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hkmb.hktdc.com/tc/1X0A94DB

經貿研究
已保存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馬來西亞:網上零售商機

2017年2月24日

電子零售日趨普及

網上購物便利快捷,商品選擇繁多,因而成為備受馬來西亞消費者歡迎的購物渠道。2015年4月,馬來西亞政府開始徵收6%的商品及服務稅(GST),部分馬來西亞消費者因此轉移到網上購物平台,搜羅物有所值及能夠負擔的奢侈品。這些消費者亦樂意光顧新品牌及購買新產品,是香港公司的潛在客戶。

除網上購物外,網絡營銷亦吸引馬來西亞消費者注意。馬來西亞消費者於實體店購物時,也喜歡透過網絡平台了解其他用戶對其屬意商品的評價。社交媒體是消費者常用的資訊渠道之一,因此,有馬來西亞企業家借助社交媒體平台創業、建立品牌聲譽。有意進軍馬來西亞消費市場的香港公司,不應忽視網上零售和社交媒體營銷的潛力。

網上銷售推動零售增長

受惠於智能手機日益普及和網絡服務收費下降,馬來西亞電子商貿市場於過去幾年不斷擴張。馬來西亞擁有3,100萬人口,其中約三分之一有網購習慣。雖然網上銷貨額僅佔馬來西亞零售總額約1-2%,但網上銷售的增長率卻遠超實體店舖零售。

歐睿國際(Euromonitor)資料顯示,馬來西亞的網上零售總額從2011年的10億令吉增至2016年的24億令吉,年均增長率達18.5%。同期,零售商通過實體店舖向顧客銷售的零售額年均增長率僅為3.2%,由2011年的1,480億令吉增至2016年的1,740億令吉。預測在2017至2020年間,網上零售銷貨額的增長速度仍將超越實體店舖零售業務。

圖:馬來西亞零售增長率(按年增長)

圖:馬來西亞零售增長率(按年增長)圖:馬來西亞零售增長率(按年增長)

2015年4月,馬來西亞政府開始徵收6%的商品及服務稅(GST),這也促使馬來西亞消費者轉移到網上購物平台,搜羅物有所值的產品。消費者只需輕敲鍵盤,便能通過不同的網上平台比較價格及搜尋促銷折扣。調查結果顯示,48%的馬來西亞受訪者每月網上購物超過1次[1]。預計網上購物將越來越受馬來西亞消費者歡迎。

網上最暢銷產品

服裝和鞋類是馬來西亞網購消費者最常購買的商品。2016年,服裝和鞋類佔馬來西亞網上銷貨總額的28%;其次是媒體產品(20%)和電子消費品(14%)。馬來西亞跨境電商協會(eBusiness Association Malaysia)表示,馬來西亞消費者普遍可接受的網上商品價格在200至300令吉之間。至於貴重珠寶和手錶等奢侈品,則較難吸引網購消費者。

圖:2016年馬來西亞消費者網購產品類別

圖:2016年馬來西亞消費者網購產品類別圖:2016年馬來西亞消費者網購產品類別

流動零售成趨勢

除了使用桌上型或筆記本型電腦外,越來越多馬來西亞消費者使用流動裝置上網購物。2016年,共有1,790萬名用戶通過手機上網。到2020年,預計手機上網用戶數目將達到2,110萬[2]。智能手機普及,讓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能輕易通過手機上網購物。據Euromonitor估計,通過流動裝置(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實現的零售額,佔2016年網上銷貨總價值的15%。到2020年,預料這一比率將上升至22%。

圖:馬來西亞透過流動裝置實現的網上銷貨額

圖:馬來西亞透過流動裝置實現的網上銷貨額圖:馬來西亞透過流動裝置實現的網上銷貨額

新資訊渠道:社交媒體

如今,社交媒體已成為普羅大眾常用的交流工具。年輕人尤其喜歡透過社交媒體平台與朋友保持聯絡及分享資訊。事實上,許多零售企業均利用社交媒體與客戶溝通及宣傳產品。在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台包括臉書(Facebook,擁有740萬活躍用戶)、谷歌(Google+,擁有410萬活躍用戶)、Instagram(擁有400萬活躍用戶)、推特(Twitter,擁有290萬活躍用戶)和領英(LinkedIn,擁有200萬活躍用戶)[3]。

一項調查發現,馬來西亞消費者即使在實體店選購商品時,亦習慣使用智能手機查看更多產品資訊。在實體店遇上心儀產品時,74%的消費者會在社交媒體平台搜尋相關產品的促銷優惠。69%的消費者會閱讀用戶評論[4]。可見社交媒體與消費者的實體店購物體驗相輔相成。

新品牌搖籃

社交媒體除用作資訊渠道和宣傳平台外,也成為新品牌的搖籃。據報道,馬來西亞74%的電商店舖於社交媒體起家,51%的網購消費者於臉書上進行首次網購[5]。由於臉書是馬來西亞最多人使用的社交媒體平台,部分年輕人選擇臉書作為創業平台。

CHRISTY NG Sdn. Bhd.

