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亞洲電子商貿峰會
發掘區內電商先機
踏入數碼年代,電子商貿為零售行業注入新營商模式,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二屆亞洲電子商貿峰會於12月5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聚焦亞洲電子商貿最新形勢,讓業界掌握市場先機。
2018年12月7日
亞洲電子商貿峰會旨在提供一站式的平台,讓與會人士和電子商貿專才聚首一堂,討論區內電子商貿的成功案例和商業方案,發掘中國內地及亞洲各地的商機,同時擴闊商脈。是次峰會與創智營商博覽舉行聯合開幕禮,並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擔任主禮嘉賓。

全球網上零售額 中國佔三份一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表示:「我們去年首度舉辦『創智營商博覽』 及『亞洲電子商貿峰會』這兩項活動,旨在為中小企業提供在數碼年代中所需的知識、見解、靈感和業務聯繫,讓他們茁壯成長。例如今年『亞洲電子商貿峰會』便匯聚電子商貿服務巨頭、網上零售平台、品牌代表等行業領導,從網上零售生態發展到『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等方面,攜手探討未來發展走勢。」
根據歐睿國際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資料顯示,去年全球網上零售金額超過13,778億美元。中國內地佔了當中三份之一,達4,489億美元,而美國、英國、日本、南韓及印度緊隨其後。東盟其中六個成員國(印尼、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的網上零售金額則超過95億美元,雖然只佔全球0.7%,但業界預期中國內地及東盟六國今年的增長將超過20%,非常值得業界留意。

專題論壇一:探討網上零售平台發展
當天早上舉行了兩場專題論壇。專題論壇一以「網上零售平台發展:隨時隨地,全面涵蓋」為題,揭示蓬勃的電子商貿生態如何促進企業的業務發展及品牌建立,協助業界把握先機。講者包括:Google流動通訊技術方案顧問廖英翔、Microsoft香港有限公司企業市場推廣及策劃主管張燕妮、SAP Customer Experience全球副總裁及消費品及旅遊行業主管Cassandra Girard、ShopBack聯席創辦人業務發展部主管周稼裕及Shopee區域品牌合作部時裝及玩具行業主管Sherry Zehr,並由埃森哲大中華區零售業主管董事總經理許佑宏擔任主持。

專題論壇二:「一帶一路」如何促進跨境商貿發展
緊接舉行的專題論壇二題目為「『一帶一路』倡議:數碼新領域」,推進世界經濟連繫與增長的建設將如何促進跨境商貿發展。講者包括:CloudCommerce行政總裁及創辦人Wootinun Sungong、E-GoGo Limited行政總裁蘇智恒及iPrice Group業務發展副總裁Rishabh Shukla,並由安永諮詢服務高級總監李漢銘將擔任主持。
下午同時進行的兩場分組專題討論,分別以「科技:機械人力資源」及「大數據:了解龐大客戶群」為議題,前者探討人工智能和機械學習如何改變網上零售模式,講者包括:AgilOne, Inc.行政總裁兼創辦人Omer Artun、PwC數字化體驗中心合夥人關茜、Robomart, Inc.聯席創辦人兼首席策略總監Emad Suhail Rahim、麗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陳凌鋒,歐睿國際環球消費電子產品研究部主管盧偉德則擔任主持。
「大數據:了解龐大客戶群」則分析數據如何促進社交商務和提昇客戶參與及忠誠度,講者包括:91APP Inc.國際事務發展資深副總經理周旺暾、Baidu International總經理何建邦、Insider亞太區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Patrick Steinbrenner、QRC Group總監Cris D. Tran、SAP Customer Experience全球副總裁 消費品及旅遊行業主管Cassandra Girard等,由畢馬威香港科技業務主管及亞太區消費及零售業務主管Anson Bailey擔任主持。

首屆亞洲電子零售商貿卓越大獎 揭曉結果
同時,大會亦安排了三個工作坊,題目包括流動支付及付款安全性、全渠道零售和網上零售實戰要訣。峰會期間亦設有交流活動,鼓勵與會人士和同期舉行的活動商家交流聯繫,締造更多業務合作的機會。
此外,大會邀請了來自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的電子商貿協會代表,連同香港電子商貿協會代表及亞太區內著名電商ZALORA及YOOX,出席在峰會首次舉辦的圓桌會議,討論亞洲電子商貿發展前景。而由貿發局作為策略夥伴的首屆亞洲電子零售商貿卓越大獎亦已於首天揭曉結果。

四項中小企活動聚焦科技 製造協同效應
香港貿發局於12月5至8 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多項活動,計有亞洲電子商貿峰會(12月5日)、創智營商博覽(12月5至7日)、香港國際特許經營展(12月5至7日)、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12月6至7日)以及DesignInspire(12月6至8日)。這些活動聚焦新科技,並涵蓋供應鏈各環節包括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以及業務拓展,協助中小微企提升競爭力和成本效益、開拓新業務和新市場,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金融及投資
- 科技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