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府向市民發放一萬元
鼓勵本地消費振興經濟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擊經濟,市民面臨收入減少或被裁壓力,消費意欲減低。香港特區政府在財政預算案宣佈,向每名年滿18歲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一萬港元,以鼓勵本地消費和紓緩市民經濟壓力,以及振興香港經濟。
2020年6月10日
港府已與21間銀行簽署服務協議,為現金發放計劃提供電子登記平台。計劃於6月21起接受登記,至明年12月31日截止。今年3月31日或之前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可經21間銀行登記領取一萬港元,款項會由7月8日起陸續發放。
700萬名市民受惠 盼多作消費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由於現金發放計劃涉及約700萬名合資格領取款項的市民和約700億港元公帑,計劃在流程設計上除了要穩妥處理個人資料外,也要做到簡單方便,令登記有序進行、盡快讓市民收到款項。
明年3月31日或以前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亦可申請計劃。陳茂波指,截止登記日期定於明年底,是冀給予合資格人士充裕時間登記。
陳茂波說:「市民只需有個人銀行帳戶,便可透過銀行以電子方式登記,最方便快捷,亦會最快收到款項。6月內經銀行進行電子登記,款項會同步在7月8日左右陸續存入帳戶。在7月1日或之後進行電子登記的市民,可於登記後約一星期收到款項。」
陳茂波補充:「經銀行登記過數,簡單便捷收錢快。我希望這一萬港元能有助紓緩市民面對的經濟壓力,一起多作消費,共同振興經濟。」

6月21起接受登記 銀行過數最便捷
市民可選擇經21間參與計劃的銀行登記,透過個人帳戶過數;欲收取支票的市民,可經香港郵政登記,然後親身到郵政局領取。銀行會在6月21日上午七時開始接受電子登記。
市民亦可向有關銀行遞交書面登記表格,但款項過戶日期將按書面登記程序分批處理。想領取抬頭支票者,可向香港郵政遞交書面登記表格,或透過香港郵政網站遞交電子登記表格。市民亦可郵寄書面登記表格到香港郵政信箱182020號。如在本地寄出,無需貼上郵票。
書面表格登記會分三批、每批隔兩星期進行,首批(即1955年或之前出生人士)可於6月21起開始遞交表格,7月20日起收到款項。
書面登記表格將在6月15日起,於參與計劃的零售銀行、香港郵政及現金發放計劃網站供下載;市民亦可到各銀行分行、郵政局、民政事務總署各區諮詢服務中心、社會福利署分區福利辦事處、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辦事處及客戶服務中心索取。
20間零售銀行約1,000間分行以及全港約120間郵政局在6月21日會由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開放,供市民遞交書面登記表格。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防疫抗疫基金款項資助 受惠者豁免繳稅助紓困
- 港府力建失業防洪要塞 保就業計劃設計簡單化
- 香港貿發局集商界意見 助中小企疫後收復失地
- 港府加碼推新支援措施 資助企業參與網上展覽
- 金管局與銀行業推五招 紓緩中小企現金流壓力
- 港府首度補貼企業支薪 加碼推逾1.3億元措施
- 金融及投資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