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成本製作展創意
利年輕電影人起步
愈來愈多年輕人加入電影行業,為夢工場注入新血。可是若要獨立製片,又談何容易?由低成本製作入手,有助減低資金壓力,或會是較合適的起步點。
2018年8月20日
香港貿發局早前主辦第22屆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並邀請了兩位成功的新晉導演及製片人,擔任「與年輕電影人對談」研討會的講者,分享如何活用僅有資源「開戲」,展現創意和磨鍊拍攝技巧。
租用攝影機 邀朋友當演員
奧斯卡得獎電影《月亮喜歡藍》聯合製作人Andrew Hevia表示,尋找投資者就像一場配對遊戲,製片新手最初應由「低成本製作」入手,磨練技巧和展現才華,避過尋找資金的障礙。他說:「一旦製片人能夠發揮自己所長,資金就會找上門。」他建議,製片新手可租用攝影機,邀請朋友擔任演員以減低開支,並認為「寧可花五至八年試拍兩三部電影,也不宜花多年時間籌集拍攝資金。」
香港電影《風林火山》及《殭屍》的導演麥浚龍表示,一部好的電影在於它的故事,以及當中的角色和意義。「如果你可以從故事及角色中找到靈感,就去找一個能夠理解你概念的製片人。」他指,現在已經沒有新的電影類型,「重點在於你對題材的敏感度有多高,以及在傳統電影類型中如何描述你的故事,是否可找到新角度來說這個故事。」
作好準備 隨時介紹故事
麥浚龍強調,電影新手致勝關鍵在於準備:「必須了解電影的角色和故事,如果連你也不肯定自己提出的意念,其他人會對你失去信心。」他補充說,在尋找有潛質的製片人和演員班底時,要製造共鳴,藉以引起他們的興趣,「製片人要作好準備,隨時介紹自己的故事。」
Hevia 建議,製片人需尋找能夠理解自己想法的人才,「讓人相信你的概念行得通,所以你應要作好準備,在首次會面時利用兩分鐘完整地解說故事,打動人心。」

提供發揮空間 吸引演員合作
一部好的電影,也需要有質素的演員配合。麥浚龍認為,製作人必須為演員提供發揮空間,讓他們「有戲可演」。「一個著名演員可能每天收到十個劇本,所以製片人必須做好準備,告訴他們打算製作一部怎樣的電影和將會怎樣進行,並以謙恭的態度邀請他們跟你合作,而不是為你工作。」
Hevia指出,有名氣的影星經常吸引「星級」製片人叩門,新晉製作人去遊說他們會較困難,故建議以電影藝術而非金錢為重點吸引演員:「把電影定位為一個可以突破自我、超越往績的機會,而非只以金錢來衡量。」
他又指,自己的目標是創作尊重電影藝術的作品,「這是最優先的考慮,也是一種回報;而獎項是不能預計的成果,亦非製作人的目標。」
抓緊時機 靈活變通
Hevia強調,製作低成本電影時必須靈活變通,重點在於電影的整體而不是細節。當他在邁阿密拍攝一部預算只有7,000美元的短片時,颱風打斷了其拍攝計劃。後來,他們把短片改編,並在颱風期間和之後拍攝,結果製作出另一部電影,更引起大眾關注。他指出:「即使你有一億美元,也買不到這些颱風效果,但當時那些天文現象是免費的,所以你需要靈活變通,把握時機。」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電影及影音製作
- 香港
- 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