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灣區深化粵港合作
金融貿易物流添商機
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共有6,800萬人,經濟規模逾1.36萬億美元,面積超過56,000平方公里。粵港澳大灣區將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及高新技術生產基地,衍生各種商機。
2017年8月1日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認為,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過程中,香港可在多方面特別是金融、國際貿易及航運物流作出貢獻。
香港貿發局於7月27日舉行「粵港經濟技術貿易合作交流會」歡迎午宴,邀請粵港兩地約180名官員及商界領袖參與。方舜文在會上說:「相比東京、三藩市和紐約,我們是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灣區,既匯聚衆多科研人才,又是生產基地,是理想的『創客』搖籃,具備優越的發展潛力。」
她表示,香港將繼續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功能,以配合大灣區在跨境投資或投融資方面的發展,並發揮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仲裁服務中心的角色。「此外,珠三角地區高新產業群已成形,香港多年來在國際化和市場化方面累積了豐富經驗,可以繼續發揮對外聯繫的功能,協助珠三角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升整個灣區的競爭力。」

在航運物流方面,方舜文指出,香港可以協助整個大灣區成為接通內地和海外的海陸空貨物中轉基地和物流樞紐。她說:「我們更可以提供海事仲裁以及海事保險等服務,解決爭議和保障各地航運業界。」
香港是廣東最大的出口市場,2016年,接近12,000億元人民幣,佔全省總出口逾三成。香港亦是廣東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達2,559億美元,佔全省利用外資總額的64%。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金融及投資
- 物流與供應鏈
- 香港
- 香港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