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hkmb.hktdc.com/tc/1X0A4FDE

經貿研究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關於香港給新加坡比下去的迷思

2015年12月11日

2014年,香港的人均GDP與新加坡有40%的差距,乍看香港已給比下去。然而,在勞工生產力方面,新加坡只比香港高15%。至於營商環境,兩地沒有多大差別。在區域融合及合作的情況下,大家更應著眼於這兩個經濟體的互補作用。

二十世紀80及90年代,香港與新加坡均轉型為服務型經濟,取得令人矚目的增長。不過,自2004年起,新加坡的人均GDP已超越香港。2014年,新加坡的人均GDP為56,300美元,而香港則是40,200美元。

圖:香港與新加坡的GDP實質增長率(五年期平均)

圖:香港與新加坡的GDP實質增長率(五年期平均)圖:香港與新加坡的GDP實質增長率(五年期平均)

圖:香港與新加坡的人均GDP

圖:香港與新加坡的人均GDP圖:香港與新加坡的人均GDP

新加坡的增長率及人均GDP都較高,最直接及明顯的原因,是該國採取積極的勞工政策,推高了勞動人口的數量。過去幾十年,新加坡政府實施多項計劃,吸引新移民,包括年輕、高學歷、高技能人士,以及勞工短缺行業的低薪工人,致令該國有較高的勞工生產力和勞動人口參與率。

相比之下,過去幾十年,香港的人口增長主要來自持單程證來港定居的人士,他們都是香港居民在內地的配偶及子女。單程證計劃由中國內地有關部門審批,主要是為家庭團聚而設。香港還有其他優才、專業人士和企業家入境計劃。然而,總體來說,這些移民對香港勞動力的貢獻不如新加坡那麼顯著。

2014年,新加坡的勞動人口參與率為64.6%,比香港的53.5%高得多,也遠高於主要工業經濟體。事實上,在2014年,以每個勞工的平均GDP(即勞工生產力)而言,新加坡為89,500美元,比香港的77,600美元僅高15%,而兩地人均GDP卻相距40%。

不過,近幾年,新加坡公民開始抱怨輸入勞工導致人滿為患,樓價飆升,並壓低低薪工人工資。為此,新加坡政府收緊移民政策,並向公民提供更多社會福利。一些企業已面臨工資成本上漲及招聘困難等問題。


新加坡總人口的構成

2014年,新加坡的總人口為547萬,其中有居民387萬人(包括新加坡公民334萬人及永久居民53萬人),以及在新加坡工作、學習或生活但非永久居留的非居民160萬人。

居民人口

獲得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資格的移民均視作新加坡居民人口的一部分。

每宗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申請均按一套準則全面評估,其中包括申請人與新加坡人的家庭聯繫、經濟貢獻、資歷、年齡及家庭狀況,以評估申請人對新加坡作出貢獻及融入社會的能力,以及在當地紮根的決心。

在獲得永久居民資格的申請人之中,48%屬就業人士,其餘則是新加坡公民及永久居民的家屬(配偶和子女)。獲得永久居民資格的人士,有63%在30歲以下,有助緩解該國的人口老化情況。新永久居民大多有良好教育程度,其中20歲或以上者,74%擁有文憑或更高學歷。

至於新公民,約38%屬就業人士,而62%則是家屬。與新永久居民一樣,新公民一般較年輕,而且有良好教育程度,其中53%在30歲以下,而20歲以上者,61%擁有文憑或更高學歷。

