公司相信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大派用場,使建築項目的構思、設計、建造和營運等環節更快進入數碼時代。 閱讀文章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