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hkmb.hktdc.com/tc/1X0AH9ZA

創業新聲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
推動政策創新和突破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正全速推進,作為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規劃,大灣區建設對香港未來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影響深遠。《商貿全接觸》將於一連十五期的系列報道,探討香港面前的機遇和挑戰。 (十五之一)

2019年5月6日

文章概覽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指出,大灣區建設由中央親自協調推動,可以更有效達致政策創新和突破,加快落實跨城市發展。
  • 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林天福期望,將來粵港澳三地運用政策和科技,便利人流物流,令旅客乘搭飛機時選擇更多。
  • 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梁國浩說,本港在金融、航運、貿易、專業服務等,都有明顯優勢,可以藉大灣區發展,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或幫助海外企業進駐內地。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指出,大灣區建設由中央親自協調推動,可以更有效達致政策創新和突破,加快落實跨城市發展。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林天福說,未來大灣區航空需求很大,區內機場分工,要合作與良性競爭並存。

    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底,總人口約7000萬。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目標是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充分發揮三地綜合優勢,促成區內深度融合,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2017年7月,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見證下,國家發改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國家今年2月正式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指導性方向,香港與澳門、廣州、深圳並列為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並明確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並將香港建設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的服務中心。

    香港
    國家今年2月正式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

    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 有力地推政策

    聶德權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帶來的機遇主要在兩方面,第一是促進香港經濟產業多元發展,第二是為香港居民提供更廣闊的生活和發展空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韓正,以至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多次提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聶德權說,從政治以及公共行政角度來看,當中央政府有決心推動,並且有機制配合,便可以較大機會在大灣區達到政策創新和突破。

    他指出:「在內地,政府角色較強,事實上如果中央領導重視、有決心推動,在制訂和推出政策時力度會大得多。你要有政策創新突破,單靠省市層面溝通並不足夠,因為很多時這些政策涉及中央相關部委,必須要在中央層面統籌,而中央又有不同部委,不同部委談起來,又如何統籌呢?因此我們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由副總理韓正擔任主席,亦有中央副部級官員參與,港澳特首及廣東省領導都是小組成員,這個機制本身可以強而有力地,就我們需要做的政策創新和突破,討論和拍板。」

    在《規劃綱要》公佈後,中央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出八項政策措施,便利香港居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就業和居住。聶德權說,歡迎各界按《規劃綱要》中的政策方向,繼續提出具體意見:「現時我們需要的意見,是如何就這些方向,提出具體切實的建議,再落實推行,我們會與各個界別緊密聯繫,討論優先次序,以及將具體建議提出,與中央和廣東省討論,相信對於有利整體發展的建議,中央會很有決心、很積極地推動 。」

    聶德權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說,大灣區建設促進香港經濟產業多元發展,以及為香港居民提供更廣闊的生活和發展空間。

    善用區內機場資源 便利人流物流

    除了其他傳統優勢產業外,《規劃綱要》亦提到,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建設世界級機場群。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林天福預料,將來大灣區對航空發展需求大,要善用區內機場資源,就要便利區內人流和物流,最終區內機場如何分工,由市場決定。林天福說:「良性競爭對大家都是好的,希望將來整個大灣區的發展能令區內人流、物流自由流通更方便,能夠做到這點,市場自然會更有效地,將幾個機場的資源有效分配,這樣才有機會,用最低成本滿足區內居民最大需求。」

    林天福期望,將來粵港澳三地運用政策和科技,便利人流物流,令旅客乘搭飛機時選擇更多:「正如現時在香港,你可以在中環機鐵站放低行李,再到香港國際機場,你可以想像將來有一日,不論你在東莞抑或在江門,你要來香港機場,你可以在東莞或者江門,放下託運行李,坐車坐船便可來到香港機場,這樣便真的達成大灣區的目標了;反過來,將來有香港人想到深圳機場坐飛機,應該也可以在中環放下行李,再坐車到深圳機場。」

    林天福
    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林天福期望,將來粵港澳三地運用政策和科技,便利人流物流,令旅客乘搭飛機時選擇更多,例如在東莞或江門放下託運行李,坐車或坐船到達香港機場。

