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能運動手錶成新寵
藉展覽開拓新興市場
近年運動風氣盛行,跑步、踩單車等,男女老幼皆適宜,而智能運動手錶更成為運動必備的裝置之一,讓用家透過手錶蒐集運動相關數據,評估表現,調整訓練並作出改進。
2018年11月30日
代理商Pure Performance Distribution Limited自2009年成為智能運動手錶品牌Garmin 香港及澳門獨家代理後,業務迅速增長,近年更借助香港貿發局的展覽平台,開拓南美、北美及俄羅斯等新興市場。
初期力銷專業用家
Pure Performance Distribution Limited 銷售及營運總監許嘉軒提到,公司一直從事運動產品代理及零售業務,「創辦人本身熱愛三項鐵人極限運動,機緣下認識到Garmin 的負責人,大約於2009年成為品牌的香港及澳門獨家代理。」
總部設於瑞士的Garmin,由美國人Gary Burrell和台灣人高民環於1989年創辦,初期專注GPS(全球定位系統)相關的裝置,應用於航空、軍方、測量勘察及航海;直到2003年推出全球第一隻具備GPS功能的腕錶式運動跑表 Forerunner。
許嘉軒指,當年智能科技尚未普及,但公司創辦人認為GPS技術所提供的資料對運動用家有用,加上看好智能科技發展,所以於2009年看準時機,取得Garmin 香港及澳門獨家代理。「初期分銷渠道針對專業用家,例如專業跑會、跑手、運動總會等,因為當年跑步不及今天流行,所以普通用家的市場不大。」

新增功能及連結手機 刺激銷量
直至四、五年前,運動蔚然成風,加上智能科技漸趨成熟,運動手錶功能不斷增加,除了跑速、位置、卡路里消耗等多種運動測量的標準配置,還新增了心率感測的功能。「之前要配戴多一條測心跳帶,普通用家覺得不方便,有點抗拒,但功能結合到手錶後,便較容易普及。」許嘉軒補充指,運動手錶與智能手機連結,亦是Garmin等運動腕錶品牌銷量大幅增長的原因之一。
為進一步推廣智能手錶,許嘉軒透露,該公司亦自2015年起,參加香港貿發局舉辦的香港鐘表展,開拓本地分銷及海外市場。「當時品牌已在主要大型零售店有售,但透過香港鐘表展,就可遇到不少本地中小型錶行,以及海外買家,尤其是來自新興市場的買家。」

新興市場潛力大
許嘉軒提到,Garmin本身品牌知名度高,加上運動風氣席捲全球,「新興市場需求大,在展會認識來自南美國家的買家,例如委內瑞拉、巴西、智利及阿根廷等,他們對Garmin 這品牌已有認識,一般都會落單訂購,由基礎到專業型號都有。」他補充指,南美買家亦偏好簡單時尚的款式,可以日常佩戴。
惟他亦指,新興市場有外幣滙率的風險,所以單量相對不太穩定。「近一、兩年,在展會上也認識到來自俄羅斯、烏茲別克、東南亞等地的買家,他們購買能力高,但單量比較散和細,可能每款購買數隻來測試市場。」

貿發局展覽增曝光率
許嘉軒透露,除了香港鐘表展外,該公司近年亦有參加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及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以及今年7月與香港書展同期舉行的香港運動消閒博覽。「貿發局的展覽可保持公司及Garmin的曝光率,也是與本地及海外買家互通消息的平台。」
問及智能運動手錶的趨勢時,許嘉軒指出,運動用家對蒐集數據的準確性極為重視,同時亦期望運動手錶變得更多元化,因此,Garmin近年亦積極加入不同衞星系統及功能,包括音樂儲存、行動支付、血氧感測等,務求為用家提供更精準、更多的數據,感受不一樣的運動體驗。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鐘錶
-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