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hkmb.hktdc.com/tc/GPtnjWFU

可持續發展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中小企記錄與獎賞減碳
助構建低碳商業生態圈

全球各地政府承諾淨零排放,國際企業紛紛以轉用再生能源、提升設備的能源效益等方式邁向碳中和,以履行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企業管治(ESG)。

2023年1月17日

文章概覽

  • 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陳永健建議,中小企在有限的資金和人力資源下,透過不同的切入點,記錄與獎賞減碳行動。
  • 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經濟師傅至樂指,市場因應中小企所需,推出價格較相宜的碳審計評估,助中小企取得綠色標籤,申請銀行的綠色貸款。
  • Carbon Wallet聯合創辦人李富三表示,Carbon Wallet的用戶可按照自身的環保行為,計算減碳量及獎賞積分,從而推動可持續的消費模式。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早前舉辦網上研討會「零碳之路:記錄與獎賞減碳」,邀得專家探討企業如何通過記錄和獎勵客戶的綠色行動,構建低碳商業生態圈。

冀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陳永健表示,中小企在減碳過程中面對不少挑戰,包括需要配合自身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開展減碳工作,建議中小企在有限的資金和人力資源下,透過不同的切入點,記錄與獎賞減碳行動。

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經濟師傅至樂(左圖)指出,減碳主要分為三個範疇,包括碳排放來源,即公司在生產過程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消耗所購電力、熱力及蒸汽時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以及供應鏈上下游客戶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為了推動企業減排,香港特區政府於2021年公佈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已訂定具體的減碳目標,以「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為願景,制訂「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等四大減碳策略和措施,目標是讓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傅至樂說:「香港特區政府正針對四個範疇展開工作,第一是能源方面,包括要求發電廠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第二是節能及建築方面,能否提高其能源效益,或是採用更綠色方案,因為整個建築業的碳排放佔香港總碳排放逾60%;第三是在運輸方面,政府除了提倡增設電動巴士外,也提倡使用更多電動車,以取代柴油和混合燃油車輛,以減少香港在交通上的碳排放;第四是在廢物處理方面,包括研究禁止使用塑膠餐具,或是了解在環保方面能否做得更好。」


《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訂定具體的減碳目標,推動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小企碳審計遇困難

至於私人企業方面,傅至樂表示,愈來愈多企業發現減碳的重要性,但中小企在參與減碳的過程中面對不少困難。「參與減碳的主要是大企業,某程度反映中小企在進行減碳和實踐ESG時面對不少困難。雖然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環保方案(E),讓中小企不需要自行研發,但中小企在履行社會責任(S)和企業管治(G)方面,由於缺乏一些硬性標準和指標供參考,中小企需要收集不同的數據來製作ESG報告,因此過程中涉及不少資源。這同時衍生了綠色金融的需求,銀行考慮向中小企提供綠色貸款(Green Loan)時,需要進行碳審計,而中小企要提供一些報告,證明公司在ESG方面的表現。市場因應中小企所需,推出價格較相宜的碳審計評估,當中小企取得認可的綠色標籤後,能更容易取得銀行的綠色貸款,也可以把標籤印在產品包裝上,讓消費者識別。」

為了全面提升碳減排的表現,愈來愈多企業鼓勵消費者從衣食住行入手減碳,包括提倡理性消費、自備環保袋、多菜少肉的餐飲模式、減少使用冷氣、提升電器產品的能源效益,以至推廣節能車輛的應用等。傅至樂說:「有信用卡公司推出手機應用程式,讓客戶了解衣食住行消費的碳排放,讓公眾更了解自己的生活模式,並推廣低碳生活。」

因應建築業的碳排放,傅至樂表示,香港建造業議會已推出碳足印工具,讓業界自行量度建築項目的碳排放。他稱:「不論是建築業界或市場上各種碳足印計算,大部份計劃也會以獎勵方式鼓勵客戶群為環保再多走一步,以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為例,他們給予客戶各種減碳任務,以不同的節省能源模式,鼓勵客戶奉行綠色生活,當客戶累積一定積分後就可以換取禮品。有地產集團在旗下商場推出環保活動,並為環保商戶向客戶提供消費優惠。這些例子反映,企業不能只從自身業務出發推動環保,更需要帶動整個消費社群減碳。」

把綠色標籤貼在產品上,有助消費者識別環保產品,還有助企業申請綠色貸款。



Carbon Wallet推一站式減碳獎賞

由港鐵公司全資擁有的香港一站式減碳獎賞平台Carbon Wallet,能為用戶計算環保行為的減碳量,並獎賞用戶實踐低碳生活。

Carbon Wallet聯合創辦人李富三表示:「全球民眾都知道環保,但在生活中知易行難,所以我們一直思考如何讓公眾以行動響應環保。Carbon Wallet以按減碳量計算獎賞方式,讓用戶按照自身的環保行為,計算減碳量及獎賞積分,當累積至一定積分後,即可兌換同樣重視環保的綠色商戶獎賞,既推動可持續的消費模式,也致力從行動到獎賞貫徹環保,開創多贏局面。」

李富三指出,以往各界在宣傳環保工作時都是以全球氣候變化、北極冰川融化等重大議題(Issue-based Communication)喚起社會關注,成效差強人意,公眾參與度不高。企業也會透過進行碳補償(Carbon Offset),以資金換取碳足跡作為履行企業責任,雖然相關資金能夠捐助予第三世界國家,但難以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環保。

