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美跨境發展的啟示:蒂華納–聖迭戈超級區
2019年2月28日
位於美國及墨西哥邊境的蒂華納(Tijuana)–聖迭戈(San Diego)超級區是個發達繁榮的跨境都會區,有500萬人口居住,佔美墨邊境地區總人口40%,區內生產總值(GDP)達2,300億美元。過去50年,美國及墨西哥的經濟迅速融合,令該區的口岸成為西半球最繁忙的陸路邊境通道,每日有約120,000架客運車輛、63,000人次及6,000架貨車經當地往返兩國[1]。有見及此,蒂華納–聖迭戈超級區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蒂華納–聖迭戈超級區是北美供應鏈的重要一環。由於中美貿易糾紛持續,加上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早前簽訂被指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2.0」的《美墨加協定》,令該區對國際製造商及投資者極具吸引力,尤以墨西哥為然。另外,蒂華納–聖迭戈超級區的輔助型經濟活動迅速增加,跨境公營、私營及非牟利機構數目不斷上升。同時,墨西哥新任總統推出甚為進取的邊境經濟計劃,提供豐厚投資優惠。如此種種,都令該超級區的吸引力節節上升。
邊境加工業蓬勃
美墨邊境綿延超過3,000公里,為兩國創造大量契機,不斷推動跨境經濟融合。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是墨西哥唯一一個與美國加州接壤的州份,現時已是墨國最具競爭力的工業地區,在該國的IMMEX計劃推動下,至今已吸引逾900家海外製造商投資設廠。
墨西哥於2006年推出IMMEX計劃,鼓勵海外製造商到當地設立全資附屬公司,從事邊境加工業務。這些工廠可免關稅進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在當地加工處理後出口其他市場。墨西哥自1965年便開始發展加工業,希望吸引主攻美國市場的製造商。1994年,美墨加三國訂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為該行業的發展提供莫大助力。
IMMEX計劃讓企業可免關稅進口機器設備、原材料及半製成品到墨西哥,然後在當地從事增值活動,再把貨物輸出海外,也可把若干比例的製成品推出墨西哥市場發售。在IMMEX計劃生效期間,企業只要提供擔保便可把機器設備留在當地,一旦計劃終止,便要把它們運離墨西哥,或以當初的現價售出。
海外公司經IMMEX計劃到墨西哥發展,好處還包括須遵守的營商規例較簡單,所得稅稅率較低,以及受惠於該國較低的勞動成本等。外商必須在邊境加工業務協議中清楚訂明海外母公司與墨西哥附屬公司之間的關係,而該協議也須送交墨西哥政府存檔,並須獲經濟部批核。另外,IMMEX企業也可把部分業務外判給其他IMMEX企業負責,此舉有助擴闊當地的製造業根基。

墨西哥新總統奧夫拉多爾(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於2018年12月1日宣誓就職。他承諾推出進取的邊境經濟計劃,措施包括增值稅由16%下調至8%,所得稅由30%下調至20%,以及撤銷服務及生產特別稅,以降低邊境城市的汽油、柴油及電力價格。該計劃也擴大了邊境城市的定義範圍,由以往的美墨邊境20公里內擴展至100公里內。
上述措施預料有助增加墨西哥邊境地區的製造業投資。新投資者除了有該國中南部地區的本土公司外,也包括銳意開拓北美市場的海外公司。另外,近期中美貿易糾紛持續,加上北美三國簽訂《美墨加協定》,對進口產品的免關稅待遇訂下更嚴格的價值含量規定,種種因素都有利該區發展。
地理位置優越
出口加工及製造業要發展成功,低生產成本只是條件之一。其他重要因素包括把產品運往目標市場時快捷方便,以及原材料、零部件等生產物資供應充裕。
在這方面而言,蒂華納較墨西哥其他邊境城市優勝。該市是下加州最大城市,位於墨西哥西北端,面向太平洋,同時又與美國邊境相連。和該國其他城市相比,蒂華納與亞洲製造商及投資者的相距較近,聯繫也較多。

