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hkmb.hktdc.com/tc/1X0ACUJZ

經貿研究
已保存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粵港澳大灣區與香港

2018年1月24日

大灣區的意義和地位

綜觀全球幾個主要灣區經濟(包括東京灣區、紐約大都會區和三藩市灣區,見下表),粵港澳大灣區[1]的發展速度最快,港口、機場容量最大,人口和土地面積最多。但在人均産值、第三産業發展水平等都相對滯後,反映發展潛力巨大。如果各灣區按當前增長速度發展,五年之內粵港澳大灣區的産值將達兩萬一千億美元,超越其他三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三藩市灣區紐約大都會區東京灣區
土地面積 (萬平方公里)5.591.792.153.69
人口 (萬)6,958.0764.12,020.04,396.2
本地生產總值1 (億美元)15,134.27,811.6216,574.6217,742.33,4
本地生產總值實質增長 (%)7.05.320.921.93
人均生產總值 (美元)21,750102,230282,050240,3603,4
空港旅客吞吐量 (萬人次)20,169.18,134.213,224.112,389.4
空港貨郵吞吐量 (萬公噸)795.6118.4215.8357.7
港口貨櫃吞吐量 (萬標箱)6,648.0242.1625.22776.32
第三產業佔GDP比重 (%)65.671.9283.3277.03

註:
1
以當時市價計算
2 2016年數
3
2015年數
4 2015年1美元平均兌換率為121.03日圓

三藩市灣區包括環繞舊金山灣的9郡地區。紐約大都會區包括紐約(New York)、紐華克(Newark)、澤西 (Jersey)和周邊的25郡。東京灣區包括東京都和周邊7縣。
資料來源:各地區政府統計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有一個與衆不同的條件,就是「一國兩制」的制度差異。在同一個灣區內有兩個實行資本主義但內容各異的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實行社會主義的其餘大部份地區。這不單是其他國家的灣區所沒有,就是中國其他的灣區也沒有。

這「一國兩制」的制度差別對大灣區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挑戰方面,制度差異對區內經濟社會的融合構成障礙,限制了區內生産要素的自由流動,防礙了區內企業、機構的平等競爭和深度整合,造成因區內制度差異而出現的尋租行爲和矛盾等。但另一方面,不同體制可互爲補充,譬如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多元體制的平行共存也爲國家體制改革提供參考和實驗的場地,這可見諸人民幣國際化在香港開展的經驗。如何揚「一國兩制」之長,避制度差異之短,將會是大灣區發展的關鍵。

相對於中國沿海其他主要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是最市場化、最開放、和最國際化的一個。這三個特點使粵港澳大灣區在三方面肩負著重要的意義和地位:

1. 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的市場化改革
2. 助力「一帶一路」的全方位開放
3. 加速中國經濟與國際的融合和接軌,爲全球經濟的整合復蘇增添動力

所以,大灣區的整合應該以進一步推動整個灣區的市場化和國際化爲原則。這需要大灣區通過不同層次的官方和民間機構去協調,與利用計劃和市場等不同機制去推動合作。

政府層面的協作應主要在掃除粵港澳三地之間的體制、政策障礙以及强化基建聯通及技術標準、專業資格的協調融合。在這方面,有關頂層設計的體制政策協調,需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合力處理,包括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和國家發改委簽署的「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2003年開始中央與港澳分別簽訂的CEPA和有關的補充與子協議等。

其次,灣區內各政府間的協調應著眼於爲灣區內各市以至各不同的産業提供一個跨灣區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由市場化發展的角度出發,透過商業運作,讓市場參與者决定以何種方式進行競爭、合作,以達至更大效益。除了政府層面,灣區內應考慮成立不同層面的跨區協調合作機制,調動行業、社團等專業、社會組織,推動私營部門的交流合作,提升行業水平,透過商業運作,促進資源配置。

香港在大灣區的角色

作爲灣區內最開放,最國際化,和最市場化的都市,香港在推動整個灣區的發展有其獨特和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作爲一個自由港,在生産要素的流動方面香港也是最自由的地方。香港在灣區發展的主要功能就是推動整個灣區更開放,更國際化,更市場化,和生産要素在區內外的更自由流動。

上述的功能分工將具體體現在個別行業的發展上,如金融、航運、商貿、專業服務等。在「一國兩制」下,借助香港與國際接軌的制度優勢,既利用大灣區的特殊條件發展出香港的國際特色,亦擔當推動大灣區內整行業國際化的推手。譬如在金融方面,香港可借助大灣區龐大的經貿體量以鞏固其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帶動大灣區的金融開放和改革。同樣地,香港的航運、商貿,專業服務和其他主要行業也應該繼續發揮對外聯繫的國際中心和平台角色,結合大灣區內聯腹地的優勢,提升整個灣區對更廣泛地區經濟的拉動作用。


[1] 按當前通行理解,粵港澳大灣區在本文包括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珠江三角洲九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中山、江門、珠海、肇慶。

返回頁首 ^
資料提供
    主題: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大灣區,
  • 專業服務,
  • 一國兩制,
  • 制度差異,
  • 粵港澳合作,
  • 跨區協調,
  • 粵港澳大灣區,
  • 香港貿易平台
  • 澳門
  • 香港
  • 中國內地
  • 中國內地
  • 香港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澳門36687
香港37022
中國內地36294
大灣區123430
專業服務83348

文章主題

澳門36687
香港37022
中國內地36294
大灣區123430
專業服務83348
一國兩制95287
制度差異126805
粵港澳合作126806
跨區協調126807
粵港澳大灣區106521
香港貿易平台78196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3年1月18日

放寬疫情防控邁向復常 預期大灣區指數將反彈

2022年12月29日

香港與內地免檢疫通關 助會展業復蘇激活經濟

2022年11月16日

粵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 倡優質研發促灣區發展

2022年10月18日

灣區營商景氣指數出爐 香港反彈金融服務業升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5月18至20日

SIAL國際食品展(上海)2023

2023年5月26至28日

港 • 潮流︱深圳

2023年6月28至30日

第22屆 CBME 中國孕嬰童展 、童裝展

2023年8月28至30日

SIAL國際食品展 (深圳) 2023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