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捕捉一帶一路商機
香港服務盡顯優勢
「一帶一路」涵蓋範圍廣闊,延伸至歐洲、亞洲和非洲,一共跨越六個經濟走廊,受益行業眾多。港商應如何入手,捕捉市場先機?香港貿發局中小企服務中心早前舉行工作坊,請來香港貿發局研究部商務諮詢經理趙永礎探討「一帶一路」的機遇。
2018年1月19日
趙永礎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是個宏觀概念,旨在促進沿線超過60個國家/地區的經濟融合和相互合作。而具體行動計劃主要由內地各省、各市的政府機關提出,香港政府亦有就「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相關行動建議。
大型基建項目看俏
香港向來是大型基建項目的集資、融資和資產管理平台。趙永礎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亞洲新興市場對基建投資項目的強勁需求。「未來十年,這些地區每年所涉及的基建投資總額將以萬億美元計算。其他大型項目包括開發農業、林業、蓄牧業和漁業、開採能源和金屬資源、建設新興工業,以及發展科研合作項目。」
「一帶一路」倡議亦會刺激內地對外直接投資的活動,從中衍生不少金融、財務和法律商機。趙永礎指出,於2016年,內地對外直接投資額已超越日本,連續兩年登上全球第二位。香港更是內地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佔內地整體對外直接投資總額近六成,這意味着香港是內地企業境外投資的首選服務平台。

海外新市場
「一帶一路」倡議亦為廠家帶來新出路。趙永礎指出,根據香港貿發局於2016年在南中國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內地廠家熱切期望藉「一帶一路」倡議開拓新海外市場,務求銷售工業產品、服務和技術,以及輕工業產品。他們亦表示有興趣在「一帶一路」國家進行投資,以及建立海外工廠,從而善用低成本勞工和本土研發的優勢。此外,內地廠家亦有意在「一帶一路」國家採購原材料。
「在眾多目標市場之中,東盟市場是內地廠家對外發展的首選地點,原因是東盟國家是華僑的聚居地,大家有相近的語言、文化和辦事方式。」事實上,內地是亞洲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之一,而「一帶一路」倡議可望進一步增加內地出口佔亞洲區內貿易的比重。

轉型升級 首選香港服務
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廠家,只要了解東盟市場的現況,對其海外發展必然有利。「東盟市場對紡織品有殷切的需求,特別是半製成品。而且亞洲是全球電子產品生產的主要地點,而東盟國家則是電子產品的新興裝配基地和電腦生產基地」,由於香港是電子業的貿易樞紐,東盟商家可利用香港採零部件和半製成品,電子消費品供應商又可以香港作為平台向東盟市場出口電子消費品、製成品。
內地廠商除了聚焦亞洲在全球供應鏈市場的發展外,亦關注本身的生產力發展。「目前,內地廠房把現有的設施升級,進行自動化生產,又或尋求轉型升級,建立品牌,從而提高業務價值。香港廠商可利用由內地所建立的成熟供應鏈提高生產效率,或在海外發掘採購或生產機會,從而協助內地企業製造高端產品。」
內地廠家在「一帶一路」國家開拓海外生產線、購置新設施或進行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都需要大量專業服務,香港正好可以滿足他們。趙永礎表示,香港不僅在融資、財務安排、法律顧問服務和稅務規劃等範疇具備優勢,在運輸和物流服務領域同樣可為內地廠商提供協助。至於建立品牌和開拓海外消費市場方面,產品開發和設計、市場推廣、以及科技服務一向是香港企業的強項。「由於香港企業熟知出口產品的各種標準,所以能為內地廠商設計符合入口條例的產品。此外,香港可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測試服務和國際知識產權顧問服務。」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電子產品及電器
- 科技
- 金融及投資
- 設計服務
- 香港
- 中國內地
- 其他亞洲國家
- 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