資料來源:Invest in Baja

資料來源:Invest in Baja
蒂華納是墨西哥最頂尖的出口製造業城市,當地的電子產品生產集群規模為全國之最[2]。同時,該市的美墨陸路邊境口岸數目在墨西哥居首,其中聖易西鐸(San Ysidro)口岸更是西半球最繁忙的邊境口岸。另一方面,蒂華納與墨西哥港口城市恩森那達(Ensenada)相距僅110公里。該市港口的繁忙程度在墨西哥數一數二,每年處理超過20億噸貨物[3],並與全球超過60個海港往來緊密,範圍覆蓋中國、日本、新西蘭及西班牙等近30個國家。
恩森那達鄰近美國聖迭戈港,而洛杉磯港與毗鄰的長灘港組成北美洲規模最大、最繁忙的亞洲貨物航運門戶,與其相距也不遠。儘管如此,恩森那達的港口業務近年表現理想。過去出口商都經美國西岸港口把蒂華納的貨物輸往海外,但現在越來越多改經該市,原因是美國港口的擠塞及延誤問題日益嚴重,而恩森那達的航運費率較具競爭力,且聯合太平洋鐵路(Union Pacific Railroad)及柏靈頓北方聖塔菲鐵路(BNSF Railway)也改善了前往北方及東方的道路及鐵路交通。
和記港口是香港上市公司長江和記實業的附屬公司,近年大舉投資發展墨西哥的港口設施。現時,該公司在墨西哥的太平洋及墨西哥灣沿岸5個主要港口提供服務,分別是韋拉克魯斯(Veracruz)、曼薩尼約(Manzanillo)、恩森那達、拉薩羅卡德納斯(Lazaro Cardenas)及圖拉(Tula)。和記港口的貨櫃碼頭每年處理約三分之一進出墨西哥的貨櫃,致力為亞洲及墨西哥之間的航運往來提供更方便可靠的服務。

資料來源:和記港口
另外,蒂華納也加強了與墨西哥其他城市及中國內地的空運交通。該市有直航班機前往北京和上海,而商家也越來越喜歡直接把貨物運往蒂華納國際機場,不再像以前般先空運到洛杉磯國際機場,再以貨車運載進出墨西哥。
蒂華納前市長布斯塔曼特(Carlos Bustamante)最近在該市開設24小時運作的空運及物流園Matrix Terminal,目標是把該市發展成空運樞紐,重點處理運往亞洲的易腐壞物品及農產品。Matrix Terminal鄰近蒂華納國際機場,園內設有海關檢查區及保稅配送中心。現時,聯邦快遞(FedEx)每日均有航班往來Matrix Terminal,而敦豪國際速遞(DHL)、聯合包裹(UPS)等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及多家亞洲航空公司據報也將與Matrix Terminal達成合作協議。另外,墨西哥廉航公司Volaris早於2015年便於園內開設飛機維修設施。

