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T人轉戰時裝界
設計顯女性迷思
由IT轉戰時裝設計,李嘉琪(Kay Li)的風格亦別樹一幟。早前在丹麥Fashion Hong Kong時裝匯演中發表的新作品就對照女性在新、舊時代的憧憬與疑惑。
2017年6月27日
「有天家人分享了一套紀錄片給我看,內容探討中國盛女要帶『出租男友』回鄉,向家人交代感情狀況,實在令我吃驚。」李嘉琪不禁概嘆,亦為承受壓力的獨身女子抱不平。
重新思索女性自主
李嘉琪指出,現代女性獨立自信,擁有各種成功條件,但社會還要以婚姻狀況來衡量她們的個人成就,看來女性仍未能完全解除社會的束縛。
她回看從前盲婚啞嫁的年代,想像到女性的百般矛盾在心頭,「當我從照片中看見舊日披上傳統裙褂的新娘子,代入角色想像她們的心情,腦海便浮現“The Great Expectation”的情景:新娘子在新婚夜面對將要與陌生人共渡半生,究竟是快樂期許,還是惶恐不安?」盲婚啞嫁的習俗在都市中早已消聲匿跡,但在一些農村社會依然存在,李嘉琪想在其秋冬系列“The Great Expectation”讓人重新思考女性的自主性。
然而新娘的忐忑心情怎樣在時裝設計中滲透出來?「對稱與不對稱剪裁呈現新娘子的內心面貌,一長一短表現心理的不平衡。鐳射切割的圖案取材自中國傳統木窗花的圖騰,這代表大戶人家的身份,也表達新娘子的嬌美,以及喜悅期待的情緒。大衣領剪裁誇張,外套腰帶富東方色彩,意念來自傳統裙褂綁帶,象徵束縛;配以具中國傳統元素的流蘇點綴腰帶和耳環。整個系列以深紅、深藍、黑、金色為主。深紅色除了是婚嫁的主題顏色外,也令我聯想到紫禁城的紅牆,後宮妃嬪的心情。傳統裙褂衣飾有金線刺繡,所以金色亦是重點色彩之一。」雖然“The Great Expectation”的設計隱喻束縛,但整體造型上,表現出現代女性的獨立自信。

走簡約設計路線
李嘉琪曾是軟件工程師,從前運用邏輯寫程式和計數,現在卻從事創作天馬行空的時裝,思考方式截然不同,但她認為兩種思維相輔相成,「設計圖案要計算精準,盡用每幅布料。因為具備IT知識,我很會操作鐳射切割機的軟件,很快便能掌握調控能量、速度和和熱力的要訣。」
除了從女性角度出發外,李嘉琪也在作品中加入環保要素。在哥本哈根時裝周,香港貿發局邀請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贊助環保布料,「持續發展是時裝界的大前題,所以我這次的秋冬系列加入了環保棉質纖維,這種物料在織染過程中節電節水,質感軟滑柔順,適合用來製作恤衫。」被問到在日常生活中有甚麼環保小貼士,李嘉琪說她會盡量選用節省布料的剪裁,例如長方形、正方形和六角形等,亦積極在其後的系列加入更多有機布料。
「『哥本哈根時裝周』是近年快速冒起的時裝盛會,雲集眾多創意人才和時尚博客。我一向走簡約設計路線,並以質素為先,配以鐳射切割技術,切合北歐消費者的喜好。」今年初,李嘉琪首次到海外參加重要時裝活動,她說﹕「由香港貿發局舉辦的Fashion Hong Kong時裝匯演在托瓦爾森博物館(Thorvaldsens Museum)舉行,置身其中更感受到巨型雕塑的雄偉及天花板設計的藝術氣息,大飽眼福。」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設計服務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丹麥
- 香港
- 斯幹那維亞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