憑著有限的資金,馬來西亞年輕女生Christy Ng以「CHRISTY NG」作為品牌名稱,開始出售自己設計的時尚女鞋。2010年,Christy Ng於臉書上傳了幾款獨特的鞋履設計,很受馬來西亞消費者歡迎,訂單紛至。目前,CHRISTY NG的臉書專頁擁有超過40萬「粉絲」,該品牌亦開設獨立網上電商平台www.christyng.com。此外,CHRISTY NG品牌在百樂鎮(Damansara Utama)設有陳列室,並在馬來西亞開設了另外4家實體店。

隨著品牌不斷壯大,2014年CHRISTY NG於其獨立電商平台推出全新的3D鞋款設計服務。顧客可先行選擇鞋身款式(如:雙帶涼鞋、單側鏤空交叉帶露趾鞋、蝴蝶結平底鞋等),再選擇鞋跟款式(如:經典鞋跟、粗跟和曲線鞋跟)、鞋跟高度、鞋墊和鞋底顏色。該品牌所有鞋履均在馬來西亞手工製作。除鞋履以外,CHRISTY NG亦出售女裝服飾和手袋,旗下網上零售業務現已覆蓋美國、澳洲、新加坡、加拿大和歐洲等市場。

除通過社交媒體平台出售產品外,部分公司亦利用社交媒體作為營銷和溝通平台。例如,品牌可以開設臉書帳戶,並邀請現有客戶成為專頁「粉絲」。如此一來,品牌可以在臉書專頁上公布新產品和宣傳活動資訊,而「粉絲」則可以在朋友間轉發消息。此外,客戶可以就該品牌留下評論和回饋意見。這樣,客戶和品牌之間便形成了直接的溝通平台,有助於建立口碑和培養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

Fatbaby雪糕

Ng Hui Ming在倫敦工作數年後,2013年回到馬來西亞創業,在她母親的廚房創製了「Fatbaby雪糕」。Fatbaby是自家製雪糕,採用全天然材料,有多款獨特口味,如鹽味焦糖、蘋果金寶和椰子糖。而Fatbaby雪糕只在咖啡店和餐館有售。2014年,Fatbaby在梳邦(Subang Jaya)開設了第一家堂食店舖。

Fatbaby開設了臉書帳戶,方便與客戶直接溝通。目前,Fatbaby在臉書擁有超過7,000名「粉絲」。每當有新口味雪糕和新產品推出,Fatbaby會在臉書公布,Fatbaby的粉絲也在臉書留下評語,並把Fatbaby的產品消息轉發給朋友。

成熟的網購平台營運商

雖然馬來西亞網上零售業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多家大型電商企業已佔領市場。馬來西亞的熱門網購平台包括Lazada、GEMFIVE、11 Street、Lelong.my及Mudah。與百貨公司一樣,這些平台運營商在網上提供數以千計不同類型的產品。消費者可以在這類網上平台輕鬆找到不同品牌和產品。為吸引更多人瀏覽,這些平台會舉行「光棍節」和「雙十二」等促銷活動來招徠消費者。

不熟悉馬來西亞網上零售市場的香港公司,可以考慮與這些網購平台運營商合作。這些平台營運商可以代為處理所有物流配送及貨款收付事宜,令香港公司可以專注於核心業務。值得留意的是,通過網站(如:網頁、網誌及社交媒體)或網上平台(如:Lelong.my和ebay)經營業務,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網上交易商必須遵守《2012年消費者保護(電子交易)條例》。詳情請瀏覽www.kpdnkk.gov.my。

進軍馬來西亞網上零售市場的建議

目前,馬來西亞網上零售業仍處於發展初期,競爭不至激烈,這對香港企業而言是機遇。現時,馬來西亞三分之一人口有網購習慣,其中近一半每月至少網購1次;可見馬來西亞消費者已逐漸養成網上購物的習慣。

當地網上消費者希望搜羅物有所值的產品,而且願意光顧新品牌;因此,香港品牌和企業應該把握機遇,以適當的市場定位,到馬來西亞發展品牌業務。網售產品的普遍可接受價格範圍介乎200至300令吉,因此以奢侈品來說,網上銷售未必是合適的分銷渠道。

香港企業可以考慮與已有較高瀏覽量的電商平台運營商合作。後者亦可代為處理物流配送及貨款收付安排,讓缺乏網上零售經驗的香港企業可以專注於核心業務,例如產品開發和品牌塑造。

社交媒體是新近興起的營銷和溝通管道。香港企業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平台直接與馬來西亞顧客溝通,而顧客的回饋意見亦可幫助企業改進產品。此外,借助社交媒體,企業可以凝聚口碑,建立品牌聲譽。由於越來越多馬來西亞消費者選擇網上購物,香港企業進軍馬來西亞市場時應注意這個發展趨勢。


[1] 資料來源:《2016年全零售:他們說想要一場顛覆 》, 普華永道

[2] 資料來源:www.statista.com

[3] 資料來源:How many Instagram users in Malaysia?

[4] 資料來源:《2016年全零售:他們說想要一場顛覆 》,普華永道

[5] 資料來源:Malaysia’s eCommerce Market: 12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返回頁首 ^
資料提供
    主題:
  • 資訊科技,
  • 馬來西亞,
  • 東南亞,
  • 網絡平台,
  • 社交媒體,
  • 網上購物,
  • 臉書,
  • 流動零售,
  • 流動裝置,
  • 市場趨勢,
  • 香港貿易平台
  • 資訊科技
  • 馬來西亞
  • 東南亞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資訊科技24692
馬來西亞36877
東南亞36870
網絡平台90914
社交媒體79795

文章主題

資訊科技24692
馬來西亞36877
東南亞36870
網絡平台90914
社交媒體79795
網上購物82595
臉書83463
流動零售120904
流動裝置119438
市場趨勢73124
香港貿易平台78196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0年7月28日

貿發局推加強版網上展 商家「疫」境中迎機遇

2020年5月21日

菲律賓家品家電需求增 港商乘自貿協定覓機遇

2020年1月17日

收購港平台走進實體店 澳洲零售網企亞洲搶灘

2019年12月13日

逾千電貿精英匯聚香港 剖析亞洲行業最新趨勢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4月12至22日

香港國際創科展 2023 (商對易)

2023年4月12至15日

香港國際創科展 2023 (實體展)

2023年4月12至15日

香港貿發局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 2023 (實體展)

2023年4月12至22日

香港貿發局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 2023 (商對易)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