非居民人口

新加坡的非居民人口由在新加坡非永久居留的外國人組成,他們是多元化的群體。

  • 在非居民人口之中,20%是居民或就業准證持有人的家屬,以及國際學生。這些家屬均持有親屬准證或長期訪問簽證。
  • 新加坡的國際婚姻亦與日俱增,近年結婚的公民,其配偶約40%是非公民。與新加坡人結婚的外國人通常獲發長期訪問簽證,並最終歸化為永久居民及新加坡公民。隨著跨國婚姻越來越多,預料外國出生的配偶在人口中亦不斷增加。
  • 13%的非居民人口是外籍家庭傭工。他們住在新加坡人家中,在工作日毋須為他們額外提供住宿或交通。外籍傭工料理家務,或照顧小孩長者,使更多新加坡人,特別是女性可以外出工作。
  • 在非居民人口中,46%是持有就業准證的低技術/半熟練工人。他們主要從事難以僱用新加坡工人的行業(如建築及航海)。
  • 在非居民人口中,10%是擁有中等技能的外國人(如技術員),作為本地勞動力的補充。他們通常持有S類准證,配合新加坡的經濟及社會需要。他們從事的行業包括零售、飲食、製造(如電子)和醫療服務(如護士及專職醫護人員),以及照顧老人和殘疾人士的社會服務及志願福利部門。
  • 其餘11%的非居民人口是持有就業准證的高技術外國人,如專業人士、經理,行政人員及專家。這些高技術外國人可補充新加坡勞動人口的不足或提供該國不具備的技術專長,有助增強新加坡企業的競爭力,並協助新加坡公司拓展區域及國際市場。因外國人帶來技術專長而受惠的行業包括金融服務、航空工程,以及研究開發。


資料來源:香港貿發局整理從新加坡政府總理公署轄下國家人口及人才署所取得的資料

表:2014年香港與新加坡的人口結構及勞動人口參與率比較

表:2014年香港與新加坡的人口結構及勞動人口參與率比較表:2014年香港與新加坡的人口結構及勞動人口參與率比較


關於新加坡與香港的 GDP 存在差距,還有其他原因可作解釋。例如,經濟學教授王于漸博士[1]指出,香港的政府資助房屋單位與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的資助房屋單位不同,不得在公開市場買賣,因此其市場價值沒有充分反映在GDP數字上。此外,2000年前,香港沒有大力發展專上教育,而新加坡政府卻一直對教育作出投資。

除經濟增長外,香港與新加坡在全球的排名亦經常被人比較。排名大部分涉及營商環境,而兩地均躋身前列,排名相當接近。這些研究的結果往往取決於所採用的方法。

表:香港與新加坡的全球排名選錄

表:香港與新加坡的全球排名選錄表:香港與新加坡的全球排名選錄


事實上,香港與新加坡有很多共同之處。兩地均是小型開放的經濟體,缺乏自然資源,但已發展為亞洲的國際貿易及服務中心。從區域發展的角度來看,這兩個經濟體是連接中國內地和東盟各國廣大腹地的節點,而中國內地與東盟的經濟聯繫和融合勢將進一步加深。香港與新加坡不是零和遊戲,在促進區域繁榮上,兩地於許多方面可以互補。


[1] 《香港與新加坡:人力資本投資造成差距》(Hong Kong vs Singapor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Makes the Difference),南華早報,2014年6月18日

返回頁首 ^
資料提供
    主題: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 香港貿易平台,
  • 香港優勢,
  • 貿易關係
  • 新加坡
  • 東盟
  • 東南亞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新加坡36879
東盟37802
東南亞36870
香港貿易平台78196
香港優勢76447

文章主題

新加坡36879
東盟37802
東南亞36870
香港貿易平台78196
香港優勢76447
貿易關係75214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2年7月28日

電商平台助香港設計品牌拓展海外市場

2022年6月29日

東盟推行計劃為認可經濟營運商加快清關程序

2022年6月28日

越南延長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和地租繳納期限

2022年6月1日

印尼暫停實施棕櫚油產品出口禁令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4月19至21日

亞洲授權業會議2023

2023年4月19至21日

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授權展2023

2023年4月25至28日

Hong Kong Pavilion at FHA–Food & Beverage, Singapore

2023年8月17至21日

香港貿發局家電 . 家居 . 博覽 2023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