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海南自貿區(3)
:
醫療旅遊發展的新機遇
2019年4月10日
在海南全島建設自貿區的背景下,海南省政府將會大力發展旅遊業,吸引遊客到海南島旅遊。其中,醫療旅遊將會是重點發展項目。醫療旅遊以追求健康為目的,遊客會到旅遊目的地接受當地的醫療服務。近年全球對健康產品及醫療服務需求殷切,2018年全球健康產品及醫療服務消費額約44,838億美元,預測2019-2024年每年平均增長約5.0%。另一方面,內地居民2018年於健康產品及醫療服務消費額達2,501億美元,預測2019-2024年每年平均增長更達9%[1]。由此可見,醫療服務將會是新的發展商機。貿發局研究部於2018年11月到訪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瞭解先行區在建設海南自貿區的過程中,如何發揮政策帶來的優勢,發展海南島成為全球其中一個醫療旅遊中心。
醫療旅遊將成為瓊海市最新產業

先行區位於海南島東部的瓊海市。瓊海市與海口市及三亞市分別相距約130及210公里[2],可以說是海南兩大城市的中心點。自2001年起,瓊海市是博鰲亞洲論壇的舉辦城市,從而令會展業成為瓊海市其中一個主要產業。瓊海市氣候屬熱帶氣候,森林覆蓋率達69%[3],居住環境較好,2017年人口約51萬[4]。同時,瓊海市也設有機場,除為參與每年博鰲亞洲論壇的政要提供服務外,來往內地各大城市的航線也已逐漸開通,未來更計劃開展國際航線。瓊海市擁有怡人的氣候和便捷的交通配套,方便旅客往來瓊海市及在此療養,因此適合發展醫療旅遊產業。醫療旅遊將成為瓊海市未來發展新動力。
先行區於2013年獲得國務院批准成立,比海南自貿區成立時間為早,規劃面積為約20平方公里。先行區其後於2015年開始進行招商及建設工作。截至2018年10月,先行區內已有9家機構開業或試業,在醫療機構中就業人數超過1,700人[5]。先行區並非密集式發展,而是按低地積比、低建築密度、低建築高度及高綠化率為建設原則,保持區內的生態及居住環境,為旅客提供良好的療養環境。
先行區在國務院於2018年10月發布的《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也得到高度重視。方案中表明,海南自貿區將會通過先行區,大力發展國際醫療旅遊和高端醫療服務,以及成為國家新藥及醫療科技重大創新事項的試點,助力內地改善醫療系統。

借政策優勢開展醫療研究
國務院於2013年批准成立先行區時,同意於區內試行多項措施,其中包括:國外批准上市,但未獲得內地批准註冊的藥物,可以申請特殊審批。同樣,先行區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及需要,向政府申請引進相關醫療技術及設備。這對在內地從事醫療研究的專家而言,先行區為前沿醫療研究提供了機會。
博鰲超級醫院是先行區內利用以上政策,匯集內地醫療專家的醫院。院內管理採取「共享醫院+專科臨床醫學中心」的模式。院內駐有多個各自獨立的專科臨床醫療團隊,共同使用院內的設備。目前,院內已經有超過15個專科臨床中心進駐,多個團隊由中國工程院及科學院院士領導。醫院除了會安排這些院士到超級醫院看診外,也會安排遠程看診,讓病人在超級醫院內以視像方式與這些院士對話。醫院以營利方式營運,與各專科臨床醫學中心以互相持股的方式合作。醫院提供場地及設備,而各專科臨床醫學中心提供醫療服務及進行研究工作。
先行區能夠使用國際前沿、未在內地上市的藥物及設備,因此能為內地居民提供全國獨有的醫療服務。例如,人類乳突病毒(HPV)9價疫苗在內地仍未上市,但是在先行區政策下,便可以在醫院獲得接種。醫院亦配備適用於心臟、胃部、肝部等器官的先進醫療儀器,讓病人無需出國,便可以獲得內地其他地方未能提供的治療。先行區為內地居民在使用國內既有醫療系統或出國接受醫療服務之間,提供一個新選擇。同時,博鰲超級醫院也為國家提供臨床科研基地,為內地使用新藥及新醫療儀器貢獻經驗。

