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近年愈來愈多企業實踐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企業管治(ESG),推出有助減低碳排放的公司政策,而市場對ESG分析、報告和評級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企業取得亮麗的ESG評級不但可提升綠色形象,加強競爭優勢,還可更容易滿足綠色融資申請資格。
當中,粵港澳大灣區肩負着「領航」的重任,推動區內經濟融合,從而帶動經濟增長。同時,兩地企業對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和的興趣會隨之回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更見突出。
中國內地積極推動多邊發展,從「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除了促進自身經濟轉型外,也為亞太區經濟發展帶來動力。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說:「隨着疫情緩和及相關防控措施鬆綁、跨境貨運走向復常,2023年香港出口將逐步重拾增長動力。」
會議一連兩天以線上線下混合方式進行,主題是「成就可持續供應鏈:聯繫.協作.創新」,匯聚超過50個國家及地區逾14,000名與會者。
今屆會議以「成就可持續供應鏈:聯繫.協作.創新」為主題,集中討論環球企業在面對供應鏈新常態中,如何透過國際及區域間協作,應對當前的挑戰及機遇,並探討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方向。
同期,中國授權產品零售額增長15%,位列全球第五。展望未來,新興行業如醫療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等,將成為授權業的發展重心。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早前於記者會上指出,市場憂慮外部環境持續惡化,令復蘇步伐較預期緩慢。「高通脹和加快實施的貨幣緊縮政策壓抑了多個主要市場的需求,加上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以及俄烏衝突帶來的種種影響,也令出口前景蒙上陰影。」
香港貿發局早前舉行「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小企ESG融資解決方案」網上研討會,由該局經濟師及滙豐銀行代表剖析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企業管治(ESG)的融資解決方案,如何協助中小企提升疫後營商競爭力。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駐香港貿發局中國商務顧問施春表示,內地疫情形勢逐步緩和,作為內地經濟主要引擎之一的長三角地區,正加快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致力減少疫情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早前在記者會表示:「這是一年內首次上揚,反映在疫情影響漸減退而供應鏈和物流瓶頸有所改善下,香港出口商信心回升。」
據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商務諮詢主管趙永礎、上海市商務委員會駐香港貿發局中國商務顧問施春表示,中央及地方政府推出相應的支援政策措施,促進經濟復蘇,有助長三角逐步恢復經貿活動。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前提下,預期內地經濟將穩定發展。
據香港貿發局特約記者、英國玩具業主要刊物《玩具世界》(Toy World)出版人John Baulch於倫敦報道,雖然闊別兩年,但展會一如以往,場內洋溢樂觀氛圍、好友同業相聚、結交人脈,以及參觀產品等,都造就了一場令人眼前一亮的活動。
據香港貿發局特約記者Anna Huddleston於拉斯維加斯報道,Magic國際服裝展、Sourcing at Magic及Project都是一年兩度的服裝業展覽會,最近於拉斯維加斯同期舉行,會場內豐富的色彩和閃亮的設計反映這三項展覽會已重拾活力,但業界仍關注供應鏈緊張持續及北美多處均有物流瓶頸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