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購成趨勢
高檔眼鏡品牌看俏
眼鏡早已成為凸顯個人風格的潮流配飾。過往消費者一般會到專業眼鏡店選配眼鏡,但隨着時代轉變,新世代的消費習慣也在改變,越來越多消費者傾向透過網上平台購買眼鏡產品。
2017年12月19日
香港貿發局早前邀請了德國著名市場及消費者行為研究機構GfK的專家,在香港眼鏡展的研討會上,剖析歐洲及中國內地市場的最新趨勢,並預視未來零售發展方向。
歐洲眼鏡市場暢旺
GfK Consumer Choices意大利GfK零售及科技公司全球光學及眼鏡總監Gianni Cossar表示,自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環球經濟急挫,歐洲經濟亦持續疲弱。不過,歐美光學產品市場發展成熟,光學及眼鏡產品銷情甚佳,當中鏡片銷售比例錄得最大增長,平均售價增幅達12%,其次為隱形眼鏡銷售。2016年歐洲光學產品市場數據顯示,純光學品牌佔有的市場份額最高,達30.4%,然後依次為女裝品牌、時尚配飾品牌、光學設計品牌及運動品牌。
Gianni Cossar引述調查數據指,越來越多消費者傾向透過網上平台購買眼鏡產品,網購約佔總體銷售額比例的兩成。他指新世代的消費者習慣購網,甚至會左右家庭消費的決策,並預料於2020年,在美國、歐洲及金磚四國地區的消費者中,約四成是數碼化新世代的消費者。

高檔眼鏡品牌佔優
「太陽眼鏡在歐洲銷情較差,但在中國內地市場卻受到追捧,並錄得強勁的正增長。」Gianni Cossar指出,内地及印度等亞洲市場的鏡框銷情甚佳,「内地消費者看重的是時尚、品牌及外形,所以視鏡框為重要的潮流及時尚配飾。」他表示,内地消費者特別鍾愛象徵生活品味的品牌,首10個最受内地消費者認可的品牌中,其中六個是奢侈品牌,而國際運動品牌亦備受注目。
GfK Consumer Choices GfK零售及科技公司光學及眼鏡APAC地區經理Fabrício Medeiros亦表示,儘管内地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放緩,但仍然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加上當地人口龐大,生活越來越富裕,購買力不容忽視。他引用GfK在內地10個主要城市的綜合研究數據指,内地眼鏡零售市場表現向好,於2013至2016年期間,無論是太陽眼鏡、鏡框、隱形眼鏡或是鏡片,各類別產品的零售銷售額均錄得不俗增長。
他指出,目前内地眼鏡零售產品主要以本地及貿易品牌為主,但相信國際品牌將日漸受到追捧,特別對高檔眼鏡產品看高一線。

零售商宜調整策略
Fabrício Medeiros認為,内地網購消費模式漸趨活躍,不少內地潮流眼鏡品牌以網店形式銷售,包括Inmix、Loho、Leimi雷米等,而這些品牌亦善用社交媒體作宣傳,產品定價較實體店產品更具競爭力,大約便宜兩成,增加了市場競爭。他續提醒小型零售商,應該加以正視網購的趨勢,並迎合消費者的口味,調整經營策略。「零售商不妨加強實體店的貨種選擇及消費體驗,讓顧客區分網購之別,有助進一步提升利潤空間。」
他又提到内地消費者越來越着重購物地點,喜歡選擇在人氣集中的地方購物,所以更多眼鏡店由街舖轉到商場經營。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眼鏡
- 香港
- 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