    貿發局搭建平台 助內地企業「走出去」

    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梁國浩說,經過國家超過四十年改革開放,本港商界在廣東省有大量投資,對廣東省亦有相當了解,大灣區九個廣東省城市,消費市場龐大,為本港商界帶來新一輪機遇:「近年內地工業做得很好,他們很多對海外市場會有興趣,同時內地的大灣區亦成為很好的市場,大灣區佔全國人口雖然只有5%,但GDP佔全國12% ,簡單來說,最有錢、最有消費能力的人都在大灣區,我們應該把握這個市場。」

    梁國浩說認為,本港在金融、航運、貿易、專業服務等方面都有明顯優勢,可以藉大灣區發展,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或幫助海外企業進駐內地。他說:「我們的專業服務在亞洲區內相當強,很多業內人士表現優秀,我們經已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應該抓住機會;再看遠點,大灣區發展亦連接一帶一路建設,大灣區企業可以利用香港作為跳板,進軍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這個概念應該一脈相承、連貫起來。」

    梁國浩說,香港貿發局透過舉辦研討會、工作坊、考察團等活動,並設有「一帶一路」資訊網站,向商界和公眾介紹大灣區資訊,同時亦會加強旗下「香港‧設計廊」在大灣區的網絡,今年8月香港貿發局將在廣州舉辦的「創新升級‧香港論壇」,介紹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創新科技應用等,以及如何利用香港測試市場反應,鋪路進軍海外市場。

    梁國浩
    香港貿發局助理總裁梁國浩說,本港在金融、航運、貿易、專業服務等方面都有明顯優勢,可以藉大灣區發展,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或者幫助海外企業進駐內地。

     

    [資料由香港商業電台提供]






    相關網頁:

    •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 一帶一路資訊網站
    • 香港貿發局中小企服務中心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



    延伸閱讀:

    • 大灣區零售市場藏機遇 企業宜對沖減外匯風險
    • 大灣區攜手減排節能 倡環保產業綠色生態
    • 國際環保博覽10月舉行 聚焦減碳減廢創科創新
    • 大灣區促科技創新合作 為港商帶來發展新機遇
    •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攜手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 大灣區促進粵港合作 衍生創新創業新機遇

    返回頁首 ^
    資料提供
      主題:
    • 金融及投資,
    • 香港,
    • 中國內地,
    • 大灣區,
    • 建設領導小組,
    • 聶德權,
    • 林天福,
    • 梁國浩,
    • 區域經濟,
    • 規劃綱要,
    • 香港機場,
    • 香港˙設計廊,
    • 創新升級˙香港論壇,
    • 一帶一路,
    • 走出去
    • 金融及投資
    • 香港
    • 中國內地
    首頁

    文章概覽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指出,大灣區建設由中央親自協調推動,可以更有效達致政策創新和突破,加快落實跨城市發展。
  • 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林天福期望,將來粵港澳三地運用政策和科技,便利人流物流,令旅客乘搭飛機時選擇更多。
  • 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梁國浩說,本港在金融、航運、貿易、專業服務等,都有明顯優勢,可以藉大灣區發展,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或幫助海外企業進駐內地。
  •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金融及投資24665
    香港37021
    中國內地36293
    大灣區123430
    建設領導小組135787

    文章主題

    金融及投資24665
    香港37021
    中國內地36293
    大灣區123430
    建設領導小組135787
    聶德權135788
    林天福119755
    梁國浩133944
    區域經濟90465
    規劃綱要135789
    香港機場135790
    香港˙設計廊133746
    創新升級˙香港論壇134553
    一帶一路101183
    走出去73071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3年1月30日

    開設公司接通內地市場 專家拆解註冊流程須知

    2023年1月18日

    放寬疫情防控邁向復常 預期大灣區指數將反彈

    2022年12月29日

    香港與內地免檢疫通關 助會展業復蘇激活經濟

    2022年12月14日

    逾百環球商界領袖齊集 香港助覓疫後區內商機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3月28日

    「香港時裝業開拓大灣區市場策略」網絡研討會系列 研討會(4): 接觸大灣區顧客 - 網絡營銷及品牌建立策略

    2023年5月24日

    「推動高質量發展 ‧ 香港論壇」廣州

    2023年10月26至29日

    國際環保博覽 2023 (實體展)

    2023年10月26日至11月6日

    國際環保博覽 2023 (商對易)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