「企業與其以碳補償當作購買『贖罪券』,不如思考如何把客戶個人生活的碳排放量化,評估能否透過更綠色的生活,為地球減碳。」

一站式減碳獎賞平台Carbon Wallet為用戶計算環保行為的減碳量,並給予獎賞,以鼓勵用戶實踐低碳生活。

衣食住行賺減碳積分

Carbon Wallet目前為用戶提供六種賺取積分的減碳方法,包括(1)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透過記錄用戶的港鐵車程,從中節省的碳排放量並換取積分;(2)記錄用戶每周步行距離,鼓勵用戶以步行取代乘搭交通工具,用戶只要與個人的Apple Health或Google Fit應用程式的步行數據同步,即可透過步行賺取積分;(3)拍照提交個人的回收記錄換取積分,過程中更可了解回收知識,正確進行垃圾分類;(4)鼓勵素食,用戶只要到指定的合作夥伴餐廳享用素食即可換取積分;(5)環保購物,支持綠色商戶,鼓勵用戶「裸買」(即自攜容器購物),或購買可重用、補充裝或環保物料製造的產品;以及(6)鼓勵用戶以植物奶取代牛奶,用戶只要到指定的合作夥伴咖啡店或植物奶飲品店消費,即可賺取積分。

李富三指出,Carbon Wallet應用程式自2020年中推出以來,在一年半內已錄得逾70,000次下載紀錄,其中三分之一的下載量,即約24,000人已成為Carbon Wallet客戶,每月活躍用戶達9,000人。「根據我們的統計,在Carbon Wallet的用戶中,男女佔比分別為34%和63%。我們也樂於看到26歲至45歲高消費力人士成為我們的用戶。在減碳方面,我們的用戶至今累積減碳249,700公斤,相當於一輛私家車行走約910,000公里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或924次由香港至東京的飛行碳排放。我們希望藉着這些量化數據,讓用戶更清楚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減碳成效。」

Carbon Wallet應用程式自2020年中推出以來,獲公眾積極參與,減碳成效顯著。

活動結合產業鏈減碳減排

李富三強調,Carbon Wallet致力成為香港最大的減碳獎賞平台。他解釋:「我們透過提供綠色市場營銷(Green Marketing)服務,讓商戶更精準地聯繫實踐綠色生活的消費者。」在回收方面,Carbon Wallet共回收超過170,000件以各類塑膠、玻璃等各類物料製成的器皿,包括逾230,000個塑膠水瓶、159,000個鋁罐、74,600件各式塑膠器皿、47,300個玻璃瓶,以及58,000個紙包飲品盒。

美妝及護膚品牌L'Occitane與Carbon Wallet攜手合作,於2022年8月至10月期間舉行回收賺取積分活動,透過遊戲、教育和獎賞禮品,把超過140,000件回收玻璃器皿,交由環保社企製作為適用於建築業的玻璃磚塊。李富三表示:「這次活動反映我們可以透過上游產業鏈和下游企業品牌的合作,共同減碳減排,支持環保,回饋社會。」

Carbon Wallet早前與美妝及護膚品牌L'Occitane舉行回收賺取積分活動,成功回收超過140,000玻璃器皿,並交由環保社企製作成建築業適用的玻璃磚塊。




有關「T-box升級轉型計劃」
為協助香港企業實踐業務轉型、開拓機遇,香港貿發局以「沙盒」概念為藍本,推出「T-box升級轉型計劃」(T-box),提供包括商務諮詢、工作坊、政府資助、市場資訊及交流機會,協助港商掌握趨勢、提升技能及擴展商脈。

該計劃自推出以來反應良好,累計已有超過2,700家香港企業參與,並舉辦接近700場由專業組織、商會代表、商業夥伴及香港貿發局海外辦事處提供的免費諮詢。按此瀏覽詳情。





相關網頁:

  • 國際環保博覽
  • 「貿發網採購」
  • 香港貿發局最新活動安排
  • 香港貿發局中小企服務中心



延伸閱讀:

  • 國際環保博覽締新機遇 綠色創科助實踐碳中和
  • 國際環保博覽倡碳中和 環保創科產品迎新商機
  • 國際環保博覽載譽歸來 日本展團規模大增四倍
  • 滙豐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助大灣區企業實踐ESG
  • ESG成趨勢融資選擇多 增企業疫後營商競爭力
  • 港建築商藉可持續優勢 憑數據化設計灣區突圍

返回頁首 ^
資料提供
    主題:
  • 環保,
  • 香港,
  • 可持續發展,
  • 市場機遇
  • 環保
  • 香港
  • 香港
首頁

文章概覽

  • 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陳永健建議,中小企在有限的資金和人力資源下,透過不同的切入點,記錄與獎賞減碳行動。
  • 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經濟師傅至樂指,市場因應中小企所需,推出價格較相宜的碳審計評估,助中小企取得綠色標籤,申請銀行的綠色貸款。
  • Carbon Wallet聯合創辦人李富三表示,Carbon Wallet的用戶可按照自身的環保行為,計算減碳量及獎賞積分,從而推動可持續的消費模式。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環保24653
香港37021
可持續發展83336
市場機遇136388

文章主題

環保24653
香港37021
可持續發展83336
市場機遇136388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3年1月27日

玩具業轉向新科技應用 緊貼潮流創建數碼商機

2023年1月12日

企業減碳淨零責無旁貸 轉型融資市場商機龐大

2023年1月6日

貿發局三項貿易展開鑼 擴大規模助業界爭訂單

2022年12月19日

國際環保博覽締新機遇 綠色創科助實踐碳中和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4月19至21日

亞洲授權業會議2023

2023年4月19至21日

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授權展2023

2023年10月26至29日

國際環保博覽 2023 (實體展)

2023年10月26日至11月6日

國際環保博覽 2023 (商對易)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