與國際醫療機構進行更多合作
先行區除了引進藥物、技術及設備可獲特殊審批外,也有以下措施促進與國際醫療機構進行更多合作。首先,境外醫生在先行區內執業時間試行期放寬至3年。第二,海南省政府能夠制訂醫護人員到先行區執業辦法。第三,先行區允許境外資本在先行區內參與開辦醫療機構,並會逐步開放境外資本在先行區內設立獨資醫療機構。這些措施讓先行區能夠與國際醫療機構進行更多合作[6]。
博鰲恒大國際醫院是與美國哈佛大學的教學醫院 – 布萊根婦女醫院合作,以腫瘤專科為主的醫院。與博鰲超級醫院一樣,博鰲恒大國際醫院可以按病人的病情,申請使用國外已批准上市的藥物,病人也可以通過視像對話接受遠程門診。因為博鰲恒大國際醫院與布萊根婦女醫院合作,病人可以接受中美醫生雙方共同制訂的治療方案,院方也可以與國外的專家有更多交流,變相引入更多國外先進醫療技術。同時,借助兩間醫院的合作關係,病人如有需要,有機會可以到美國就醫。內地居民從而能有多一個渠道到境外接受治療。
同時,瓊海市政府於2018年12月已與英國愛丁堡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及附屬醫院將落戶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藉此讓內地探索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未來,先行區有望形成學術研究、臨床研究及醫療旅遊的一站式產業鏈。除了能提升先行區對遊客的吸引力外,也可以讓內地引進更多國際技術及人才,有助內地醫療體制發展。
大力發展醫療保健產業

內地高齡人士比率上升是近年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2017年60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17.3%,預計到2030年,內地60歲以上人口將會佔總人口25%[7]。為高齡人士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是十分龐大的市場。因此,大力發展醫療保健產業是先行區發展醫療旅遊產業的一大方向[8]。
區內的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以下簡稱「一齡」),是全區最早投入營運的醫療機構之一,2017年初,一齡已投入服務。一齡主要提供醫療保健服務,例如:身體檢查、療養、醫學美容等。一齡集中服務高端銀髮醫療旅遊市場,以會員制方式營運。會員可以購買中心的療養計劃,在預約的時間內入住中心,接受購買的醫療服務。一齡除了會提供住宿及身體檢查服務外,也附設健身設備、安排書法班等文娛活動及提供中醫醫療保健服務等。中心內的宣傳海報,也主要以協助銀髮族保持身心健康,減緩衰老為主題。
一齡現時以提供身體檢查及療養服務為主,不過一齡已與韓國JK整形外科醫院合作,在先行區成立整形外科國際診療中心,提供醫學美容及抗衰老服務。在先行區的發展規劃中,醫學美容及抗衰老是重點發展領域之一,中心與韓國企業合作,有望藉此令政策規劃得以落實。
在區內已經確認或投入營運的項目中,也是以協助內地發展醫療研究和醫療旅遊,以及提供更多種類的營利性醫療服務為主。這些項目當中,有提供輔助生殖、幹細胞治療等的項目,也有像博鰲恒大國際醫院般提供腫瘤治療的醫療機構。
以官商合作推動醫療系統創新
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雖然以發展醫療旅遊為目標,但其規劃及營運模式已經為瞭解海南自貿區帶來一點啟示。先行區積極引入商業資本及尋求與國外機構合作,並開放醫療機構以商業方式營運。先行區管理委員會擁有審批外資准入的權力,顯示中央政府已簡政放權,讓各級政府有更大自主權實施政策。政府在建設先行區的過程中,擔任倡議者、規劃者及監管者的角色,擴大官商合作,讓市場有更大空間尋求發展與分配資源的方式。先行區不單是海南自貿區中的一個項目,更是內地政府以官商合作推動醫療系統創新的一次嘗試。先行區顯示了自貿區開放醫療健康產業的措施,其他行業未來在海南自貿區將會獲得的開放措施,值得拭目以待。
[1]資料來源:歐睿國際
[2]資料來源:博鰲亞洲論壇
[3]資料來源:瓊海市政府
[4]資料來源:《海南統計年鍳2018》
[5]資料來源:海南省政府
[6]《國務關於同意設立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批覆》(國函[2013]33號)
[7]資料來源:新華社
[8]《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醫療產業發展規劃( 2015-2024年)》(瓊府辦[2015]35號)
- 醫療及保健服務
- 旅遊及款待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