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灣區企業藉港拓東盟
增雙向貿易流及投資流
未來三年,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在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市場滲透率顯著上升,香港將進一步發揮橋樑角色,促進大灣區及東盟之間的貿易與投資。
2021年11月30日
大華銀行香港分行及香港貿發局早前聯合發佈《大灣區與東盟間的貿易與投資及香港的角色》研究報告指出,大灣區企業高度評價香港服務,並預期香港作為促進兩地之間的商貿平台的角色將更為重要。
香港作為大灣區與東盟的橋樑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隨着大灣區企業在東盟的市場滲透率顯著上升,深化了東盟作為大灣區企業的市場、生產或採購基地,以及地區辦事處的定位和發展。
他說:「在構建跨國產業鏈的過程中,金融服務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融資、跨境支付及環球資金管理。然而,目前大灣區企業較少以東盟作為融資中心。香港與海外市場緊密聯繫,加上本地具國際水平的金融和專業服務,可以充當大灣區與東盟的貿易和投資橋樑。」


東盟生產條件及市場俱備
東盟由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文萊、越南、老撾、柬埔寨及緬甸10個東南亞經濟體所組成,營商環境越趨便利,吸引外商投資。此外,東盟人口達6.6億,佔全球人口8.5%,加上人口年輕、中產崛起,對大灣區企業來說是極具潛力的銷售點。
受訪者認為,東盟作為貿易夥伴或投資目的地的最吸引之處在於營運具成本效益、擁有豐富資源及市場龐大。在東盟10國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及菲律賓是最受大灣區企業歡迎的貿易和投資目的地。
在未來三年,最多受訪大灣區企業選擇以新加坡、馬來西亞及越南作為銷售市場;不少大灣區企業亦以越南及泰國作為生產或採購基地;少部份受訪者則計劃在新加坡開設地區辦事處。
調查亦顯示,工業製品業對進一步拓展東盟市場的意欲最強烈,其次是地產、酒店及建造業和商業、專業及金融服務業。

|
作為 地區辦事處 |
作為 市場 |
作為 生產或採購基地 |
作為 融資中心 |
作為 研發中心 | |||||
現在 |
未來3年 |
現在 |
未來3年 |
現在 |
未來3年 |
現在 |
未來3年 |
現在 |
未來3年 | |
新加坡 |
4.3% |
10.4% |
32.3% |
55.4% |
2.6% |
7.6% |
0.8% |
2.3% |
0.8% |
2.0% |
馬來西亞 |
4.0% |
6.2% |
30.1% |
53.0% |
4.6% |
6.4% |
0.2% |
0.2% |
0.2% |
0.9% |
越南 |
1.8% |
6.2% |
28.9% |
51.1% |
7.2% |
14.5% |
0.2% |
0.6% |
0.2% |
0.8% |
泰國 |
2.6% |
7.0% |
27.9% |
48.6% |
4.6% |
10.4% |
0.5% |
0.3% |
0.5% |
0.9% |
菲律賓 |
1.7% |
3.8% |
16.6% |
30.7% |
2.3% |
6.2% |
0.6% |
0.6% |
0.0% |
0.3% |
印尼 |
2.4% |
3.8% |
17.0% |
29.2% |
4.3% |
8.1% |
0.2% |
0.5% |
0.2% |
0.8% |
柬埔寨 |
1.2% |
2.4% |
8.5% |
19.2% |
2.1% |
5.0% |
0.2% |
0.3% |
0.0% |
0.3% |
老撾 |
0.8% |
1.7% |
5.5% |
13.4% |
0.8% |
3.0% |
0.2% |
0.3% |
0.0% |
0.0% |
緬甸 |
0.5% |
1.1% |
5.5% |
15.1% |
2.4% |
4.3% |
0.2% |
0.3% |
0.2% |
0.6% |
文萊 |
0.5% |
1.8% |
4.9% |
11.4% |
0.5% |
1.5% |
0.0% |
0.2% |
0.0% |
0.5% |
大灣區企業高度評價香港的角色和服務
關家明表示,大灣區企業規模愈大,愈重視香港在促進他們投資東盟的平台功能和角色,接近一半給予香港8至10分(滿分為10分),整體平均分為7.33,而較大規模企業的平均分則為7.48。
他指出,受訪者認為香港在營商環境、金融基礎設施以及跨境資源流通均具有優勢。「他們普遍認同香港營商環境良好,監管制度具透明度,商業網絡廣泛;且香港金融產品及銀行業務眾多,香港與東盟之間沒有外匯及資本管制;而資金和貨物亦可以在香港及大灣區其他城市之間便捷流動,令香港成為促進大灣區與東盟雙向貿易與投資的理想平台。」
此外,受訪者表示最常用到的香港服務包括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服務、銷售及營銷服務、物流及供應鏈管理和金融服務。他們高度評價這些服務的質素,不少更表明會在未來三年將更常使用這些服務。

進一步加強香港平台的功能
關家明指出,香港須要進一步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以及東盟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以在促進兩地雙向貿易流和投資流發揮更大作用。
他說:「疫情緩和後,各地放寬邊境管制措施,跨境貿易和投資活動再次活躍,大灣區企業需要迅速與海外買家和業務夥伴重新建立聯繫。香港作為亞洲展覽之都和商貿樞紐,將有助大灣區企業找到合適的東盟合作夥伴,並促進兩地的貿易往來。」
調查發現,就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聯繫,受訪者最期望香港可以為大灣區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商務中心、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推動稅制簡化和協調,以及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產品及服務。至於香港與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受訪者最希望香港可以整合拓展海外有關服務的資訊、鼓勵公共/監管機構與東盟協調,以及香港能與東盟國制訂進一步開放的貿易和投資政策。


東盟和大灣區合作日趨緊密
大華銀行大中華區行政總裁葉楊詩明表示:「東盟和大灣區之間的跨境貿易和投資往來,全賴兩地日趨緊密的合作和互聯互通所帶動。在具備深厚行業知識、本地專業人才以及廣泛東南亞商脈的基礎上,我們致力協助企業捕捉海外商機。過去10年,本行的外國直接投資諮詢部已協助超過3,500家企業進行跨境直接投資,當中約三分一是中國企業。」
她補充說:「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處於大灣區有利位置,可進一步提升大灣區企業進軍東盟國家的橋樑角色。大華銀行在香港的大灣區團隊,也積極協助大灣區企業認識和了解東盟的多元化市場,以捕捉商機。」
香港貿發局於今年7至9月以網上及電話問卷方式,成功訪問了657家在大灣區設立公司總部,並已在或有意於三年內在東盟經營業務的企業,涵蓋行業包括消費品、工業製品、商業、專業及金融服務、地產、酒店及建造,以及科技、媒體及電訊業。期間亦與多家大灣區企業進行深度訪談作案例分析,以了解他們在東盟國家營商的機遇與挑戰,以及香港在促進大灣區與東盟之間的貿易與投資所扮演的角色。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香港發揮多元樞紐優勢 助英企發掘亞洲新機遇
- 香港助灣區企業走出去 RCEP區域供應鏈促貿易
- 大灣區初創對前景樂觀 預期未來三年收入大增
- 貿發局率港商赴進博會 發揮香港重要通道作用
- 四新四通加強港深合作 助港商把握大灣區機遇
- 大灣區營商情緒首下跌 預示第四季將快速反彈
- 金融及投資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