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創宜藉港金融優勢
掌握「區塊鏈」機遇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必須要有強健的金融科技(FinTech)作後盾,才能維持競爭優勢。金融科技以數據和技術為核心驅動力,正改變金融業生態,其中自比特幣應用「區塊鏈」(Blockchain)後,外界便開始認為它是未來金融科技的主流趨勢。
2018年5月4日
初創企業湧現,要成功卻殊不簡單。500 Startups目前是全球超過2,000間初創公司的種子投資者,該公司創業合夥人(venture partner)章浩初(Bonnie Cheung)表示,看好「區塊鏈」是下一個大趨勢,建議初創企業利用香港金融體系的優勢,把握機會。她認為,初創創辦人的心態及產品定位,是成敗關鍵。
低成本不斷測試市場
時代發展迅速,研究人工智能、機械人、大數據、手機應用程式等初創企業成立,其面對最大挑戰,往往是第一筆資金的來源。章浩初卻認為,資金並非初創成功發展的關鍵,而是應該先做資料搜集,了解市場需要。「作為一間以軟件為主的初創,會懂不少方法以低成本作實驗,測試市場反應。」她舉例指,來自美國的手機應用程式HOOKED剛開始試過推出5分鐘電子書、漫畫書等,但使用者的閱讀完成率非常低,後來以「對話」方式呈現書本內容,完成率達100%,「假如有數據證明他們的產品是有發展潛力,自然會找到相應的投資者。」
至於B2B的初創企業,除了面對定位問題外,還需對所發展的產業高度熟悉,「公司需了解產品的銷售週期,大部分是三至六個月才會談得成一張單,消耗時間長,所以找到『對的客戶』非常重要。」章浩初又指,公司需證明創辦團隊中,有人熟悉該行業的發展趨勢及行業問題所在,才能吸引投資。
成功關鍵在於堅持
章浩初提到,即使有好的定位、有投資者注資,但若創辦人未夠堅持,或無法有效管理團隊,最後也難獲得成功。「不少人開設初創,是因為一股熱誠,覺得很具挑戰性,但初創要面對的困難非常多,要做好心理準備。」從她過往經驗所得,成功的創辦者往往都會有堅持、面對挫敗不容易放棄的特質,並了解自己的需要。
她以開發美容產品的Skindata為例指,創辦人一而再地表達想發展下去的決心,雖然500 Startups不會投資沒有軟件產品的公司,最終章浩初決定當其顧問。「不是說想開一間公司,不知道怎麼做,所以來找我們給意見,而是要知道需要甚麼幫助,然後找對的人尋求協助。」她強調,創業要有「當老闆」的心態,「他們要學懂如何管理不同規模的團隊,管理團隊往往是初創面對最大的難題。」她深信,學懂謙卑,不斷學習,也是成功的關鍵。

港積極扶助初創發展
現代人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因此衍生出各式各樣的社交網絡、可供即時對話的應用程式。500 Startups分析市場趨勢,認為下一步的發展,不止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是人與人之間、網絡上的直接交易。可以提供單獨驗證、而且難以造假記錄的區塊鏈技術,在這個發展中,將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區塊鏈技術發展神速,已應用在金融機構上。」過去一年, 區塊鏈相關技術的初創,就成為500 Startups的主要投資對象之一。
章浩初認為,香港最大的優勢在於其穩健的金融體系。此外,香港政府及學府近年有不少舉措支援初創企業的發展,包括令知識產權轉移的制度更完善,有利大學教授及學生投身初創行列。她相信,只要有清晰發展藍圖,不斷虛心學習,並堅持下去,就有突圍的機會。
區塊鏈:共享的分散式總帳
所謂「區塊鏈」,其實是公眾的電子記帳資料庫,是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整個區塊鏈就像是一個共享的分散式總帳,由多個參與的運算節點來共同維護,每個節點也各自擁有一份完整的帳本備份(完整個區塊鏈資料),而其中的每個區塊,就像是帳本的其中一頁,記錄好幾筆不同的交易資訊,這些紀錄都無法經由其中一個節點來竄改。
比特幣是區塊鏈科技的第一項應用,除了貨幣交易外,震動全球的區塊鏈應用包括各種使用領域的加密貨幣 (Utility coins)、金融及銀行服務、物流、法律及監管,甚至政府及公共服務等;區塊鏈科技被形容為 Internet 2.0。
章浩初於5月17日出席香港貿發局的創業日,並於主題論壇「初創騰飛之路」開講,從投資者角度,剖析初創需具備什麼條件才能獲垂青。另邊廂,日日煮行政總裁朱嘉盈亦於同場發表演說,分享創業經驗。登記留座:bit.ly/2HbeEPu,費用全免。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科技
- 金融及投資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