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做好定位易找融資
初創企業成功關鍵
創業公司面臨諸多挑戰,專家指,發現客戶需求、加強自身優勢,以及尋找合理的融資管道,都是中小創業公司迎接挑戰的關鍵。
2016年5月27日
為協助中小企業解決在創業過程中如何面對不同的難題,香港貿發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邀請了專家,分享了從解讀創業要素至為創業融資的不同方法。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創業學院總監蔡明都於工作坊開首,便開宗明義以創業的定義作為引子,說創業是關乎一個個週期的起落升跌,廣義上已不局限在起步階段;甚至通過管理變革、市場拓展、引入新的商業模式,或將已經營至一定規模的企業,重新創建品牌和產品創新等,都算是一種創業。

了解客戶需要 做好市場分析和定位
蔡明都說,創業要先發現客戶的需求,並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發展自家產品或服務,做好市場分析和定位;同時,也要找到自身優勢和創造優勢。當發現產品及服務在市場上行不通,便要即時變陣,不可死守。
他舉例,「很多人看到Facebook成功,爭相做社交平台,沿用Facebook的理念與其競爭,這顯然行不通。想要創業成功,便要突破思維上的框框。」他指創業者一般會面對資金和經驗不足等問題,發掘潛在市場,其實可以針對某一層面消費者的需求,細分小衆市場,明白特定群體的價值觀念,從而形成自身的特色,製造獨特性,與大規模公司區分開來,這就是創業成功的關鍵所在。

創業時期長 不同階段不同融資需要
蔡明都進一步說明,創業的發展過程可概括分為構思期、起步期、營運期和擴張期四個階段。而資金需求在創業公司發展的各個階段都佔據著重要地位。
例如在公司構思期,產品概念、實踐、科研和實驗在在都需要不斷投入資金;到了起步期,資本開支包括機器、設備、場所、知識,以及加大營運資金投放。至公司營運期,營運支出、資本支出、投資支出都是主要資金需求。最後,在公司擴張期,不斷投入資本更不待言。

初創融資 不同融資管道
蔡明都說,市場上的融資方法有三種:股權融資,應收帳融資和債權融資。創業公司在起步期由於風險大、資產少,融資渠道十分有限,大部份資金或是透過私募方式的股權投資;至於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初創企業,在股權融資時或相對上較易取得創投基金的支持。
至於應收帳融資,一般多由有業務往來的銀行提供,容許將營收帳款的發票,轉化為現金。債權融資則大多來自金融機構,例如銀行貸款等。
針對初創企業,他指香港擁有相對完善的融資管道,例如香港科技園公司的創業培育計劃、數碼港的數碼港創業微型基金、數碼港培育計劃,和香港青年協會的香港青年創業計劃等等。創業公司要先充分瞭解各種融資申請的條件,提交材料,符合計劃要求的公司,就有機會成功獲得融資。

相關網頁:
延伸閱讀: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