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粵港合作優勢互補
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十三五」規劃既為粵港兩地提供龐大的發展機遇,也為深化兩地的合作帶來契機。香港貿發局去年於華南地區舉辦及參與十多場活動,協助業界更好地把握「一帶一路」商機。
2017年3月14日
位處華南地區的廣東及香港,是中國對外貿易及經濟合作前沿,更擁有毗鄰東盟等「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地理優勢。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認為,「一帶一路」下的粵港合作前景將集中在國際金融、跨境投資、法律仲裁、基建服務整合、物流航運、區域商貿等領域。
「一帶一路」構建國際貿易新秩序
關家明於去年7月先後出席於中山及廣州舉行的「一帶一路」研討會,他在會上指出,伴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展,國際金融新框架也在逐步發展,包括成立由57個成員國共同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中國東盟基金、絲路基金、上合發展銀行、金磚發展銀行等,為各項的基建投資、重點建設工程等提供各類融資服務。
他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也有助國際貿易構建新秩序。關家明指出,中國內地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RCEP),由東盟十國、日本、韓國、印度、澳洲、新西蘭等國組成,區域人口逾30億,佔全球人口的47%。一眾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佔全球29.5%。

內地企業致力開拓「一帶一路」市場
「一帶一路」被視為中國以至全球於21世紀的重要發展策略,旨在推動市場的深度融合,並加強不同經濟體之間的聯繫,為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資金、商品及服務流通注入動力。香港貿發局研究副總監邱麗萍於去年2月出席「『一帶一路』沙龍‧廣州」活動時,以「世界經濟新格局下的機遇」為主題,她並以數據指出,全球經濟重心自1980年代起一直由西向東轉移(見下圖),預計隨着「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中國於2020年將佔世界產值的17.8%。
邱麗萍同時引述香港貿發局的調查結果指出,逾48%的受訪長三角企業有意銷售更多輕工產品至「一帶一路」市場,三成受訪長三角企業表示正考慮於「一帶一路」國家投資設廠,以便利用當地的勞工優勢。另外,逾兩成受訪企業表示,計劃在「一帶一路」國家採購各類消費品至內地銷售,或在沿線國家設立中轉倉庫以加強國際物流效率。
世界產值佔比(%)
資料來源: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1980 | 1990 | 2000 | 2010 | 2015 | 2020 | |
G7 | 61.2 | 63.7 | 65.1 | 50.0 | 46.4 | 43.6 |
全球新興及發展中國家 | 25.0 | 21.9 | 20.8 | 34.5 | 39.6 | 43.2 |
亞洲新興及發展中國家 | 6.8 | 4.8 | 6.9 | 14.9 | 21.9 | 25.2 |
中國 | 2.7 | 1.7 | 3.6 | 9.2 | 15.5 | 17.8 |
印度 | 1.7 | 1.4 | 1.4 | 2.6 | 3.0 | 3.6 |
東盟五國 | 2.0 | 1.4 | 1.6 | 2.5 | 2.8 | 3.1 |
粵港簽署經貿合作備忘錄
為了促進粵港兩地互補優勢,共同把握「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陳越華與香港貿發局助理總裁梁國浩於去年12月2日,在香港簽署了《粵港聯合參與「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備忘錄》,旨在進一步加強廣東與香港於「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經貿交流與合作,為兩地企業共同「走出去」開拓更多發展機遇。
根據合作備忘錄的內容,廣東省商務廳與香港貿發局將共同組織調研及研究活動,探索粵港兩地於「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合作模式,並會共同舉辦考察團、展覽會等各種經貿活動,鼓勵兩地企業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另外,雙方也同意透過參與彼此的經貿交流平台,促成項目配對並分享合作成果;亦會加強雙方訊息平台的資訊互享,為兩地企業提供有關政策、市場、投資項目等的最新訊息。而為了進一步支持兩地工商企業、行業協會等就「一帶一路」發展加強交流與合作,雙方同意為業界提供各種諮詢及培訓服務。

實地考察深化粵港合作
為使香港企業作好準備把握「一帶一路」商機,香港貿發局除了設立「一帶一路」資訊網站、協助籌辦首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外,該局去年也舉辦及參與了多場研討會,並前往廣東省不同地區作實地考察。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於去年7月及12月,分別參觀了廣州空港經濟區,以及拜訪商務廳、廣東省社科院,並出席由中山大學舉辦的「一帶一路」研討會。今年1月初,研究團隊亦前往廣西進行「一帶一路」、北部灣經濟圈等市場調研活動,為粵港兩地的深化合作作好準備。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金融及投資
- 法律服務
- 物流與供應鏈
- 香港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