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國公司對粵港澳大灣區前景樂觀
香港貿發局「邁向亞洲 首選香港」2019年問卷調查
2020年2月7日
香港貿發局於2019年9月20日在洛杉磯舉行大型海外推廣活動「邁向亞洲 首選香港」,旨在展示香港別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同時向有意進軍亞洲的美國企業和初創公司介紹香港的優良專業服務。
中國政府發布的「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及「十三五規劃」,分別提出要打造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而為了推動大灣區建設,先後頒布了一連串政策,當中最重要的是2019年2月18日國務院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有見及此,香港貿發局在這項活動上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成功訪問了86家公司,當中超過九成為美國公司,藉此深入瞭解美國公司對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看法,以及在他們的粵港澳大灣區業務計劃中香港可以擔當甚麼角色。大灣區城市群包括香港、澳門和珠三角9個城市,覆蓋範圍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合計達1.6萬億美元。
調查發現,美國公司預期未來3年大灣區將為他們的業務帶來正面影響。為了捉緊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大多數公司已制訂具體業務計劃,並會付諸行動,如在大灣區開設新辦事處。這些美國公司認為,深入大灣區拓展業務時,香港可以作為夥伴,以專業的精神提供各類切合時宜的服務。
大灣區機遇
大多數美國公司認為,大灣區機遇處處。逾60%受訪者預期,未來3年大灣區可以為旗下業務帶來正面或非常正面的影響,28%受訪者則表示沒有意見。

大灣區總人口逾7,000萬,人均本地生產總值(GDP)超過23,000美元,GDP合計達1.6萬億美元。美國公司認為,在開拓龐大的消費品市場(佔47%)、提供專業服務(30%),以及供應工業產品、服務和技術(19%)等方面,大灣區的前景尤其樂觀。

許多美國公司都渴望在大灣區市場分一杯羹,並會未來3年到區內投資,例如設立新業務(29%)、擴充現有業務(16%)或為現有業務加入新職能(5%),其他受訪者則仍在制訂經營策略。

香港一向是美國企業的首選營商地點,共有逾700家美國公司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辦事處。這些公司不僅以香港市場為對象,更憑藉香港眾多優勢,包括資訊自由流通、交通網絡四通八達、資金可以自由留港和進出,以及人才充裕等,積極拓展更廣大的亞洲市場。調查顯示,逾四分之一受訪者已在香港設立業務,其後是深圳(12%)及廣州(10%),正好反映上述趨勢。

除了上述的競爭優勢之外,內地已推出多項政策措施,向香港法律及電影及娛樂等服務提供者開放服務市場,勢必鞏固香港作為大灣區門戶的地位。不同行業領域的相關政策措施詳情載於此處。
香港平台
雖然美國企業對大灣區市場的信心日增,但他們也預期在區內營商時會遇到多個潛在問題,如跨境資金流動(24%)、曠日持久的中美貿易摩擦(22%)、法律及監管挑戰(20%)、政策缺乏透明度(17%)、缺乏資金或投資優惠(16%),以及資訊流通和安全(14%)。有意到大灣區經營的美國公司若要評估及處理上述挑戰所帶來的潛在風險,自然需要區內專業服務提供者提供支援。

香港擁有眾多優勢,包括在服務貿易方面已與美國建立緊密的業務聯繫,得以成為美國公司在大灣區經營時的服務樞紐。舉例來說,2017年,美國是香港第二大的服務出口目的地,當中運輸、金融及商業服務是主要出口類別。由此可見,大灣區勢必為法律服務、海關管理、物流及網絡保安服務等服務提供者帶來源源不絕的新機遇。
香港所發揮的作用極受美國公司歡迎。調查發現,約70%受訪者指出,會考慮利用香港作為業務擴張的平台。在大灣區機遇方面,差不多80%受訪者指出,香港可在其大灣區業務計劃中發揮適切或非常適切的作用。由此可見,香港各類專業服務將會有新市場需求,當中包括設計、營銷和品牌服務(29%)、銀行和金融(23%)、創意和內容服務(20%)、知識產權(17%),以及商業管理和顧問服務(15%)等。



受訪者資料
香港貿發局「邁向亞洲 首選香港」推廣活動於2019年9月20日在洛杉磯舉行期間,共有86家公司接受問卷調查。
在這些受訪者當中,94%是在美國註冊的公司,主要來自加州(88%)。長久以來,加州一直與香港緊密聯繫,關係密切,因此是美國對香港出口的最大州份,而移民美國的香港人逾半都在該州定居。

業務方面,大多數受訪公司是服務提供者(77%),當中很多從事電影及娛樂、設計和營銷、會計,以及銀行和金融。

- 電影及影音製作
- 設計服務
- 金融及投資
- 會計服務
- 商業管理及顧問服務
- 香港
- 美國
- 香港
- 中國內地
- 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