蒂華納市內設有大量工業園區,對該市的發展也大有裨益。在下加州100個工業園區中,65個位於蒂華納,為當地發展成熟的製造業生態體系提供雄厚支援,不但鞏固該市作為墨西哥航空航天及國防最大集群的地位,更令其成為北美首屈一指的醫療設備生產中心。現時,海外製造商正迅速進駐這些工業園區,透過建立新生產基地,令公司的全球供應鏈網絡趨於完善。
地點 | 工業園區數目 |
蒂華納 | 65個工業園 |
墨西卡利(Mexicali) | 25個工業園 |
恩森那達 | 4個工業區 1個工業園 |
特卡特(Tecate) | 3個工業園 |
羅薩里多(Rosarito) | 2個工業園 |
資料來源: Invest in Baja
《美墨加協定》為向進口產品提供免關稅待遇訂下新規定,由2020年起生效。新規定調高合資格產品所須達到的北美含量(地區價值含量)水平,並限制產品所用的海外零部件,預計會令北美供應鏈出現重整,或可造就蒂華納成為更具吸引力的製造業樞紐。海外製造商料會於該市開展新業務或增加產量,讓旗下貨物得以繼續免關稅進入北美市場。
同時,隨著墨西哥有意把經濟發展重心轉到太平洋,當地很多製造商都積極拓展與亞洲的商貿聯繫。墨西哥早前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又與哥倫比亞、秘魯及智利組成太平洋聯盟(Pacific Alliance),充分展現其進一步加強與亞洲經商往來的決心。
墨西哥是香港在拉丁美洲的最大貿易夥伴,除了是本港在該區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外,也是第二重要的進口來源地。近年,越來越多香港及內地企業到墨西哥物色合作夥伴,希望藉此進入北美市場,而很多墨西哥出口商則希望進一步擴展日益富裕的亞洲市場。因此,香港與墨西哥的貿易往來料將更為頻繁。
粵港澳大灣區可借鑒之處
蒂華納–聖迭戈超級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有所不同,區內的經濟融合牽涉墨西哥及美國兩個主權國家,政策協調事宜除了要考慮經濟及社會因素外,往往還會觸及複雜的政治及外交問題。不過,美墨兩國進行的跨轄區協調工作,對大灣區的未來發展也有一些值得參考的地方。
舉例說,美國近期收緊移民政策,導致蒂華納爆發人道危機。數以千計的中美洲移民乘坐大篷車,試圖經墨西哥進入美國,結果卻滯留在蒂華納及美墨邊境的臨時營區內。上述情況令墨西哥政府大失預算,也為該國的社會制度帶來沉重壓力。隨著美國處理移民問題的立場日趨強硬,墨西哥正慢慢由移民遷徙的中途站變成目的地,令該國與中美洲國家的關係面臨考驗。
由此可見,就大灣區發展而言,香港及澳門政府、相關內地政府部門,以及參與的非政府、非牟利機構等,必須全方位進行政策協調和溝通。
大灣區11個城市的社會基建及經濟發展水平各有不同,因此,任何政策實施前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妥善規劃和溝通,不應單方面推行,否則便有可能引起社會及經濟問題。大灣區各市也要避免政策矛盾,以免激起民怨,或是令外商對經濟情況產生疑慮。以美墨兩國為例,美國收緊移民政策,但墨西哥卻推出積極進取的邊境經濟計劃,結果便引發上述問題。
蒂華納–聖迭戈超級區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網絡,令美國西岸港口及機場的貨運量分流到蒂華納,這一點同樣可為大灣區發展帶來重要啟示。大灣區各市若要避免出現無益競爭、過度投資及產能閑置等問題,負責規劃的部門便須緊密協調,衷誠合作。
蒂華納–聖迭戈超級區在提供暢通無阻的過境及清關安排上也能起示範作用。例如,當地的快速過境通道Cross Border Xpress於2015年12月正式啟用。該通道是條全長390英尺的封閉式行人天橋,旅客可經此由聖迭戈前往蒂華納國際機場,過程只需5分鐘。該通道為聖迭戈居民大開方便之門,可以於蒂華納國際機場乘坐飛機前往墨西哥30多個城市,當中很多城市仍未有航班往返南加州的機場。Cross Border Xpress大獲成功,印證跨境合作可為所有持份者創造更大價值,令客貨運輸更為方便、更具效益。
跨境合作不應限於硬件方面。例如,為使下加州及聖迭戈之間的過境程序更加便捷,除了護照外,「可靠訪客計劃」(例如NEXUS、SENTRI、美國全球通關(Global Entry)計劃及FAST等)成員卡及加強版駕駛執照(Enhanced Driver's Licence)也獲當局認可為有效的身份證明文件。
美墨兩國在簡化蒂華納–聖迭戈超級區過境安排上進展甚佳,雙方現時正積極合作,爭取落實進一步措施。當地也有一些機構提倡改善過境安排及推出更多跨境計劃,包括縮短過境輪候時間、加強道路連接及容許貨物預先清關等。智慧邊境聯盟(Smart Border Coalition)便是這類機構之一,致力凝聚美墨兩國政府、學術界、商界及民間代表的力量,實現上述目標。
[1] 資料來源:智慧邊境聯盟(Smart Border Coalition)
[2] 蒂華納有超過120家專營電子設備組裝、生產及製造的企業,產品種類包括印刷電路板、手機、耳機、航空航天設備零部件、醫療設備及汽車等。
[3] 當中源自或運往蒂華納的貨物約佔65%。
- 物流與供應鏈
- 新墨西哥州
- 美國
- 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