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進博會匯聚中外商賈
特首出席推香港優勢
中美貿易摩擦陰霾下,香港企業需要開拓新商機減低貿易風險。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於11月5至10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香港貿發局率領37家香港企業赴滬參展,向外界全面展示香港的優質商品及專業服務,開拓商機。
2018年11月13日
展會首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有現身支持香港企業。展會翌日,香港貿發局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合辦「『國際貿易 香港經驗』論壇—新領域 新科技 新模式」,邀得多名業界翹楚, 向世界各地參展商、買家和貿易商,推廣香港作為亞洲國際商貿平台的優勢,並探討大數據運用、跨境貿易資金流通和企業管理國際貿易風險等議題。
行政長官出席 參觀香港企業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11月5日出席進博會開幕禮,向國家主席習近平介紹香港館,並視察香港地區展示區及參觀香港企業和團體的展區。林鄭月娥表示,香港館以「香港進」為主題,代表香港配合國家扮演進出門戶,並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繼續作為國家國際門戶,發揮引進來與走出去的作用。


香港獨有優勢 助企業拓展內地市場
11月6日,香港貿發局與工業貿易署合辦「『國際貿易 香港經驗』論壇—新領域 新科技 新模式」,在論壇的開幕環節上,由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致辭,並由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博士擔任主題演講嘉賓。
方舜文總裁在致辭中表示:「香港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豐富的國際商貿經驗,發展成為國際供應商及買家的理想貿易平台。我們能夠提供各方面的專業服務,協助企業增強效益和減低可能出現的風險。同時,各地企業亦可透過參與香港貿發局舉辦的世界級展覽會及會議,聯繫全球的潛在貿易夥伴,拓展業務新領域。」
對於全球貿易概況和香港的角色,馮國經博士表示:「中美貿易爭端推動全球生產鏈的重組,為國際貿易格局帶來深遠影響,包括促使一帶一路合作成為全球貿易新引擎,帶動更多新興國家起飛。香港可探索各種與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形式,合作佈局全球供應鏈;也可以利用自身廣泛的國際網絡,成為國際產品進入內地的平台。」


善用新科技與新模式 推進跨境貿易
討論環節由工業貿易署署長甄美薇擔任主持,會上由三位嘉賓講者共同探討香港於開拓國際貿易的優勢和經驗,分別針對大數據營銷、香港金融政策、知識產權爭議解決,以及仲裁及調解服務等領域,講解企業和投資者如何借助香港的專業服務,進行跨境貿易,管理國際貿易風險,提升營銷效益。
在大數據營銷方面,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車品覺表示,企業可收集有用數據,從海量的零散數據整合、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繼而設計商品或服務以提升銷售表現。
就香港金融政策,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企金業務總監林廣明指出,香港已成為連接內地和通達全球的重要平台,一系列的金融推廣政策完善了本地金融市場基建,為跨境企業提供便利。
在法律領域上,香港律師會大中華法律事務委員會委員楊先恒則指,香港專業人才在處理跨地域法律事務上經驗豐富,能於國際貿易中擔任重要角色,協助企業管理國際貿易風險。
「進博會」由國家商務部及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為合作單位,分別設有國家貿易投資綜合展、企業商業展,以及虹橋國際經貿論壇,當中包括開幕式、三場平行論壇、虹橋國際財經媒體和智庫論壇。「進博會」是全球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為各國開展貿易加強合作開闢新的渠道,促進世界經濟和貿易共同繁榮發展。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金融及投資
- 廣告服務
- 法律服務
- 科技
- 香港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